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Diana Cavallioti / Radu Iacoban / 弗拉德·伊凡诺夫 / 哈诺·霍费尔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 Razvan Marculescu / Constantin Popescu / Ioana Uricaru / 哈诺·霍费尔
语言:罗马尼亚语
地区: 罗马尼亚 / 法国
编剧:克里斯蒂安·蒙吉
类型:喜剧 / 历史
上映时间:2009-12-30
别名:黄金年代狂想曲 / 黄金时代故事集 / Tales from the Golden Age
用户标签:罗马尼亚,短片,罗马尼亚电影,短片集,历史,2009,CristianMungiu,Cristian_Mungiu
片长:155 分钟 / Italy: 90 分钟 / France: 80 分钟 / Finland: 134 分钟
imdb编号:tt1422122
精彩的短片集。前四个故事较短,生长于类似国家类似社会背景的人应该都能会心一笑。后两个故事较长较平淡,平淡中不乏对“黄金时代”的讽刺、控诉。 齐奥塞斯库也许对“黄金时代”引以为傲,但如几段故事所展现的的那样,猪肉、玻璃瓶、鸡蛋……人们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国家里闹出一桩桩“趣事”。反对齐奥塞斯库的人说:他的官邸里有黄金水龙头,有巨额海外存款,他的狗被尊称为“考布同志”,后来“考布同志”成了“考布上校”,人民寒风中排队领取物资时,“上校”坐在汽车后座上吃着进口食物。最后发现,没有黄金水龙头,没有海外存款。狗倒是真的狗。绝大多数人都不愿再经历齐奥塞斯库时代的恐怖生活。齐奥塞斯库死了,问题还在那里。
罗马尼亚新浪潮,克里斯蒂安·蒙吉领衔;意料之中的南欧式荒诞掺杂扑面而来一股子社会主义劲风,意料之外是轻松幽默劲儿中透着尖锐辛辣和几分无奈;整体的故事风格不必赘言,虽然其中几个故事在完整性上欠妥,但整体表现力度还算不错,非常喜欢飞天椅传奇(想必每位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吧);肥猪炸弹传奇是个意外惊喜,初看只觉荒唐不已,细思却觉无限心酸;瓶装爱传奇蛮有趣(荒诞色彩非常强烈)可是好像和整体主题的关系好像又不是那么紧密;正是:身在其中不觉其味,笑看旁人方感荒唐..(8.4/10)
【8】喜欢这三个故事。《肥猪炸弹》:底色好笑又辛酸,被复刻的生活,魔幻现实的日常,?是亮点。《飞天椅》:如果说前半段是对领导崇拜的还原,那么后半段的游乐场则走向狂欢化的高潮。《瓶装爱情》:社会主义国家的《邦尼与克莱德》,迷茫青春的结局,早已书写在戏中戏里。也是最适合扩成长片的一段。罗马尼亚新浪潮备受欧洲电影节青睐,其一是满足了另一种制度下的观众的奇观窥视欲;其二是意识形态的及时转变,从批判性时代伤痕片到解构性个体困境片,清算时期的临渊回眸,用去政治化来谈政治的全面胜利。
为蒙吉而看。不用多说,几乎每个故事里都能看到中国的影子。前三四个故事拍得尤其生动有趣,需要很努力才能不笑出声来。这和苏联冷笑话是一派的—后社会主义的回忆都是一脉的。临时爽约的考察组、反复修改的新闻图片、大费周章搜集的废品、鬼鬼祟祟用煤气毒死的野猪……凌驾于这一切日常笑料之上的力量从未现身,它至多由一根电话线传达。然而接起电话的时候,你已知道,那边的声音—无论发自于谁、关于何事,都是无上的命令。
质量很高的短片合集 表现社会主义罗马尼亚普通人生活的六个侧面 讽刺与意犹未尽都在每个精彩的故事中 前四个故事的质量相对更高 尤其第一个故事“停不下来”和第三个故事乡村扫盲 “停不下来”将讽刺做的令人啼笑皆非是全片格调最高的一部 短小精悍 乡村扫盲除了表现政策的实际推广困难重重 还反思了知识的“无用” 最后两个故事风格有所变化 留白有余 后劲儿不足 在多导演合集电影中 本片的整体水准很高
黑色幽默,听说是意识形态很有共鸣的小故事!太全面的讽刺了,而且这种日常生活由体制折射出来的荒诞意味让人看了之后莫名自欺欺人地感到心酸!飞天椅是一时情绪化的狂花;高帽子绝对是很多人共同的幽默经理;无知也许是一种快乐;炸弹猪也是一种无知;瓶装爱情有那么美好的一瞬间;鸡蛋外遇心理共鸣。
3.5。愤青魔幻黑色喜剧era的蒙吉可看性略差(除了最后一部鸡蛋奇遇之外,爱伊凡诺夫的表演),但社会主义国家的荒诞传奇竟然是如此相似,各种强烈共鸣,看片全程一直发出"你懂的"的笑声。片头带花点的楼梯总让我想起学校大扫除跪地上擦墙围子和铲口香糖...与红歌一样令人恐惧哈哈哈哈。
克里丝蒂安·蒙吉导演联合另外四位本土导演拍摄了六部短片,六个都是发生在罗马尼亚《黄金时代的故事》,既荒唐又严肃的描绘并讽刺了那段假正经的时期,第一个故事便开了好头,高层领导来视察前底层干部就手忙脚乱的场面,别说八十年代,如今的天朝也仍旧上演着这样的烂俗戏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蒙吉编导短篇集,讲述罗马尼亚齐奥赛斯库时代(黄金时代)普通人的生活,以黑色幽默的笔调书写飞天椅、高帽子、零文盲、肥猪炸弹、瓶装爱情和鸡蛋外遇等6个传奇故事,借此反映当时社会的荒诞滑稽,讽刺共产党统治者的愚昧无能。影片基调走现实主义的路数,但却从这些悲苦故事中挤出喜剧味道。
与《荒蛮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它的意识形态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口味因为我们也曾或者正在经历如此的“黄金时代”—无论从故事情节本身还是场面调度的各种手法和元素上来看,它都很“社会主义”。影片看似由六个割裂开的故事组成,可实际却是涵盖了导演对政治,民生,教育的批判与讽刺。
飞天椅、高帽、狂热教师、炸弹猪、the air sellers、鸡蛋奇遇。齐奥塞斯库、毛、金,魔幻社会主义的苦都差不多,除了《活着》和《孔雀》国产电影就没拍出深刻的物质匮乏感。好评都是前4个,我倒很喜欢后两个。蒙吉居然用废弃玻璃瓶拍出了罗马尼亚的《邦妮和克莱德》。
罗马尼亚的反讽电影。六个小故事致敬他们伟大的祖国,致敬那个黄金时代。灰色的鸽子不行,除非染成白色的。「飞天椅」「高帽子」「扫盲行动」「肥猪炸弹」「瓶装爱情」「鸡蛋外遇」你以为这些都是荒诞故事,但这就是真实的现状。而生活告诉我们,严肃点。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飞天椅、高帽、狂热教师、炸弹猪、theairsellers、鸡蛋奇遇。齐奥塞斯库、毛、金,魔幻社会主义的苦都差不多,除了《活着》和《孔雀》国产电影就没拍出深刻的物质匮乏感。好评都是前4个,我倒很喜欢后两个。蒙吉居然用废弃玻璃瓶拍出了罗马尼亚的《邦妮和克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