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场无战事电影

 
电影译名: 半场无战事 /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 / 比利·林漫长的中场行走 / 中场休息
影片导演: 李安
豆瓣评分: 8.30
影片地区: 美国
影片类型: 剧情,战争
上映年代: 2016
影片时长: 110
更新时间: 2017-01-31 06:21
浏览次数: 355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场无战事电影演员名单
乔·阿尔文 , 加内特·赫德兰 ,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范·迪塞尔 , 李淳 , 麦肯兹·利 , 史蒂夫·马丁 , 克里斯·塔克 , 本·普拉特 , 阿图罗·卡斯特罗 , 亚斯特罗 , 博·纳普 , 伊斯梅尔·克鲁兹·科尔多瓦 , 巴尼·哈里斯 , 布鲁斯·麦金农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场无战事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导演: 李安
编剧: 西蒙·博福伊 / Ben Fountain / Jean-Christophe Castelli
主演: 乔·阿尔文 /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加内特·赫德兰 / 范·迪塞尔 / 史蒂夫·马丁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 中国大陆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11-11(美国)
又名: 半场无战事(台) / 中场休息
IMDb链接: tt2513074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的剧情简介 · · · · · ·
  

高级,真实感无与伦比,真实当中又带点绝望和温暖。李安没有特定的风格,不管拍什么都是顶级的,不管是武侠文艺爱情同性情欲战争,他很会选本子,没有短板的大师,中国的斯皮尔伯格。这部片子有诺兰的味道,很冷静克制,甚至有些戏谑,琐碎,生活味很重,没有生硬的说教,拍的很高级。让我想起了一首歌21guns。很深刻的电影,摄影拍的人很漂亮。人们赞美男孩生命最差的一天,军队靠理想前进,士兵却是用身体在打仗,他们不是理想的容器。以前就听说过战争ptsd的报道,这是第一次拍成电影,题材很不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事件,但是结构做的非常完整,看似散漫但是神魂凝聚。回忆抓起了前面所有的线索。每个人都在利用他们,最后男主觉醒的很有气概。这不是英雄故事,这是我们的生活。去中国融资那里讲了这个电影的来源,带点浪漫主义的反讽。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场无战事剧照

“圣战徒都比你们更尊重我们!”美国人是把军人当成一门职业看待的,对他们来说,当兵就是为了钱,为了保险而去当兵,什么国家荣耀和爱国对他们说或许不是那么重要。军人是怎么想呢?正如比利所说,这只不过是他们的生活罢了。没人想成为英雄更不会去体验杀人的感觉,对他们来说这是生活,这是每天要碰到和该做的事,就好比我们普通人,上班做事,下班打游戏看电视一样,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对这些军人来说,伤心和痛苦不是在战场和敌人厮杀,而是自己的人民不理解,不尊重!他们认为所谓的军人无非就是工具,是杀人狂魔,可他们不知道这群军人为什么要去做?不去反思真正的幕后操纵者,这点我可以说美国可真是双标典范。故事的片段包涵大量的蒙太奇,虽说断断续续的但好在还是能和故事的整体连接起来。配乐真的好听~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场无战事剧照

看这部电影,因为李安,也因为林恩的帅气面孔。电影以一种直接而不矫饰的方式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在战争中军人所受到的折磨。我头一次感到如此的压抑。作为英雄的林恩在舞台上由烟火而想到伊拉克的炮火。镜头交换,让人感到尤其的讽刺。人们对待这些军人的种种行为,也让人感到着实恼火。这部电影里竟然有小K 。好惊喜。林恩的姐姐真的很好。李安应该对于印度哲学情有独钟。之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以一个印度人为主角的,这次也出现了印度神明的话。结尾李安借林恩之口表达了对于电影与观众之间关系的想法,主导者是观众,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在最后,林恩选择了前往战场,That's where he belongs.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场无战事剧照

比利在其他人情绪激动时可以保持理智阻止估计行为,抓捕时会回头看看房间里的小孩,蘑菇也跟他说你不坚决的原因是你总是在思考意义。他已经在自己的年龄做得很好了,可他最后为什么还是选择了返回战场?因为家人都在享受他成了一个英雄,只有姐姐在质疑战争,但我很怀疑她是不能接受比利可能会因为自己死在战场的结果;爱的女孩也是爱他这个“英雄”;商业和娱乐在使生死的事情显得可笑;这里也没有人会理解为什么一声烟火把士兵吓出应激反应… 李安用可以看清毛孔的拍摄方式展示了一个19岁士兵的一天,为什么还不能理解他要回去呢。“人们都来褒奖你生命中最糟的一天”“我们只有彼此”//特别后悔没看大荧幕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场无战事剧照

被消费的士兵在平安生活的普通人眼里,可能是一身腱子肉的帅哥,可能是带着英雄符号的象征者,本该受到应有尊重却拿来开玩笑,所以他们“回到安全的地方,回到战壕里”。能体会到美国和中国对战争和军人的理解差别,一个英雄,一个保卫者。中国导演拍的可能带有一点爱国情节,怪不得美国人不爱看。中场战事可能关于林恩回部队还是逃避的选择,“拉投资很难,做选择更难”,对佐恩流露逃跑的私心,一句英雄让他回来。一群傻队友要自己带,班长也需要自己,军人的生活也许就是战场,最亲近相互信任的人是战友。(怎么觉得几个人打仗的时候好乱,那句“我爱你”。。。怪别扭。)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场无战事剧照

其实拍的不如想象中预期的样子,但是内容处理的刚好。主要中心,我了解了。这个“了解”当然不只是表面的了解,而是一种灼心,心灵的焦灼,甚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人说它不轻它太重了,但或许是太重了所以不计重量无法估量于是反而它只是一片羽毛。又或许是合上电脑想象坐在影院看120帧更强烈的色彩更极端的视觉冲击…不想面对不想思考下去转而重新打开电脑搜寻下一步想要看的电影却在搜索栏犹豫再犹豫,注视光标静静闪动脑子一片空白的那种虚无感共感同情心?但是,会的。在写完这点破文字我就会去找下一步让我清空脑子的电影。所以。太轻了。太轻了。

仔细想想,美国民众对待美国大兵的形象,我们是没办法用我们对中国军人的感情去类比和代入的,毕竟也没有几个国家像美国一样一天到晚去别人地盘上霍霍....... 但是美国有没有好好关注过这群只是负责执行命令“保护美国不受敌人威胁”的士兵的心理健康呢?听说这电影在北美口碑不怎么样,我挺好奇美国大兵们看到这电影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心理活动?看到他们在听到拍桌子听到炸烟花的时候的条件反射,看到轻描淡写问Billy杀人什么感觉的时候,看到前排观众那个对他们的不屑一顾,看到只在乎Billy的“英雄”标签的拉拉队员,是真的令我挺那啥的。

不得不说,看一部好电影,能拯救糟糕和不痛快的一天。在一部好电影的时间里,把自己沉浸在里面,无论角色是欢乐或者悲伤,你都从自己的不快中解放出来了。比利林恩中场的中场战士,我觉得神来之笔真的就是他在舞台上看着烟花的那一瞬间。那一瞬,他看到的不是烟花,是袭来的炮火与枪弹,他眼见得枪打在自己的战友身上;那一瞬,仿佛战场上所有的恐惧都凝结起来,奔涌而至,把他牢牢地钉在地上,直到别人把他从回忆的沙漏唤醒过来。当我凝视着他的脸的时候,感觉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因为他的所有感情,从他的眼睛和每一个毛孔都显露出了。真的很可以

当你在枪林弹雨中堵上性命 看着战友中弹死去 敌人被你用刀刺死 战地的平民吓得瑟瑟发抖 但你又不知道为何而战甚至觉得战争毫无意义 需要用口号一遍一遍的说服自己;电影制片人把你当做赚钱的工具;人们把你捧成英雄 把你当做爱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拉拉队的女孩子爱的也只是你的身份 所谓的“英雄的光环”;离开了军队 你什么都不是。确确实实是have no choice 好丧啊这大概就是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吧 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抗拒集体主义的宏大叙事 作为士兵 为国捐躯大概是天职 但是作为人 又有谁关心过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这两周我一直在思考 以为自己了解一些普通民众不懂的事情 但是 你知道吗 是他们在主宰一切 我活在战场 但他们对战争有各自的理解 对吧 电影也一样 你我是一个战壕里的小哥俩 离开故土才能茁壮成长 也可能客死他乡 你扛起重任的时候到了 但别忘了那一枪已经开了 是的 我已经准备好了,班长

为最后车内那几段话打上四星,他们只是士兵,除了士兵, 他们什么都不是。技术流的典范之作,口碑的两极化属于意料之中,这片子适合有情结的人去看,不适合想去看情节的人。到中间我都以为这片子是拍给奥斯卡看的,怎么连个提名都没有,愈发深入后才明白这片子是李安用来证明自己的,我反对有人说李安不懂美国文化,不懂美国文化的导演不会拍出如此真实的美国军人社会定位和个人属性。有人说情节弱,这类人适合看绿里奇迹,他们不懂李安的东方式的朦胧美。

7.9分,120帧版应该只有在电影院才能看到,我们在手机电脑上看到的应该不是李安付出最大心血的那个版本。全片唯一不喜欢的情节就是最后一群电视台工作人员袭击大兵,感觉有点迷,不怕丢工作吗?不怕挨枪子吗?不喜欢这部电影应该也不会喜欢《猎鹿人》吧,都是轻战斗戏重人物心理创伤。不过李安这部叙事更离散。有人说像《父辈的旗帜》,看来要找来看看。李安这部电影明显揭美军伤疤了,美国评价低正常。看了《父辈的旗帜》后,觉得不如《父辈的旗帜》。

李安给一个大条的美国故事填上了东方的细腻情感,不过是一个晚上的事,男主在这个晚上思考了很多,做出了很多选择,也明白了很多事情,打仗大家心知肚明都是为了石油,你拼命,资本家赚钱。美人爱的是英雄的头衔,不是你。究竟是战场还是家,男主选择了战场,这也是最难选择的一点,选择战场真的很令人心酸,蘑菇和队友换我我也放不下。战场对于士兵或许比恶心的社会更安全。真正关心他的只有姐姐,泪和笑都挺苦闷的。最后,男主有时有冠希哥的味道。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致命邮件:2001美国炭疽攻击事件 法网惊魂 幸福终点站 卡萨诺瓦 冒牌家庭 飞越温柔窝 小人物 罗马帝国第三季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