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这部和不那么喜欢的南方车站用的表现手法基本一样,放在去过几十次的东北,却感觉非常让人耳目一新地表现出了东北的凶猛浓烈萧条和落寞,甚至还带点儿科幻神秘的超现实感。明明在上一部里不喜欢的那种包了一层油膜儿的质感换到这部里就觉得好了,我可真够逗的。压抑不再是单调的灰色的,不是铁西区那种的,而变成了流光溢彩的。没有日常的嘈杂吵闹却不觉得不真实,反而是有种把东北用个人特色明显的方法提纯了的新鲜感。甚至都不觉得桂纶镁突兀,这角色就该她演似的。廖凡这个角色挺有意思的,虽然猥琐,但也带着有瑕疵的正义感。当不了英雄,但是我也不能当坏人。大家都是凑合临时地活着,可能这也是人物之间最大的共鸣点,可惜它无法当做情感的根基。很喜欢掉头和跳舞这两个场景。啊本来没觉得现在突然觉得电影里很多画面有村上春树的感觉了。
这部影片气氛比较压抑,看似人畜无害且妩媚动人的桂纶镁实际上是杀人犯,而王学兵主要负责分尸抛尸。最后被廖凡识破绳之以法。我觉得从廖凡扯坏自己送洗的皮裤钮扣和后来花一千块买下洗衣房开业之初被桂纶镁洗坏的那件皮衣来看,被桂纶镁杀害的那个人是有预谋的对桂纶镁实施敲诈和强暴,可能是他自己弄坏了皮衣,再报出个2万8的高价,洗衣店老板也强调了那可是99年的2万8,我估计买套房都够了,谁敢送这种小店去洗?最后桂纶镁指认现场时廖凡为她放了许多烟火,响应了白日焰火的题目,也表达了虽然他查出并上报了桂纶镁的罪行,但还是在破案过程中爱上了她。廖凡给人印象深刻的有两点,接近尾声时在舞厅的那段独舞,充分宣泄了各种情绪,还有就是他那件皮毛一体的皮衣,好想也去买一件。
既南方车站之后看的他的第二部作品,同样,环境构成叙事的一部分,这次是在冰雪覆盖的东北,寒冷、破败、萧索,作为一个“隐形”登场的角色,导演不惜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刻画,好像要盖过真正的人物及其事件,也因此呈现出一种“散”。作为整体出场的环境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城市或地区,而是在一种更为抽象的意义上与电影的气质融为一体。许多镜头很有意思,明明是一部关于欲望的电影,但留白很多,收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放,一如坚冰之下涌动的情和欲,以及白日里绽放的焰火,失去其本来的意义,隐约可见的光和可以灼烧人的温度。小镁的画风太不一样了,一开始就能猜到结局,但她看起来太高冷无辜了,始终不愿相信(或许这就是导演要的效果)
白日焰火什么样?看不见。又是什么人会在大白天放焰火?小时候我干过一次这种事,也几次看过别人干这种事。那种心情是等不及,明知白天没什么效果却还是忍不住想放;而放过之后果然没什么效果,心里又是一阵空落落,还有浪费烟花的懊悔和心疼。至于张自力这种成年人,大概不是孩子式的贪玩好奇等不及,而是积郁了太多的情感、欲望,迫不及待地要宣泄、释放,其实效果看不见,其实放过之后还是一片虚空,连“绚烂过”都说不上。张自力在与吴志贞的权力关系中是完胜的一方(虽然吴想利用张摆脱梁但失败了),无论事业还是情欲,但那又赢得了什么呢?不过输得慢一点罢了。人是一团无用的热情,在欲望的满足和匮乏的痛苦之间摆荡。
83.5/100 终于明白了,我看电影原来最在意的还是质感啊,这部作品就是质感为王。肃杀的镜头每对准白雪与灰墙的时候,冷色调与城巷的纵深空间感之棱角味,再加上一个披着黑色电影皮的猎人 蛇蝎女 连环计故事,一股科恩味。而每当镜头对准东北冬日里雪地里的霓虹光,舞厅暧昧的慢摇与人群,穿行着的黄毛小子,圆舞曲中的夜间滑冰场,又充满了王家卫式的都市庸俗感。刁亦男的镜头与画面掌控力真的没啥好说的,完全掩饰了这个略显薄弱的故事,但同时也可以说刁从未想过以故事取胜。另外,这种中国小城镇霓虹美学的独立电影慢慢多了起来,是好事,但也不能同质化太多,啥风格泛滥都不是好事。
1.刁亦男自编自导,获第64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犯罪嫌疑黑色类型电影,风格冷艳,看似写实的镜头语言下唯美主义是其美学核心,大量运用黑龙江的冬景烘托肃杀冷峻的氛围,抒情大于叙事。2.霓虹灯、舞厅、理发店、冰河等黑色电影景观道具的集体展现,城乡结合部的空间里制造危险又充满诱惑的张力,霓虹灯光色彩艳丽,与黑夜和冰河形成强明暗对比,紧张不安的情绪夺人眼目。3.类型片的艺术表达:作为学院派出生的导演,熟练掌握类型片的拍摄技巧之余,融入个人的艺术化表达。对于悬疑犯罪题材而言,节奏和情绪的渲染是关键要素,在黑暗的底色之上,表达的是人性情感的复杂和纠葛。
镜头的力量感比人物情感先散发出魅力,疏离的影像随角色距离的缩小而聚合。白昼冷,冷如刀锋利如刃;黑夜峻,寂静之中更显凝重。黑夜足够深邃,却不如吴志贞的心神秘与复杂;日光十分鲜亮,但不及张自力面无表情下的情欲炽热。焰火本不属于白天,但黑夜却无法凸显它的色彩。吴与张都是"情"与过去的受害者,迷恋的吸引力让人情不自禁,却无法补全内心的那份空虚脆弱;霓虹灯的渲染本该为爱增色,但白昼的纯粹更显凄美。张为摆脱苦闷而跳了次独舞,亦或是狂舞让其加速奔向寂寞的深谷。场景冰冷严肃,情感却逐渐升温,在最后的焰火中化成悲伤的告白,无奈但深情。
刁亦男的电影,视听已经做到了国内顶尖水准。故事和后作《南方车站》很像,都是犯罪故事,并且都有桂纶镁和廖凡。99年的夏天与04年的冬天,穿插起这两个时间的是一个犯罪故事。商业的外壳,文艺的内核。在04年的冬天,每个人都仿佛被寒冷压抑住了,就连做爱也会变得更麻烦。廖凡最后随着音乐自由摆动,仿佛回到了99年的夏天,压抑的内心被完全释放出来。“白日焰火”,其实就是结尾煞白的雪地上肆意喷涌的烟花,那烟花就好像一个压抑了老久的老男人终于射了,其欢愉感不言而喻。
我们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体会到一种悲情色彩,尽管他们都很现实,都是利己主义者,但我们却也体会到现实的残酷。片名,“白日焰火”非常有意境,你想啊,大白天放焰火,肯定有事,婚礼什么的呗,但你说这样能看到什么,灿烂还是白烟?最多也就听个响,其实和男女主角摩天轮的分手炮差不多的感觉,透出那种无奈。最后张自力也玩这招,为心中的爱人送行……我们可以体会,他其实内心倍受煎熬,这就是我说的,大白天放烟花,肯定有事,对于张自力来说就是糟心事。
75/100,有不少可以单独拎出来谈论的亮点位,像和隧道相关的几处,着实有被惊艳到,但奈何电影是讲整体的。摄影上的是不错的,廖凡是演的好,但桂纶镁谈不上演的好,更多的可以说是合适,有进入某种状态,再者导演对桂的角色的塑造实在显得有些单薄。前50min稳步推进其实都挺好,甚至觉得可以上个四星,可是从警察老友被杀,突然引出个梁志军开始,电影的节奏就变的很跳跃很糟糕,即便依旧有零散的一些亮点,但实在难以掩盖此问题。
3.8,110分钟版。大概看了一下106分钟版的,发现110分钟版要好太多。中间有段杀人的戏在110分钟版里是一个长镜,106版里几乎把所有飙血的地方都用另一个机位代替了,连带台词也变了。而且结尾不仅阉割了留白,还让吴志贞的动机变成了过失杀人。把暴力和做爱的情节删掉对剧情其实没太大影响,可在剧情内做删减导致解读空间的变化从根本上讲就是两部电影了。这啥自我阉割吗,但突然有点想再来一遍原版的南方车站。
很有味道的一部片子昨天才又看了遍过春天,和今天这部一前一后看,也是碰巧。都是很别扭的爱情,背景设定的不同致使没有过春天那么纯,过春天感受到更多的是青春的纯情,暗自滋长的情愫(毕竟青春片嘛)。这部怎么说,情与事的交织,就像裸身的男女交互扭曲在一起,很别扭,里面的情也更加的隐忍。最后张自力的独舞和白日的焰火算点睛之笔,很荒诞的无力之感。但无论如何,焰火也多多少少为这一段赋予了美好纯洁的意义吧。
当时上映看完了感觉很多地方不明白,但被廖凡的表演洗了脑,他穿着厚厚的皮袄,弓腰塌背的样子,片尾那段魔性的舞蹈,一直一直跃出脑海。总想重看却总也不舍看。今天刷到它就又看了一遍,才了了一个心愿。那个富婆的一句话算是给了每个角色一个诠释,她说,可是多美多烂的记忆都不会改变的。她的夜总会叫白日火焰,桂纶镁的噩梦是从这里开始,她又成为廖凡的白日火焰,而最后一切都如在白日晴空放掉的火焰成为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