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甘地到希特勒电影

 
电影译名: From Caligari to Hitler
影片导演: Rüdiger Suchsland
豆瓣评分: 7.50
影片地区: 德国
影片类型: 纪录片
上映年代: 2015
影片时长: 113
更新时间: 2018-09-03 05:10
浏览次数: 302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甘地到希特勒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影片取材于苏军炮轰柏林前希特勒在柏林地堡度过的最后一段日子。希特勒的情妇爱娃·布劳恩自17岁起就跟随在他身边,直到1945年4月30日二人双双自杀,他们在自杀40多个小时前草草举行了婚礼。  影片的导演拉克什·仁杰·库玛说,他拍摄这部影片是要捕捉希特勒本性的一面,挖掘使这位“成功的领导者”失去人性的深层次原因。  库玛先生及影片的制片人认为,尽管希特勒的残酷统治让人难以认同,印度能够获得独立首先应该感谢这位大独裁者,因为他的军队耗尽了英国的军费,使印度得以摆脱英国的控制。

《甘地到希特勒电影网友评论》

接着昨晚《希特勒的好莱坞》,这部《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展现了恢宏的魏玛共和国电影史,这样的影史课程不仅让我们对电影的热爱与崇敬进一步加深之外,还再次反复提醒我们,有太多的,无数的电影工作者已经被历史的尘光打磨掩埋得褪色并消无,挖掘并让他们再次闪亮应有的光彩,是当今这个时代每一位严肃电影工作者的职责。

3.5,是我預想的直述風格的紀錄片,也是我預期的信息量較大的紀錄片,透過電影對Weimar時代的社會狀態進行分析,唯一缺憾是不夠深度,但是可以作為我這種程度learner的學習資料。看到多部已看過和沒看過的好片,這樣子集合著看,突然覺得德國的表現主義影像顯得非常有想像力和批判力。

浮光略影兩小時,電影自然有選材,導演集中表現在納粹前,威馬時期電影裡最活力年輕和換發生機的元素,當年的德國電影豐富得不會輸比美國,別一方面,隱約可以說成是佛列茲朗的心理史,朗應該早就驚覺社會正步入最恐怖時期吧?銀幕上看到的又是能反映人民心理?究竟有甚麼是電影能看到,而我們看不到?

讲星期天的人们:“DasGefundeneunterstütztdasErfundene.”我真是倾向无忧无虑那派的。看完才发现Elsaesser也出镜了。要补的太多,希望倒数二排一直拿手机做笔记的大兄弟能够分享一下。

拍的比较散,唯一的主题大概是肯德基麦当劳理论。在美国有卓别林和基顿,法国有特吕弗和戈达尔,意大利是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那在德国便是茂瑙和弗里兹朗。ps充满电影名词的翻译真是捉急,还好有英文字幕

威瑪共和年代的電影記錄。這時代是那麼自由,美好,新潮。但這時代正在迎接一位希特拉。裏面的電影看過一些大部份沒看過,這時代也是我跳過沒有選修的部分,有歷史背景來看會更好。

对克拉考尔的一些观点做了影像化阐释,但是受制于一种编年史式的纪录片体裁,没能对同名的理论文本进行更多深挖,作为魏玛电影史的入门教材还是干货挺多的。@MUBI

收获颇丰。“闹鬼的银幕”,拟人化的深渊,超现实世界物体的生气,后表现主义,动作被心灵取代的朴实魅力。弗里茨朗,弗里茨朗,弗里茨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抱着看作者写论文的心来看,他其实基本没有讲什么……最多只能激发人们下载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兴趣而已。只是一堂观点模糊的电影历史课,还不如看书。。。

里面资料镜头的清晰度看得我垂涎欲滴,纪录片本身剧本写得有些普通,不应该取这个标题,毕竟更多的是介绍加回顾魏玛时期的电影,而不是表现书里尖锐的论点。

#SIFF2015#原来是改编自同名书籍,难怪旁白像电影论文,所含信息特别丰富,勾起人去了解魏玛电影的欲望,修复的经典画面特别美。

信息量很大的一部纪录片,介绍了魏玛时间的德国电影,对于之后希特勒时期德国的文化可以做非常好的对比。

虽然并没真正理清魏玛电影和纳粹之间的本质联系。但看到了这么多伟大而且稀有的德国电影片段还是挺值的。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听见寂静 窈窕马戏 安塞姆·基弗:流年之声 红男爵 裸露在狼群 斯大林格勒 云图 原罪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