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在一些非大是大非的细节上面,对父母的想法妥协,那不叫妥协,那是接受与理解。在台湾电影,新加坡电影中我都看过这样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文明下的冲突如何被爱化解,回归我族“老有所依”的传统文化。这是我第一次看马来电影,很庆幸看到,原来马来西亚也保留了这样的华人传统。在影评中第一次获知马来华人为了争取华语教育所做出的抗争努力,想想真是唏嘘,海外的华人尚为传统价值观留有一席之地,我国现今家庭教育观缺大多与传统价值观大相径庭了。
算是部温情的电影,但叙述起来就没有日本讲的那么细腻。也是常见的题材和叙事手法,镜头转换说不上好,演员演技也说不上很好,老爸算是实力相当好,就是充满侨乡气息的中国式亲情与西方文化的交汇,但我觉得展现得最好的反而是东南亚唐人的生活气息,那种讲几句话用几种语言的特点。老人家也都很潮,很时髦,并不像国内的真老顽固。还是难找回小时候看小孩不笨这种东南亚电影时那像是有股悸动在嘴到心之间打转的感觉
接地气儿,温馨热闹的一部公路片。有李安《喜宴》那味儿了,不过因为主角们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强,让人觉得主题拔高得有点突兀。不过确实不失为讨论身份认同的一部佳片,从排斥身份到身份融合,中间经历的找朋友过生日参加庙会等等都无一例外地吸引并同化了生长在新时代的新一代。其实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母语电影,但是其中所表现的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信仰,价值甚至比大陆电影更加具有文化印记和族群认同。
如果一部电影的片头可以打分的话,这部电影绝对可以拿100分!一开始音乐响起来,太抓人了,忍不住就想看下去。马来西亚的电影,总能看到这种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东西,不管是文化、传统还是人情,都可以感受到共鸣,那种文化的相同感油然而生。对比那看,那些好莱坞拍的“华裔”电影,《摘金奇缘》《别告诉她》,完全是在自娱自乐,为什么中国观众不感冒,是有原因的…
角度很新颖很清新,华人传统文化和年轻一代的碰撞;再加上老同学追梦的线条,还是很温情的。女主很美…老爹也很可爱。电影里粤语普通话闽南语混杂,各个人在复杂移民文化下坚守着自己的故乡语言风俗。可能倒是这一批海外华人中更多地守着一些历史下来的东西,虽然并不能评价好坏。很温情感动的小清新片…
整部片子洋溢着父与女的亲情,老一辈人集体的情感记忆,亚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浓浓的情感洋溢着整部片子。因为电影本身的叙事性不强,导致会有一些结构上松散的感觉,但是我们看到了马来西亚的地域风情,带有飞屋环游记式的飞行让我们会有欣喜,最后的照片好像大萌子和爸爸
四星半,马来西亚小清新电影,不知道还以为台湾拍的。典型公路片,以一场子女的婚礼为背景,混合了东西方文化碰撞,子女与长辈观念交流的障碍,画面非常美,干净而纯粹。导演无意深度开掘,纯用白描,不过也足够了。从故事来说,中华文化血脉还是剪割不断的。女主角为08年国际中华小姐大赛冠军。
马来西亚亲情片+公路片,然而更适合中国观众,除去本身的中国元素,最大的价值就是在现实层面引起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新解读,尤以现代婚礼与年味儿这两大问题上,导演将平淡的生活细节加以提炼,引流到对于传统观念的共鸣,许多小细节也形成了前后互文,就是洋女婿的人设有些纸片是个缺点。
马来西亚华人的电影,人在国外,可是字字句句都是标准的华语方言,看得让人倍感亲切温暖,反而国产影视却反而声声句句都是标准普通话可惜了,对于传统父亲的刻画中西文化的冲突看似李安早已珠玉在前,但相比起来周青元的这部一路有你更让我感动,看似诙谐却更为真实,相当舒服、喜欢
更特别的是这部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电影,除了女主角和几个路人之外,剩下的演员都不是娱乐圈的人。两位男主角一个是面摊摊主,另一个是刚好在马来西亚逗留的背包客。而那个热气球真的是找来一村子的人利用塑料袋製作而成的,导演也説过如果热气球飞不起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看的第1部马来西亚电影,很是感动,让我惊奇地感到中国传统竟然在马来保存得这么好,那种乡人的纯朴,对礼仪的执拗,就连国内都少见。没有说教味,真诚不做作,似乎这才是华人优秀电影的出路。那句“传统是爱的延伸“,下一代真正理解了,可以化解多少矛盾和偏见阿,5星好片。
老人贴膏药的方式好心酸 许顺财 到时候记得来啊 小男孩翻译的真好 堪比同声传译啊 这个热气球是靠啥连接的呢 黏贴?缝在一起?请原谅我老了 看不了童话 第二部马来西亚电影 依然很赞 上一部是天天好天 洋女婿人很暖 见老人家贴膏药就把摩托换成了旧车
大概是因为小九太可爱了,连带着觉得这部片子也很可爱。虽然女主颜和演技都像刘亦菲,虽然有些场景略尴尬,但还是部可爱的片子啊。最后的婚宴场景没有片头的粗俗,关于亲情与爱的部分都是很好的。粤语区可能是Chineseculture里封建思想最严重的地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