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西方电影

 
电影译名: West / 幸福在西方
影片导演: 克里斯蒂安·蒙吉
豆瓣评分: 7.50
影片地区: 其它
影片类型: 喜剧
上映年代: 2002
影片时长: 100
更新时间: 2018-06-18 05:33
浏览次数: 268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西方电影演员名单
Dorel Visan , 科卡·布卢斯 , 盖布瑞·斯巴修
西方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Dorel Visan / 科卡·布卢斯 / 盖布瑞·斯巴修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语言:罗马尼亚语
地区: 罗马尼亚
编剧:
类型:喜剧
上映时间:2002-05-23
别名:West / 幸福在西方
用户标签:罗马尼亚,克里丝蒂安·蒙吉,Cristian_Mungiu,2002,罗马尼亚电影,CristianMungiu,2000s,欧洲
片长:100分钟
imdb编号:tt0320194

劇情從一對準備移民的小夫妻開始,發展成三段在冥冥之中相互影響的故事,以黑色喜劇方式諷刺地展示了羅馬尼亞年輕人急於前往歐美淘金的夢想,複雜的敘事手法與層出不窮的意外,織就出一幅幅現代的東歐圖像。以

克里斯蒂安.蒙吉真的是讲故事的大师,其在《幸福在西方》中展现的叙事能力令我震惊。在这部蒙吉的处女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盖.里奇《偷抢拐骗》、昆汀《低俗小说》、泽梅斯基《回到未来》、宁浩《疯狂的石头》同样的多线条与非线性叙事。但蒙吉在《幸福在西方》中超越了这些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将非线性叙事摄入到了剪辑层面,而非仅仅是场景层面。有不止一处的连续场景被分段剪辑,然后将这些分段的剪辑置于三条不同的叙事线条中。三条叙事线索×关键场景的分段剪辑×穿插叙事,三重叠加,几个简单的小故事是可以拍得跌宕起伏。《幸福在西方》没有任何画面表现上的炫技,几乎都是固定机位镜头,出彩完全在于讲故事的方式。所有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同一小堆人之间发生的,不知道蒙吉是否在讽刺罗马尼亚的小国寡民窝里转。《幸福在西方》可以讲的还很多。

西方剧照

感谢hzr为我(和我的毕业论文)找到的片源!正如片名暗示的那样,和地理意义上的West不同,Occident和Orient一样,更是文化、符号、想象和关系层面的。这是(后)社会主义的东方对作为理想化他者的西方投注的复杂的凝视。随三段论的故事不断推演,将缺失的信息补全,观众对主人公所处的情形逐渐产生全面的认知。这里是被历史困住、被未来抛弃的土地,以至于人无法思考此时此地的问题,唯有计划逃离,或者至少纠结是否逃离。最后,幼儿园里的孩子被领养、女孩子出嫁了,只有主人公停留在汽车尾气里。这里会变得不一样吗?至少我们知道的是,14年后的《毕业会考》里,当年选择留下的主人公,开始为女儿安排新一轮的移民。

西方剧照

影像分为三段,呈现剪辑的欺骗艺术——第一段,我们以为Luci与Sorina结束了,同样的场景,第二段的时候,我们以为他们在一起了,而到了第三段,故事继续,Luci与Sorina最终还是分开了;同样的在第二段,观众会以为Mihaela和黑人收拾行李要一起意大利了,而同样的场景在第三段有了接下去的发展,原来收拾的只是黑人的行李,Mihaela只是在送别黑人。此外还有通知Nicu死讯的段落,原来晕倒的不是老太太,而是邻居胖女人。导演对于这样的欺骗时刻设置得非常巧妙,以至于让人在随后段落知晓真相时丝毫不觉得刻意,挺出色的处理。

西方剧照

这个基本是为卖弄而卖弄,与内容基本不存在联系的结构并不太能让人看出什么高明之处,甚至有戏弄观众之嫌(虽然电影本身也是戏谑的基调)……后来拍出432应该得多亏普优帮他开了窍吧。反观之后聚焦近似题材的《毕业会考》,寥寥几笔就把“什么人要走”、“为什么要走”、“该往哪里走”、“走了干什么”这些在《幸福在西方》中啰里吧嗦一大堆才说清楚的东西讲得明明白白,进步太明显了。

西方剧照

并非为结构而结构,蒙吉是在通过三段式结构之间的差异性传达他对于罗马尼亚电影生态的思考。第一段是罗马尼亚旧电影姿态的黑色喜剧,第二段的反转手法、渲染性配乐和剧情走势都直指好莱坞对于当下罗马尼亚的侵袭,第三段则通过细节的填充表现了罗马尼亚的当下悲剧性。尽管玩的是蒙太奇的把戏,风格也未形成,但光这三段变奏的思考就已经超越了太多学院派作者了。

西方剧照

6/18@兰馨悦立方 7+。是年上影节主席蒙吉长片处女作。2000罗马尼亚的后社会主义难题像极中国,住房难结婚难偷渡难,小红歌小清新黑幽默三段式移民梦,视角反转、紧密勾连。表达欲太多,机敏过剂。 “永远是你的孩子,永远听从你的指导”(歌) “我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黑人???” “香蕉核” #SIFF20

西方剧照

6/18@兰馨悦立方7+。是年上影节主席蒙吉长片处女作。2000罗马尼亚的后社会主义难题像极中国,住房难结婚难偷渡难,小红歌小清新黑幽默三段式移民梦,视角反转、紧密勾连。表达欲太多,机敏过剂。“永远是你的孩子,永远听从你的指导”(歌)“我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黑人???”“香蕉核”#SIFF20

1. 需要送礼的婚介所、渴望遗产和想尽各种办法出国的人,罗马尼亚像是和同时代的中国,很好理解,也像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2. 故事结构设计也在这部处女座之中初见端倪,让我们先入为主看到事情的某个面向,却在下一幕中打破之前假设,扩大故事深度和广度。3. 最后一幕的长镜头和晨光,就值五颗星!

蒙吉导演处女作,彰显编剧才华和现实主义视听风格。影片讲述“L和S”、“M和妈妈”及“N和上校”三段既平行独立又串联影响的故事,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讽刺了罗马尼亚年轻人渴望离开出国的执念,同时以小见大地反映了诸如官僚腐败、权钱交易、拜金主义和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编织一幅现代罗马尼亚浮世绘。

蒙吉稍显稚嫩的处女作,尽管当成喜剧来看也行,但所谓稚嫩之处在于,这部技术环节做得挺糙的,包括那多次入镜的吊杆麦克,不出戏也难。不过倒是与拉丁美洲后来的一些喜剧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小趣味和小聪明,包括地处欧洲和美洲的两者在地缘格局上巧妙的相似性,以及那暧昧不清的“美国(西方)梦”。

真的是惊喜!我对欧洲中东北部有种特别的执念,就喜欢看这种简单的笑中含丧的微妙感。三部分时间拿捏得很好,是互为补全了。索林娜的声音很好听,所有的角色都颓得各有特点,最后的结局也很颓哈哈哈哈。要自嘲,生活艰辛而无奈,但人各有志,要做自己。2017上影节6.18 18:30 兰馨4厅。

1.需要送礼的婚介所、渴望遗产和想尽各种办法出国的人,罗马尼亚像是和同时代的中国,很好理解,也像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2.故事结构设计也在这部处女座之中初见端倪,让我们先入为主看到事情的某个面向,却在下一幕中打破之前假设,扩大故事深度和广度。3.最后一幕的长镜头和晨光,就值五颗星!

蒙吉处女作竟然是喜剧 竟然玩的是三段式结构。剪辑上刻意的误导和反转 有温情和忍俊不禁 可最后还是都离开了 一个长镜惹人无限唏嘘 罗马尼亚和西方明明那么近 却又那么远。有好几处值得玩味的细节 充气女人由白变黑 上校大叔两女共侍一夫 21世纪少年娓娓动听 而十几年过去了这沟壑还在。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夏天的滋味 聂鲁达 冰的融化 阿尔卑斯的激情 魔鬼深夜秀 猎人们 慢慢 至关紧要的岁月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