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龙虾电影

 
电影译名: 单身动物园(台) / Ο Αστακός
影片导演: 欧格斯·兰斯莫斯
豆瓣评分: 7.60
影片地区: 其它
影片类型: 剧情,喜剧,爱情,科幻
上映年代: 2015
影片时长: 118
更新时间: 2018-10-01 04:12
浏览次数: 499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龙虾电影演员名单
科林·法瑞尔 , 蕾切尔·薇兹 , 约翰·C·赖利 , 蕾雅·赛杜 , 奥利维娅·科尔曼 , 本·卫肖 , 亚里安妮·拉贝德 , 罗杰·阿什顿-格里菲斯 , 迈克尔·史麦利 , 杰西卡·巴登 , 阿戈利基·帕朴利亚
龙虾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译  名 龙虾/单身动物园(台)
◎片  名 The Lobster
◎年  代 2015
◎国  家 爱尔兰/英国/希腊/法国/荷兰/美国
◎类  别 剧情/喜剧/爱情/科幻
◎语  言 英语/法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上映日期 2015-10-16(爱尔兰/英国)
◎IMDb评分  7.3/10 from 33,101 users
◎豆瓣评分 7.5/10 from 18,361 users
◎片  长 118分钟
◎导  演 欧格斯·兰斯莫斯  Giorgos Lanthimos
◎主  演 科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
      蕾切尔·薇兹 Rachel Weisz
      约翰·C·赖利 John C. Reilly
      蕾雅·赛杜 Léa Seydoux
      奥莉薇娅·柯尔曼 Olivia Colman
      本·卫肖 Ben Whishaw
      亚里安妮·拉贝德 Ariane Labed
      阿什利·詹森 Ashley Jensen
      罗杰·阿什顿-格里菲斯 Roger Ashton-Griffiths
      迈克尔·史麦利 Michael Smiley
      杰西卡·巴登 Jessica Barden

◎简  介

  未来反乌托邦社会中,单身有罪!一群单身男女被关进城中酒店,他们必须在45天内找到一个匹配的伴侣,失败者将变成一种自选的动物,流放进大森林。一个绝望的男人从酒店逃入森林,并在这个孤独者们生存的地盘坠入爱河,自然,他成了忤逆之人。

◎获奖情况

  第68届戛纳电影节  (2015)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欧格斯·兰斯莫斯
  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奖 欧格斯·兰斯莫斯

  第6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2016)
  电影奖 最佳英国影片(提名)

  第18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2015)
  最佳女配角 奥利维娅·科尔曼

  第19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2015)
  最佳非英语片(提名)

  第2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  (2015)
  评分最高的欧洲电影(提名)

  第6届豆瓣电影鑫像奖  (2016)
  鑫豆单元 最佳爱情片(提名)

其实城市和森林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城内必须恋爱配对,孩子是用来缓和夫妻间矛盾的。城外不得恋爱,调情的双方会被割掉嘴唇再被迫互相亲吻。都没有自由,没有选择的权利,甚至不管是城内还是城外,大家挑选伴侣的标准都是基于共同点——都时不时流鼻血,都冷酷,都近视眼。只要这个联结双方的微弱共同点消失,这段关系就宣告终结。自由,平等,博爱。为什么总是把自由放第一位,因为自由就是每个公民个体幸福的保证。谁说我们现在就是高度文明开化的时代了呢?这部片子不过是用一个极端化反乌托邦的方式呈现出来。至今,多元成家未普及,不结婚不生孩子依然被催,太多太多的麻烦甚至悲剧,都是源于不自由,没有给够我们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剧本超有新意,搭建的世界好有趣。最后他真的有戳瞎自己的双眼吗?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太脆弱了。

龙虾剧照

在“必须配对”的酒店无法假装相爱,在“禁止谈情”的林中群体却遇到了自以为的真爱——看来无论在哪里,爱情的本质或许都是“I know it is forbidden , but……”,是禁忌与禁忌之后的欲言又止。中规中矩的反乌托邦建构设计。不过一开始对“孤独者”没有交待清,以至于我在酒店捕猎那里不知道它们要捕猎的对象究竟是谁。有两处对现实有深刻的冒犯∶其一,酒店的洗脑式说教氛围整个话语体系都和当前社会高度重合,例如独身的危险(孤独噎死、被强奸)、孩子的调和作用(好像子嗣只是一种功能性道具)、伴侣的必要性(在此处,同性恋貌似得到合法的承认,实际是更本质的规训与意义消解);其二,被具象化为身体特征都必须一致的绝对的所谓势均力敌、门当户对(同样流鼻血、瘸腿、近视乃至目盲的要求)。片尾曲好听。

龙虾剧照

总体而言这种题材的电影还挺新颖的,让人不禁觉得编剧应该是个卡夫卡的书迷。其实这部电影我在很早之前就有听说过,海报设计也很独特,之前还顺便去测试过我会变成什么动物。其实荒诞的情节不都是现实的影射,所谓大龄剩女这样的称谓不就和电影中单身将变成动物一样荒谬吗。而我们所追求的共同点在戏剧性地演绎下也是如此滑稽,所以我也不禁在思考所谓的共同点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与其说伪装自己,还不如一起共同创造出共同的爱好来。好的电影不会直白地告诉你是与非,但总会让你有所触动。但稍微不足的地方在于整部电影的节奏稍微有点缓慢,虽然配乐都还挺有意境的,但就是比较催眠。

龙虾剧照

今年让我看到这部很有意义,每个细节埋着隐喻,恰好探讨的问题也是我百思不得解的东西。空了待补长评。自闭时期看电影很少,距离上一部重看的电影浪潮也是很有互文关系(极权主义在这里探讨了婚姻关系,以及规则的破碎的重建)。时间与空间,自然与人性,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从老师口中得到了很多创作背景信息和希腊奇异新浪潮电影的兴起。好喜欢啊,还有一起看电影的这一群人,再远的路程都值得。“在变成动物的前一个晚上,我想再看一遍电影《伴我同行》”最后留下在每一套规则下都格格不入却早已被“相似的规则”同化的男主。

龙虾剧照

这部电影已经观看了三遍了。到了第三遍终于觉得不能理解主角的行为。他在一定要有伴侣的世界没有好好找伴侣,又在一定要单身的世界因为近视这件事就爱上一个人。我感觉电影里的世界的爱情是虚假的,孤游者头领对宾馆经理夫妇的行为证明了它。而在男主爱上的人瞎了以后,男主还是在不停的找跟她之间的共同点。电影最后并没有告诉我们男主究竟有没有刺瞎自己。我觉得有或者没有分别就代表了男主对孤游者女人是不是真的爱情吧。感情到底是建立在共同点上,还是建立在对对方的了解上。这部电影我应该还会看第四遍甚至更多吧。

龙虾剧照

影片的噱头大于其内容。人与动物之间的象征性联接,两个极端的派别之间的权力交锋,寻求自由之路的艰辛,社会与丛林共通的法则,等等很有文本意义的设计,通过其实挺粗浅的表达,最后带来的观感上的收获也只是停留于看到了这些主题的皮毛而已。欧格斯兰斯莫斯的作品里,对训诫的厌弃,对精英主义的瓦解,这些表达总是通过一种封闭感去完成。然而却总是陷入为压抑而压抑的极端里。且这种封闭感格外外显,而失之洞察的细微感。目前看来,他唯一真正让我感觉到形式与表达合二为一的作品,就是《宠儿》。

看到关键词黑色幽默反乌托邦就打算看了前一个小时很精彩关于单身真的会变成狗的设定世界观的构造都很引人入胜单身和非单身人群完全对立,单身是原罪,45天找不到伴侣将被改造成动物。为了强制性幸福,只有有共同点的人能在一起,甚至有一对共同点是都容易流鼻血?...舞台剧表演单身和非单身坏处和好处的部分荒诞到笑出声。后半段逃离到独身社会,即爱情是原罪的森林,比较没意思没怎么在前半部分基础上展开显的格局比较小也没觉得他们在其中的爱情有多动容,然后就戛然而止了

人生似龙虾,通红的壳子里面流着蓝色的血,非黑即白的世界架构是活下去的唯一凭借。城市和森林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过渡,这正应和了婚姻即两人必须有相同点如此荒谬的要求。酒店如同一个搬运社会运作机器的场所,不知道变成动物以后会不会依然拥有灵魂,如果还要求被分为两类的话。编剧的设定很大胆,也的确做到了全方位的隐喻,可谓无暇,毕竟艺术片是在揭示矛盾给人看,而不是找出答案。最后男主有没有狠下手不重要,但他在选择时的想法最重要,因为那也是我们终将无法逃避的

设定让我以为这部电影会讨论爱情,但是看完感觉讨论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反乌托邦和自由 // 无论是鞋码还是衣物,没有可以自己做的选择,只有规则。二元对立的世界:要么臣服于机械配对的婚恋,要么不得有任何私欲。没有哪一边予人自由,没有乌托邦,都是极权统治 // 爱情在里面是没有意义的伪命题。要么是仅建立在共同点上苍白的求生手段,要么是为另一半去死的理想化极端 // 在湖边树底下,主角只能一个人唱歌 // 想吃小龙虾。

看电影的时机很重要,近两年各种催婚催生的大环境下,看这部片子有一种很悲凉的感觉。爱,性,和谁爱,和谁性,想不想爱,想不想性,本是最自由最自我的事情。电影的设定很极端,在必须恋爱的酒店,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只能单身。在不许相爱的森林,却无可救药地陷入爱河,就是这种阴错阳差,造化弄人。结尾不算是开放结局,那海浪声揭示了男主最终的结局。片子有点长,但于我而言还不算枯燥,功劳在于几个出色的演员和配乐,不得不说配乐太棒了。

单身和恋爱只是两种选择而已。没什么不同。我喜欢单身,我单身我感觉更舒服,所以我愿意单身。你恋爱,恋爱能给你带来更好的生活和心态,你愿意恋爱,所以你恋爱。什么时候人们谈及单身,总好像谈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异类。“你有对象了吗?结婚了吗?”“没有,我目前单身。”“哎呦,都多大了,赶紧找对象啊”“你有对象了吗?结婚了吗?”“没有,我目前单身。”“嗷嗷,单身挺好的。”我总觉得第一种情况是不正常的,但这恰恰是目前的常态。

被推荐这个片子,还是因为在和朋友聊天时说了句“开个龙门客栈,可以撮合流浪者成亲,要么成亲,要么被宰”。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想,要是45天内没配对成功,自己想变成什么动物。不是很喜欢电影里两极分化的规则设定。婚姻确实是不能建立在谎言之上,相同点的匹配固然重要,但能否接受彼此的不同对于“久处”来讲,或许更重要。至于极端情况下经不起考验的,恐怕不是“真爱”,是人性。电影看完,有些想去稻香村买个黄油饼干。

我还以为结局是男主有一次自私“逃婚”了。后面的彩蛋看了评论才知道,最后他们一起回到了酒店,酒店经理们唱起了歌,观众鼓掌就是证明。最后的最后是持久的海浪声,为什么有海浪声呢?因为男主最后还是变成了龙虾啊。为什么变成了龙虾,因为他知道女主根本没有瞎,自己与她再也没有共同点了(好可笑啊,一些奇奇怪怪的共同点,都能走在一起的)。总之,好荒诞,好像再讽刺爱情,讽刺世界上没有人会爱他人胜过爱自己一样。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夏天的滋味 聂鲁达 冰的融化 阿尔卑斯的激情 魔鬼深夜秀 猎人们 慢慢 至关紧要的岁月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