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以苏轼贬谪黄州四年的生活为线,观照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维度,解读苏东坡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同时,辅之以当今最新的苏东坡研究成果,再现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全片共分为:
之前偶然在CCTV-9看到了在播这部纪录片,最近终于在b站补完了。因为看了四川博物院的“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读到了很多耳熟能详的诗句,看到了三幅他的真迹,就突然萌生了进一步了解苏轼的兴趣,他的诗词太打动我了!这部纪录片质量不错,节奏很慢,画面和解说词都非常美,但蛮遗憾讲解的内容不是太全面,太短了!我特别希望能提到我很喜欢的《观潮》,结果也没说……而且其实我不太喜欢看到太多外国人接受采访的片段,特别是他们夺走了苏轼的真迹作品,还侃侃而谈有多么多么喜欢他,就很讽刺!各位老师里还是喜欢老熟人:说话超级温柔的赵冬梅老师!苏轼最让人欣赏的还是他的乐观精神,朝堂尔虞我诈充满罪恶,但苏轼能不自暴自弃;真的没有人会不喜欢苏轼,就像没有人会不喜欢李白和杜甫,他还是我大四川人,真是四川眉山的幸运!
很早就被推荐但不以为意的片子,在海南儋州于无意中邂逅“东坡书院”时,涌起强烈的后悔。于是,在刷完三体的周五夜晚,与900年前的苏轼相约。苏轼的豁达体现在方方面面。大雨倾盆,无惧,“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被流放、赦免、又流放、反反复复,“吾心安处是吾乡”。赤壁赋远超时代的人生观,令人叹为观止;雷州海峡之于年过六旬的苏轼,便是与弟弟的诀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人余生,只能寄月托思,看到此处,竟为这烂熟于心的诗句落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直到生命的尽头,仍豁达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正直、乐观、睿智、通透,不怨天尤人,不慨叹命运,行事光明,自寻其乐,既争朝夕,则不向往西方之极乐,令人赞叹!
学生时代迷恋李白,柳永,秦观,李清照,大学毕业之后,做社畜没几年,就特别喜欢白居易,苏轼,现在啊,已经是苏轼迷弟,那个时代才华逆天的人,经历重重坎坷,又在绝望中一次次自洽,消化所有苦难,不管生活给他什么,统统接受,直率坦诚、天真善良、乐观豁达,上天一次次要置他于死地,他一次次在绝境里热爱生活,世界上哪里去找这么可爱的人啊!——苏东坡一生尚且如此,我这种人间凑数的,在社会上遇到这样那样的糟心事、恶心人,当然也就是家常便饭了,这个时候,学不来也得学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步很棒的纪录片,苏东坡本来就是一个值得人尊敬和喜欢的诗人,他的诗词,他的豁达,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真的熏陶着很多人,导演在很平淡的叙述和整理让我有种跟着东坡走了一遍的感觉,也让我对这位伟大的诗人产生的更大的兴趣,也明白了纪录片的意义不是让你了解什么,而是让你有兴趣去了解什么,它带我又重新有了一遍苏东坡的古诗词,又重新去查找和整理了苏东坡的生平,也带我去到那些对苏东坡很有意义的地方!很幸运,在这样的时间点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东西,明白了自己想要理解的东西!
真是可爱的人啊!余光中也可爱:如果我去旅游,不想和李白一起,他太不负责任,也不和杜甫一起,他太苦哈哈,我想和苏轼在一起。我觉得拍得挺美的,人生际遇以诗词为串联,还有很多美丽的空镜,再妆点一些传世古玩,以及一些教授们还是有点东西的,都很会表达。终于懂了从前不太get的这一首: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把自视甚高的理想主义置换为温暖的人间情怀。”我宣布从这部纪录片开始入坑苏东坡,真乃千年偶像,千古传奇!3.27看完最后一集,有半集都在哭。苏轼临终前拒绝“端明宜勿忘西方”和“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那两段真的给我很大的精神震撼。最后徽宗请苏过作画,也很让人感慨,最后那画也消失在战火中了……但苏轼的人格魅力、精神、哲学、才华会继续跨越时间流传下去的
算是想要了解东坡居士一生的不错的初级讲义资料。东坡居士的一生就像片子里余光中说的一样,李白太逍遥不太接地气儿杜甫又太严肃苦哈哈,每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能在自己的际遇中和苏轼共鸣,是因为他是一个一边接着地气儿一边又天真烂漫的理想主义者。制作精美,摄影造景也比较讲究。演员气质也很文人,配乐也符合心目中的文化纪录片的味道。
央视纪录片的味道,一言难尽;慢慢飘落的雪花镜头确实很美,但与苏东坡性格的转变有关吗?看这导演的剪辑,抛却文字,好像苏东坡从一生下来就是豁达的胸怀,导演的意思生来就是菩萨不用修行;完全没有电影感的镜头和剪辑,比隔壁老沈的纪录片差十万八千里;要不是听说有叶嘉莹先生出境也不会去看;15分钟弃剧。
读书时代知道的一位文人,在中年看到了关于他的纪录片,原来在世界各地都有他的研究者,那位日本先生从大地震中抱着寒食帖出来,文曲星的光芒像是照亮了有的人的人生,甚至超过生命。马上买了关于东坡先生的入门两本书,除了生活的鸡毛蒜皮,还有一些随时都在的情绪,我也希望他的光芒能够点亮我读书时的心情。
第一次这么系统全面地了解了苏东坡,希望能像他一样,尽力过好每一天,乐观豁达爱生活,早日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苏东坡太可爱,高敏感型人格的他很容易感伤,但也很容易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快乐,最让我敬佩的是他拥有“把自视甚高的理想主义置换为温暖的人间情怀”的能力,这是大部分人没有的,呵呵!
腾讯视频每周五更,追完六集。人生况味总有跟苏轼相同,尤甚颓丧中。这几日多亏朋友来托管来家输液于我,身边各色的花开了,哪怕阴雨连绵,打落的只是花。女朋友说我此时需要一壶老酒和满树樱花,酒就算了,输液头孢,这是犯忌,樱花倒是簇簇可观。这春色还是亲江南,同它住下了。看看东坡,人生且过。
吃凤梨的时候读到椰风蕉雨隔夜茶就会想到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吟出这阙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激荡出涟漪,真是奇迹,真是神话,我虽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没有堆砌名句词藻,没有纠结朝廷党争,保持了观者的视角和适当的距离,旁观苏轼几番谪居呈现给后世的姿态,全剧遵循第一集定调写“东坡”号之由来的气质统一,淡然不矫情,下酒不上头。尘缘如梦,几番起伏,都成烟云,惟有香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