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熬夜看了部经典港式喜剧片,老戏骨石天、光头麦嘉、午马领衔,看影片介绍居然还是吴宇森导演、黄百鸣监制.片中看似模仿卓别林,演绎出的却是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尤其是那段肚子饿了,去游乐场里当道具被游客砸蛋糕来充饥,真的是心酸.当然了,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这部电影,确实显得无聊和荒诞,甚至有些地方觉得有点做作,但毕竟是40年前的片子,比我的年纪还大了.滑稽时代.Laughing.Times.1980.WEB-DL.1080P.H264.AAC.mp4
以卓别林喜剧为底色,对古典好莱坞时期的滑稽喜剧模式进行了模仿和改造,还有几分后现代的味道,石天的举止动态很有卓别林的感觉,尤其是耸肩步伐甚至是那种羞涩腼腆的笑容深得卓别林风采,大量的降格画面用在动作场景中制造喜剧性和荒诞感,在戏谑中饱含对旧社会的嘲弄和苦涩,“乌鸡”和“蛋糕”与《淘金记》中的吃皮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与卓别林最大的区别,是这个小小的流浪汉最终成了超级英雄,而不是卓氏喜剧里那个从一而终的流浪汉。
真正的喜剧,是以悲剧为核心。既让观众感到搞笑,又让观众为剧中人物的困苦而磋叹。绝不是当下这种单纯的三分之二的搞笑因素加上三分之一的强行煽情,就可以说这是一部令人笑中含泪的喜剧电影了,东施效颦,可笑至极。滑稽时代,1980年的电影,全篇喜剧,但却没有一句台词的包袱,全靠演员的表演把幽默搞笑展现出来,又辅助少量台词将人物当前的困难无助表达给观众,两厢均衡,很是难得。
80年,距今居然也有四十年了。吴宇森、石天、麦嘉、午马一伙儿人居然还有过这样的作品,其实很难评价,剧情上为了炫技其实有很多拖沓的地方,但是对于卓别林的戏仿和致敬又称得上是上成。然后又做了不少东化,苦情的成分多了不少,看到一半我都有点儿烦。男主说自己不偷不抢,转脸就为了教堂的救济金各种偷道具,反正用得上嘛,你们怎么说都对,后来想了想,毕竟骗不算是偷抢…
穷人有穷人的悲哀,穷人变成夫人会丧失原先的心智,所以有些人坚持为穷人。很多弹幕说,快走啊,快拿啊,明明可以很快改变命运,但是就不去做…可是,原本生活跟狗屎一样,为什么要去逃避,只不过从一个坑到另一个坑而已,那么去直面磨难吧,即使自己很烂,即使会变得满是伤痕,但是有着自己的坚持,有着直面的勇气和气节~
从市井喜剧向英雄悲剧转向之前的吴宇森。对于卓别林电影的成功戏访。石天的影帝级别表演。已经可见《纵横四海》、《喋血双雄》等吴氏电影的经典元素。以及我最喜欢的《四季歌》。与此同时,影片从卓别林到张彻,从市井喜剧到功夫电影,有着非常广泛的吸收借鉴、继往开来,弥足珍贵。@卓别林、《功夫》、《摩登年代》
吴宇森向卓别林致敬的电影,依葫芦画瓢,石天的表演没有辜负这个作品。作业没抄好的原因在于影片没有本土化的倾向性描述,看不到影片的人文背景。如果是香港,那么让卓别林这种辛酸小人物附着的时代背景很好框定,也具备本土化的基础。影片的呈现是一种真空状态,中西没有完全合璧,夹生了,算是致命伤。
本来想和家人一起看一部合家欢电影,结果尴尬癌都犯了。每个角色都如同弱智一样,平均每分钟摔倒三次,被打两次,自己人互相伤害一次。其实这种形式就应该拍成默片,毕竟石天模仿卓别林还是非常像的。那个年代的喜剧还得看许氏兄弟和成龙,吴宇森还是枪战片更适合他(发钱寒还是很赞的)。
新艺城创业作,证明石天是个出色的笑匠,尤其肢体搞笑能力更高居香港笑星前列。从故事到造型都模仿(致敬)卓别林,但吴宇森发挥出他喜剧风格,让演员身体在各种硬物上撞来撞去,完全“虐待狂”风格,所以不需要对剧情有太多要求,看演员的夸张搞笑也不亏。
没想到这是吴宇森当年的片子,说实话剧情故事一般,但是风格还算不错,尤其是山寨卓别林这个点子,而且影片越到后面看着越温馨,尤其是皇太子快要饿死了,石天让人砸蛋糕时,有点动情,反而搞笑比较生硬没什么大意思,那个探长比较可爱,石天的表演大加分!
本片以一个完全模仿卓别林的穿着打扮以及诙谐动作的小人物在旧时代香港社会中的种种遭遇来敷衍故事。尽管石天将卓别林模仿得惟妙惟肖,吴宇森也精心设置了许多笑中带泪的生活细节,并努力呈现出一种借小人物演绎世故人情的格局,可惜效果却是不伦不类
新艺城早期纯模仿的作品,导演居然是吴宇森,主演石天完全是卓别林的翻版,其一颦一笑,挥拐与叉开双脚,无不神似,就算盘里只剩一小块蛋糕,也能数次分切,吃得知足,与麦嘉中间隔着警察,又是经典的擂台躲闪的复制,一样的小人物一样的辛酸。
第一感官是那个年代的演员真的拼命,动作设计深得卓别林精髓,尤其是石天的表演,逗比配角们尤其是警察,也很出彩。轻松滑稽的方式讲述贫苦的生活困境,有时候让人忘记了现状是多么艰难。那个把人干晕了,偷偷喝酒的片段,致敬卓别林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