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纪录片每期主题各不相同,以语言的韵味、语言和方言的形成、普通话的演进、语言的传承、语言背后的情感、各异的沟通方式及对语言的保护为主题,宏观又不失细节地梳理出中国话传承的脉络,让每一句中国话都有迹可循,也让不同主题都能在片中得到深入浅出的拆解和阐释。以广阔的视角和具象化的表达,勾勒出跨越时空的语言图景,展示中国话的波澜壮阔与意义深远,弘扬语言之美。
没想到春节档的CCTV能做出这么有包容性的节目,尤其是我怎么想不到能在这里看到萌娘百科的老板。但也有一些CTMD味道的自嗨和煽情。也有一些满足审查需求的元素,比如“粤语”一定要在字幕里写成“粤方言”;热干面乐队演出当天黄鹤楼没有游客,原因真的是下雨吗?还有一些不足就是夸空间的内容很多,但夸时间的内容有点少,古汉语只占了不到一集的戏份吧。最后是倡导大家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即便是真心的,但会不会像计划生育一样,推广普通话推了那么多年,现在才想起来回头已经晚了呢?
看了第一集,介于科学和民科之间。拟音是各门派的游戏,怎么能堂而皇之地拿来当成一个结论式的东西呢。十分钟不到就出场了郑张尚芳和潘悟云挺让人惊喜的,但其实普通观众看了还是一头雾水,至少先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五支六脂七之嘛,直接就说郑张研究这三个zhī很莫名其妙。有一些小错误,无伤大雅,比较烦的是内容安排全无逻辑,一会儿湘南土话,一会儿九声六调,太乱。对我来说最惊喜的地方就是各地语言方言收集很丰富,听得过瘾。
终于看到一部采访的专家学者都是自己有所耳闻的行内前辈的纪录片。潘悟云老师出场次数很多,还看到了不久前逝世的鲍厚星老师当时神采奕奕进行田调的剪影,以及曹志耘老师年轻时候的照片。读过曹老师珊瑚村那篇论文,没想到最后一集直接把我带到现场了。总的来说各集的联系还不是很强,有一种在看故事版语保资料的感觉。亮点是有国际音标的标注,显示了专业性。每个但中国语言这么多,七集篇幅做一个概括还要有故事性,实属不易。
第一集潘悟云老师提到的很明显是上古音支脂之三分的问题,潘老师有点口音,“肪”字韵尾不明显(但仔细听能听出来),后期误把“脂肪的脂”打成“知否的知”。此外方言调查那一段儿字幕组误把舌尖元音[ɿ]打成了阿拉伯数字“1”……主要是一些技术性小问题。其他都非常不错,尤其是价值导向正确,介绍中国话除了普通话之外,还有广阔的方言和民族语。语言学难得有这么一部科普纪录片!资词!
4.5。春節假期津津有味追完+重看,終於看到一部講中國語言學特徵與發展的大型紀錄片,千言萬語匯成我們的中國話,感動滿滿。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古漢藏語研究、辭典編纂等等知識點應接不暇,但全片架構沒有很好從時空縱橫兩方向說明白,零碎不堪,剪輯混亂。不過我很滿意了,這浩如煙海的題材不好拍,素材更是難取捨。火速mark幾位大佬的作品。
看完的唯一一部“春节档作品”,非常好的向大众普及语言学知识的作品,里面请了各个方向的大佬,足以体现制作的用心和专业。其实感觉最适合读了一年级的语言学本科生来看,掌握了相当的基础知识,又能看到教科书,会议里频频出现的大佬们,会激发对语言学的热情!(语言学片单又增加了!)不会夸(狗头)但是真的是适合人们看的作品(有的地方瑕不掩瑜)
国内终于出了一部专门探究语言学的纪录片,看得出来这片子的首要价值和《水脉》一样,都是为了记录留档。除了第一集总论剪辑有点乱以外,其他都还行吧。以当事人口述+寻访现场的形式,浅析了部分普通话&各色方言的音韵学词源学演化历程,看得到编导花的心思,顺便给商务印书馆和科大讯飞打了软广。缺点呢?就是太正了。
春节在家,我爸调到cctv9才知道有这节目,漏了第一集,我从第二集陈保亚和戴庆厦出场有点震惊,还能请到大佬出场。看到陈保亚讲新丝绸之路,还以为是宣传口的,后面看谈了方言和民族语,发现拍得倒不虚。还有一集提了《现汉》和《新华字典》,口语和书面语、古语与流行语都顾及到了,作为科普向的纪录片做的倒是挺不错的。
1. 言之有味:汉语中一脉相承的韵味。2. 步履声声:语言在地域上的分割、阻隔、传播、融合。3. 同心共语:普通话的使用和普及。4. 言传身教:民间的语言智慧。5. 言为心声:语言中更丰富的情感传递与身份认同。6. 能言善道:创造力让语言的发展生生不息。7. 千言万语:语言的珍贵性与保护工程。
春节假期每晚守着看,拍的太好了!能把这么复杂的语言学讲得浅显易懂,导演组厉害了!是真下了功夫研究的呀!从学术层面和纪录片观感两个角度都做的好,平衡点拿捏得刚刚好,节奏也很好,不会觉得中间有不想看的时候。太好看了!又是一部值得流传下去的好纪录片??
那年,在sac的大华超市突然听到有人说成都话,我俩赶快过去和人打招呼。我差点激动得没哭出来。当时到加州已大约一年有余,从来没在家以外的地方听到川渝的方言。ps,我家两只猫都能听懂重庆话“吃饭”。普通话不好使。
在长沙酒店被困住看cctv9。很有意思的纪录片。见识到了客家话的加密对话,但是这辈子都没机会学了,还挺想学学的。与时俱进,还有网络流行语,还有高科技保护方言。科技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文化走得更远。
每集一个主题,从语言的韵味、语言和方言的形成、普通话的演进、语言的传承、语言背后的情感、各异的沟通方式及对语言的保护7个方面入手,宏观地展现了中国话传承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