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三星半。可惜了这阵容,作为喜剧虽然笑点不少,看到最后还是蛮失望,故事真的很差强人意了。话是这么说,看Maggie和阿B搭档倒还是极为舒适的(想不到同年俩人还合作了不止一次)虽然已经跨过了《旺角卡门》这部大众对Maggie印象改观的结界,也许是角色设定的原因,总觉得在这部里“花瓶”感似乎又回到她身上了:气质是傻傻的可爱的,表演是生涩又时而过火的,有时甚至感觉好像穿越回了几年前(但其实更令我惊讶的还是,半年后《不脱袜的人》里这种感觉却完全消失了?如此转变真的好神奇啊)另外尽管是几十年前的片,其中很多观念现在也依然极为普遍,挺感慨的。不过男女主真的算是很幸运了,双方的爸爸都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了。
张曼玉换做任何演员都可以,这个角色也毫无意识。片中女性都是不安且市侩,可见母亲强则少女强。父亲是开通慷慨又温柔有爱,导演是有性别偏向的。两个老妈饭桌上斜睨老公处好笑。林蛟演得父亲极好,豆瓣简介却未收录。男方家庭的陈设老派温暖。八十年代内地也有类似题材。两人共存的钱被男方拿去炒股票亏空,而婚礼各种用度压力都在男方,双刃剑。看房一处经纪人巧舌如簧与超小房间是不错的喜剧点。主角彻底沦为穿针引线的工具。作为喜剧不够轻松,尽是心惊肉跳,比银河和德宝都差一截子
不是为了看张曼玉我瞄都不会瞄一眼,没话找话,刻意制造矛盾,通篇无意义家常伦理争论,又没有创意又没有喜剧效果。我话尔冬升你都神神地,这样的家庭冲突,我年中都不知道看多少父母情侣是这样吵的,我有必要去电影里多看一次?带私货,如果我对象张曼玉那样子,要结婚我还不吐饭叫好,还在那里嫌三嫌四?儿子结婚没钱,老爸一分钱不出,那活该绝后啦,有什么好说的,故意制造话题,痴痴地线,H.E.都救唔翻。
3.3星。在微博上看到了男女主去看房子结果被过小的户型给震惊到的片段,感觉有点儿意思,立马找来原片看完。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现在看来也并不算过时,有些服饰与妆容即便是放到现在也还算时髦。男主各种不靠谱,不喜欢。慢慢能get到张曼玉的美了。话说房屋中介带他们去看的那套小房子,如果上海有的话,我也想买一套试试,有点可爱。
当“张坚庭+陈友+钟镇涛”的标准组合遇上尔冬升。前面是婚姻之路的不易,观影感受是有些许心酸与无奈,但到了婚宴完全是高密度的笑料云集,完全扫去过往的不快,第一次觉得大团圆的结局可以这么精彩。郑丹瑞的表现相当不错,张庭坚和曾志伟的客串也增色不少,最爱的是新郎与伴郎会议,“婚礼太保守,一定要创新”。
89年港片喜剧,结婚那些事儿还都是绕着“钱”。到现在还是这样子。亲家、小两口,喜宴、聘礼、高利贷。沈殿霞胖岳母手持菜刀还是那么霸气侧漏。后面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抢礼金实在是有点闹婚礼玩大了。皆大欢喜,小两口复合如初。年轻时候的钟镇涛、张曼玉很登对,钟镇涛憨厚傻呆呆,张曼玉那时候真嫩
虽说是很老的电影,看起来却有和今天身边的故事差不多。每个人的立场都很鲜明、却也很无奈,老人们希望体面但却不给经济支持,年轻人没钱只能打肿脸充胖子,最后不得不去借高利贷。其实就是典型的权责不对等,损友们的建议就更糟糕了。还是要为自己负责任啊,不要被不重要的东西压倒了。
本片是尔冬升比较少为人知的写实喜剧,通过两个都是上班族的小人物突然结婚的事情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如实道出大部分想结婚又不想结婚的年轻情侣的心声,尤其其中一幕到迷你住宅买楼的情景,反映出香港当时寸金寸土的荒繆现象,如今看来,也是一个相当有预言性的说法了。
为了张曼玉看的,钟镇涛这角色没有什么讨喜之处吧,从结婚因为怀孕到钱打水漂,婚礼里的拮据和之后的因为没有怀孕变脸,实在是很废物。转折也是比较生硬,凑钱花费不敢细化但房子大小的转变实在是难以置信。曼玉里面还是稍显青涩,但是还行,在敬茶那里还是不一样的。
男女婚嫁的那些麻烦事,远不止是适婚人群的抓耳挠腮,更是折射东方社会风貌的棱面镜。尔导用喜剧表现来加以解构,牵扯出两个家庭的“战争”,同时也探讨了夫妻相处之道以及子女与父母间的立场差异。骇人听闻又温情缱绻,可能是年龄到了这个坎,竟觉得本片是如此受用。
爱情没有面包的支撑,往往问题会很多。婚姻需要的不仅仅是对爱人的包容,还有理解和支持。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以免负债累累难以翻身。找到对的人不容易,对对方好点,说话不要拿一刀两断的话题说,说出的话,你感觉没有什么,对于对方也是道缝合不了的伤口
男人结婚是因为疲倦,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双方一样都那么失望,哈哈哈哈哈。再看下去,发现是结婚前要准备的一些事宜,唉,生活除了诗意,还是得现实一点,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都不能少。电影很是客观真实啊,有没有对象先不打紧,可是得努力赚钱啊。
快三十年前的电影,很多价值观不能与现在相提并论了,钟镇涛的角色到现在来说就是骗天骗地骗老婆,这种是人渣,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肥皂剧似的剧情几乎都是圆满结局,但是会被现实打脸得很惨。不过,港片一贯的轻喜剧风格还是很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