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初中时听老师讲到过《洛丽塔》这本书,当然老师不会讲其中情色的部分,只讲到洛丽塔是多么美妙绝伦的少女。看了电影才对这种美有了具体的感知,尤其是洛丽塔第一幕出现的那个画面,趴在午后的草丛中看书,水滴撒在她身上,暖黄色的阳光像幕布铺在她身后,让人惊叹,真是人间尤物,真与美的存在。不过越往后就会有不适感,她看穿继父心思而勾引,为了获得零花钱用身体做交易等等。可电影仅仅表现的是这种不伦的关系吗?我更多看到的是男主内心那未曾处理一直挥之不去的情结,就是对初恋女孩的念念不忘加之痛失挚爱的痛苦纠葛。所以洛丽塔在他眼里真的只是洛丽塔自己吗?还是挚爱的影子?我想他对洛丽塔的爱是为了完成那个遗憾,是一种延续,进而成全自己。最后他开枪杀人,也是不能忍受心中那个纯洁至情的女孩被玷污,被践踏,被人那样视如草芥吧!
年初看到蒋方舟的一篇文章,拿着《洛丽塔》和《房思琪的失乐园》做比较,讨论“老少恋”时,就对这本书好奇,最近并不想看书,就把电影翻出来看。没想到是这么老的一个片子,快完了去百度才知道,人们讨论度更广的是97年翻拍的那版。不过这一版也很不错,洛丽塔妈妈在挑逗男主的时候尴尬的我脚趾抓地。想不到成年人的世界是这样调情的。回归正题,蒋方舟的那篇文章确实对我有影响,我看的时候就会带着批判的去看这个故事,对男主的同情少了很多。不过可能演员演技好吧。有时候也觉得他挺悲哀的。我也不是很懂,真的会一见钟情?还是真的只是贪恋美色放纵欲望的借口。人世间的事应该不能只以一个角度去看。毕竟人为了达到目的,骗自己的时候也很狠。我看的应该不是完整版的,感觉剧情不完整就结束了。
这个评分其实有点低了。我感觉没有多少人看懂啊。下面是我的见解。这部电影其实不是为了讲述一个爱与不爱的故事,而是要映射社会上的一些人。1.男主象征一些家长 想占有自己的孩子,永远拥有自己的孩子。他爱洛丽塔,但表现爱的方式不当,让洛丽塔厌恶。2.洛丽塔象征那些被父母“囚禁”的孩子。想挣脱枷锁却苦于没有经济来源,终于逃出困境和别人私奔却发现他是个渣人。最终找个老实人嫁了,给他生孩子、陪他一起吃苦,最后成为一个家庭主妇,青春年华、美丽容颜不复存在。3.奎尔第象征骗走女孩芳心的渣人。毁掉自己的生活、他人的生活。4.洛丽塔的丈夫象征满怀壮志却无能的人,靠妻子娘家人维持生计,我似乎看到了他的未来——酗酒,打自己的妻子、孩子,最后妻离子散。
虽然是老库的,可是两个人的灵魂都被抽掉了,只有欲望和欺骗,没有感情深度了。妈妈倒好的,浅薄做作的美,演出了被生活重锤并对女儿爱恨交加无法自处的复杂情感,初见的微妙调情好(喷烟,把门)。还是喜欢97版的拍法(三人秋千vs这版近乎搞笑的拉手、告别奔上楼,构图更紧更梦幻更动态,符合心动而意外的感受;两辆车用了荒野大远景美而无力 etc)和超级,超级震撼的表演。这版变成了简单粗暴的爱剧作家不爱教授(?)97版是残忍狡黠的自由生长的少女,两个人的关系有因果羁绊和情深,但因为成长终将灭亡- 之所以Lolita是一个文化概念。妈妈发现日记时教授的反应淡定到奇怪,重见时候的反应也是软弱害怕继而戏剧化,老库对角色理解不同。做情绪主要靠音乐。
这个片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深刻而具体的,必须给5分虽然是1962年的片子,但放到今天来看,一天都不觉得过时虽然讲述的是大叔和萝莉之间的“不伦”之恋,然而导演给每个角色做足够了交代,所以,以当今的眼光来看,这种爱情根本就不算什么,反而感觉挺美好的我就是以当今眼光看的这部影片,所以我的感受如下:1本片中的萝莉真真是个妖女,妖精,恣意妄为,肆意挥霍这中间男人对她的爱2.中年大叔其实是真正的受害者,败给了少年时难忘经历,败给了自己的一往情深,本已经放弃所有,仅仅希望能得到少女的爱情,依旧被践踏的支离破碎,最终只能走向毁灭男女主演的演技都非常精湛,剧情也足够吸引人,由于其一直游走在某一条线的边界之上,会让观看的人有一种欲求不满的焦灼感
看原著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了,对于文本的大量内容我已经忘记,可是本片当中那充斥了的、丰盈的细节还是让我能够辨认。亨伯特在小说当中可以不断对自己进行辩白,可是在电影当中还是会让我怀疑:例如夏绿蒂的死,会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就是亨伯特杀死、而不仅仅是一场恰好的车祸;而早期洛丽塔与他的互动,也会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意淫;他与洛丽塔同住酒店时的小床可不可能是假的;喋喋不休的奎尔蒂是不是其实就是他内心欲望的一种投射……看到最后发现故事其实真得很简单,但是亨伯特这个角色可以解读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他那纷纷的情欲和碍于自己是女孩继父这一重身份的克制!
如果我是洛丽塔,我也不会爱上这个喋喋不休的老男人,他的谨小慎微,自私沉闷,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极其普通平凡的中年男人;如果洛丽塔是我,也许我也会爱上那个艺术家 ,他神经质的谈吐和表情让人疼爱,他的才华让人迷醉,舞姿是那么的飞扬,就连英俊的面庞也让人流连,是的,也许他不爱我,但爱,仍是无法挽回的绝境。 未熟的少女往往会爱上一些人,成年后,她们也许会爱上另一些人,权且这么解释吧,一些与梦有关, 另一些则关于生活。 影片看罢我很悲伤,不知它戳中了我心中的哪一个角落,爱或不爱早已是上天注定的事,我们别无选择,无法抵抗。
纳博科夫式的洛丽塔是畸恋,旖旎,虚伪,而库布里克式的洛丽塔是黑色,暴力,错乱。他不拍凶潮暗涌的欲念和沙漠行人的口渴,我认为库布里克甚至不在乎亨作为一个复杂人的丰富心理变化,他也不在乎洛作为戴着面纱式的人物其真实想法到底如何。他没有探究的欲望。那他怎么拍呢?他拍男女上床,但床头柜放着女儿的照片;镜头对准男人把妻子压在身下却抬头盯着照片的脸,说实话我甚至怀疑若他不对着女儿照片幻想,恐怕都硬不起来;最后结束,他坐在床边,旁边是一把枪。短短三幕,事情全都交代清楚了,故事走向全都预言到了。库布里克确实厉害极了。
为什么定义是情色呢,明明就没有大尺度镜头,也可能我看得是删减版吧,但是对比1997年的那部«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部的拍摄简直可以称之为纯情,没有一个镜头刻意表现情色,比如曲线,轮廓等都没有。我最喜欢两个镜头,一个是航伯特给洛丽塔涂脚趾甲,温柔缱绻,至若掌中宝;还有结尾,航伯特说我的车距离这只有27步,我们走吧,洛丽塔拒绝之后,他情难自已的哭了起来,把所有钱给了洛丽塔,然后开车去杀了欺负过洛丽塔的奎特利编辑。我不喜欢用恋童癖称呼他,在我看来,只是一个老男人爱得太过卑微也不合时宜罢了。
男女主的演技超棒 男主的声音超级温柔 女主从一开始的小妖女也终为人妻 男主有恋童癖 但他最后是真的爱上了洛丽塔 但是洛丽塔小时候真的是个小妖女 各种挑逗男主 啊……大叔时隔三年再见到洛丽塔的时候 真的好感人 大叔说“我看着她 看了又看 我知道 就像我知道必死无疑那样清楚 我是如此的爱她 胜过我所看到的所想象到的地球上任何事物 但是我爱她 这个洛丽塔 苍白 臃肿 混俗 怀着别的男人的孩子 它可以褪色 可以枯萎 我不在乎 我只要看一眼 万般柔情 涌上心头 ”
电影里洛丽塔的老妈夏洛特不就是长大后的洛丽塔么?新版里这种感觉更明显。也许是我跑偏了,但洛丽塔最大的魅力就是她的年轻还有肆无忌惮的叛逆吧,这也是对异性最大的吸引力,就像1997年版亨伯特在电影开头部分的独白:让男人从一堆女孩子的照片里选出一张,他们不会选择那个最成熟妩媚的,而是… 这些都能归结到欲望吧,迷人却又危险的欲望。正在看1997年版的,怎么说,更喜欢库布里克那版,个人感受,感觉看着更舒服一些。
女主角真的很不洛丽塔哎,而且男主真的很像个糟老头子。相对而言,比较接近点现实版本的情况,97版很唯美和缠绵悱恻。打击罪恶,哈哈哈哈。洛丽塔最后的话真的就是打击,完全碎掉他心里的一点希望,很抱歉骗你这么多。真真假假都不重要,理查舒勒太太不是洛丽塔。前面拍得太拖沓,后来又赶节奏了。涂指甲油??那段稍微感觉到了诱惑,其他?。电影感觉不到男主内心对洛丽塔的痴迷疯狂,背负罪恶感也无法解脱的狂恋沉醉。??。很硬很直。
堪称不伦之恋的经典版。没有一幕是真正色情的镜头,却流露着隐隐约约的色情味道。教授真是衣冠禽兽啊,最近的一些新闻也曝光了社会中这样心理变态的人确实存在。但看到最后他为了洛丽塔那样心碎也是无奈,这种爱是畸形的,爱成了占有和束缚,最后下场只能是摧毁。洛丽塔也不简单,真是个小妖精。年龄跨度大的结合在社会上真的有一些,人的性爱好取向是自由的,但是不能威胁到人本身精神的自由。真正的爱不能容忍任何一方的精神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