|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导演: 诺亚·鲍姆巴赫
编剧: 诺亚·鲍姆巴赫 / 格蕾塔·葛韦格
主演: 迈克尔·切鲁斯 / 格蕾塔·葛韦格 / 罗拉·科克 / 希瑟·林德 / Seth Barrish / 更多...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5-08-14(美国)
片长: 86分钟
又名: 美国女主人
IMDb链接: tt2872462
美国情人的剧情简介 · · · · · ·
Tracy, a lonely college freshman in New York, is rescued from her solitude by her soon-to-be stepsister Brooke, an adventurous gal about town who entangles her in alluringly mad schemes. Mistress America is a comedy about dream-chasing, score-settling, makeshift families, and cat-stealing.
我很喜欢这部片子塑造的两个女主角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片子里描述两个女人,要么就是爱情,或者姐妹情/闺蜜情,或者一个是另一个的role model,而这部片子的切入点很妙,就像是一个传记作者与她所需要去跟随的人——而她要写的又不是传记,而是小说。她们的关系既有日常中女伴的一面,又有观察/被观察的一面,所有有作家们和人类学者梦的人都应该对观察者这个position有会心一笑的共鸣感。而这个视角决定了两人关系的微妙性,有生活层面的感情,但是精神层面则更复杂:一方面Tracy被Brooke吸引着,哪怕是她丰富的缺点也令人有一探究竟的层次感;而另一方面Tracy又要保持观察者冷静客观的眼光,而这样的眼光,至少是需要心理上的距离的。渴望接近与保持距离之间便形成了极妙的张力,最后形成了这非常有新意的关系。
怎么说呢这部电影?感觉这部电影有点神经兮兮的?特别是在别墅一群人的群戏,特别过瘾。但是说不好看吧,但是剧情故事非常吸引人,说好看吧,但是你又说不上来它为什么好看,可以说非常纠结了。。女一是妹妹,担任着这部电影大部分的叙述旁白,也是女二姐姐故事发生的见证者,女二是女一短篇小说的故事来源。在妹妹看来,姐姐想象力丰富但是缺乏实力,这里也反映出纽约新时代文艺青年,渴望功成名就,但是又比较茫然的局面。美国情人,女二姐姐,在影片结尾选择逃离纽约去洛杉矶,说了一句点睛之笔的话,大概就是说希望生活在封建社会,这样地位是永远不变,富也是一辈子,穷也是一辈子,不用变来变去,费尽心思渴望成功。道理都懂,但是导演拍摄的风格比较新颖,哈哈哈
8.3 很喜欢,而且我需要这样的电影来消解。和《弗兰西斯·哈》一样的轻盈,同样是女文青的故事。精彩的台词信手捏来,剪辑很快,点到即止,夫妻俩共同的编剧,有才气的组合。80分钟的时长让人惬意放松,和伍迪·艾伦一样拍纽约和书卷气。鲍姆巴赫走得比较潮,精彩的句子背后精准地调侃着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人人都想成为别人,得到即变得鄙夷,对一切都充满热情却没有一件事是注定的;鄙夷之后即变得悲哀,在惋惜和不知所措里继续寻找。“还不如活在封建社会,社会地位一成不变,有人生下来就是农民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国王,你只需要去接受它。”“我想要一个我爱的,而不是追不到的”,笑一笑就过去了,接着艳羡剩下未曾拥有的生活。
“Butwhatshecouldn''tseemostofall,wasthatthosepeoplewerenothingcomparedtoher.Theywerematchestoherbonfire,Shewasthelastcowboy,allromanceandfailure.Theworldwaschanging,andherkinddidn''thaveanywheretogo.Beingabeaconofhopeforlesserpeopleisalonelybusiness.
她是世上最后的牛仔,整个人都是浪漫与失败的。Greate演的布鲁克姐姐是挺有趣的人物,喜欢的东西很多,涉猎广泛,拥有绝佳的创意和热情,却因为过于发散的思维而无法真正去实践一件事,浪漫的人物总是缺点落地的干劲,所以她很容易吸引到像Tracy这样的年轻人,想法总是很美,现实却不尽人意。还挺喜欢这种知识分子轻喜剧的影片,有点woodyalen的意思,神经质的飘忽不定的浪漫气质又具有悲剧色彩的的女性形象,让人觉得有趣可爱,像极了很多时候犹豫辗转的我们自己。
啊啊,看到这里,是今天的第三部, 彻底被编剧主演这对情侣圈粉。女生之前感情的洞察和细腻描绘,绝了。好喜欢那段众人声讨Tracy时,旧日吵翻的朋友站在Brook一边专业地碾压Tracy的样子。一副,我的朋友只有我能欺负,别人不行的样子。可爱极了。Tracy也许一直都不会道歉,她们也会就此分道扬镳,但是Tracy会记住这一课,She is the last cowboy, all romance and failure. Greta 实在是发光。
想打四星,但后半段在干啥?我喜欢看纽约客的故事,在大城市里闪闪发光,也会在梅雨时节手忙脚乱。我是那个羡慕姐姐游刃有余的、人小力怯又爱玩的妹妹,所以蛮有代入感的。女孩之间的微妙友谊与爱好动人,虽然我有点搞不明白是什么开始撕起来的..前半段真是太好了,屡屡觉得在看韦斯安德森。【吐槽一哈。为什么每次看带有“美国”字眼儿的电影,里面总有我真的无法理解的片段?例如美国甜心,美国往事,美国丽人,美国情人..
3.5星。挺有意思的都會文青電影,角色塑造立體,對紐約生活的細膩觀察,故事有hook也有很多細節。兩人在對方身上互補,一個需要旁人的吹捧、提升自己的自信,一個需要目標來崇拜兼當自己小說的靈感,兩人合拍又害怕成為對方,18歲看30一事無成、30歲看18幼稚、可笑,最後也成功說服觀眾他們的成長。後半段在豪宅裡的戲,舞台劇式層層頗析角色,盡顯編劇功力,是部打磨非常好的劇本,結尾收的有點平淡。
天啦布鲁克林的Noah和萨克拉门托的Greta真的是热衷曼哈顿、热衷扭腰客的故事。前半部分依旧有奔跑、在人群街头中奔跑的镜头,后半部分在康州的戏剧冲突简直拍成舞台剧,似真似假。年近三十的傻大姐Greta和不到二十的大学生搭戏,她真的还会说“我也没那么老”,此次片中的Brooke也仿佛延续了FrancesHa,时而让人觉得嘴碎、自大又常做白日梦,时而又让人羡慕让人爱到不行。
因为弗兰西丝·哈看的这部,没想到几乎没有任何关联的两部电影可以因为同一位女主角变得如此相似,现实本来就是这么残酷,虽然已经不是出生决定阶层的封建社会,但早已没了梦想和升格的权利,虽然有钱人不代表快乐,但我们还是如此渴望,格蕾塔·葛韦格真的可以把浪漫和失败演绎的如此真实。当妹妹看游行的时候,真的感觉只有身边新来小花猫绒绒的胸口和午觉后爱人的手才是真实的幸福。
“She was the last cowboy.all romance and failure.”前半段还以为是在城市生存鸡汤励志片;结果中段来个戏剧反转。最后tracy这段话简直是完美收场。乐观主义失败者独有的坚持和浪漫,在都市里心酸又欣慰。 跟《france ha》一样的丧中取乐,更戏剧欢喜化。真是太喜欢这对情侣了。(吐槽一下译名美国情人是什么鬼)
拥有文学性的人总有这种特征:自傲,反智,自我中心,甜,懒,没钱,遇事不决,混乱,急转直下,三日坊主,喜欢流浪,有一点点魅力来吸引人,然后再和他们不愉快地决裂。disappearatsometime,endupinnowhere.没有人来书写我,即使有他也在过比我更文学的人生。goodluckineveryL.A.next.:)
被戲名誤導不過比預期中更喜歡,文藝青年對紐約的各種幻想和現實跌盪。Greta Gerwig性格前後反轉表演精彩。自以為漂亮舊同學卻始終記仇,自以為才華洋溢卻追求閉門造車的膚淺肯定,自以為了解自己的裏內看不起輔導卻選擇看不到個人失敗。十八歲三十歲的無所定向,忙碌城市人永遠追求的一份歸屬感,不能孤單渡過的感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