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片中刘若英登了个征婚启事,于是便引来数十个男人应征。影片的大部分情节都消耗在刘若英与每一个男人的见面过程中。我们在惊叹导演将男人表现得如此细致入微和彼此不同之际,对刘若英的精彩表演也拍手称绝:她在独白处的感性温柔有如张艾嘉的化身,而在与数十位男角对戏时情绪的转换更近乎出神入化,有些地方真实到像是纪录片中的人物,有时又戏剧化得让人惊怔---戏能演到这个境界,可不是随便哪个所谓的明星就可以做到的。
不同景别下的应邀者看上去千奇百怪,但是至少很多人站在光明。征婚者“正常”而高尚,但是却永远虚伪,且永远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归根到底这是一场自我陶醉式的悲剧。征婚的描述无比真实,那是心怀鬼胎者和“被剩下的人”的道路,终究是无法满足女主角的。她选择征婚,本身就是一种极度“自毁”式的报复,她不是无法获得幸福,是通过这种方式注定无法获得幸福,哪怕是看似可以相互理解的“假笑男孩”也不能。赌气的终结是自我的损伤和情伤的结束,和征婚者相比,女主角的情无疑是极深的,但这种感情也最终伤及自身。同时,那些各种怪异的人或许还保有自己真正的感情,所以有那么多人对“吴小姐”念念不忘。爱情之痛,可见一斑,对于第三者亦是如此。
这片厉害就厉害在所以可供解读的东西几乎全是通过最简单的正反打完成的,原来正反打也能有这么多的玩法,小节奏玩的飞起,竟然一点也不像段子电影,钮承泽跟金士杰的部分最棒。片中所谓较为差劲男性的资源全是经由女主角单方面的窥伺形成的,而且导演还用字幕给男角色打上了标签。想要在绝对安全中了解别人的生活根本就不可能(电影是最接近的),所以当结尾反转后,原来是处在被动的人才最不堪,你看不到的时候每个人都活的很好。陈国富是有趣的类型片作者,单是这一点有趣就足以pk掉绝大多数同行了,中国电影行业20年里半数的辉煌都跟他挂钩。
最近因为一个叫AsianCrush的流媒体版权公司,Amazon Prime上了一众华语电影经典和近年烂片,而且算法会一直推荐,于是连续重温了好几部,而不管是王家卫还是李安的名作,这是唯一一部时隔二十多年却毫不褪色的。去年因为@颜的关系重温了一下《非诚勿扰》,必须说,陈导即使拾自己的牙慧,并且因为各种限制只展露出一点点当年的这部经典,也秒杀了前10亿年代绝大多数的国产片。而这部原著,真是精彩到了极点,奶茶的微表情,简直绝了。而且全部相亲几乎都是75度角长焦俯视特写,镜头语言出神入化,百看不厌的经典。
“其实我们以前中国人是比较讲情的,情字我们看这个字,情从心从青。青是什么?绿色!绿色给全世界的感觉是一种生命或者再生的,所以当我们讲情的时候是一种循环的,它不是一霎那烧掉的,它是包含了很多的关心、体谅、责任,爱是没有责任的,爱是一种本能,譬如说爱是一种性,它是生物的、直接的、动物的,而情就必须要有更多的承担,更多的体贴。” 爱情是两者的结合体,不仅要有爱,更要有情,懂得在两种矛盾体中寻找平衡才是好的选择。
太喜欢了!对现代都市人感情生活的精辟揭示:我们不停遇见不同的男男女女,真正的爱情却似乎永远不在场。“命运对每个人都不公平”,人生就在泪的将落未落之间。值得欣慰的是,我们都依然可以在充分接受痛苦之后抵达一个新的阶段。导演对情绪和节奏的把握处理堪称完美,恰如杜家珍那些孤独悠长的叹息,那根轻柔的线一直不曾断绝。刘若英最好的表演,喜剧感和悲伤的微妙平衡已经成为了形而上的生活本身,万里无一。
每一个相亲者都演得极好,有一种看纪录片的真实感,感觉杜家珍很像李洋洋,想必这类女性有很多吧,就是有一点搞不懂,女主和坐过牢的男性发生关系后痛哭,我想了一阵,以为是对方有性病,吓哭的,没想到说什么怀了孩子,那么,既然怀上了,还互有好感,为何不结婚,便直接选择堕胎呢?剧情中没有给出解释,每一个过客都那么鲜活
刚开始挺有实验电影的新鲜感,但从初期对非职业演员的纪实式采访镜头,逐渐又过渡回文艺圈内部演员的演技展示,直到近乎琼瑶式的虐恋结局,那种真实格调不断降低。虽然所有演员的表现很有神采,但与那些当陪衬的真实普通人物的即使是相当自私的本色表达相比,就显得矫情而虚伪,让主题风格不时模糊游离
真是人如其人,永远是为爱痴狂的刘若英,对于这种纯爱女孩,傻傻的为感情执着的样子,其实我有点疲惫,这种感情人设在歌声中听一遍是感动,电影中又再看一遍是没劲,我喜欢更丰盈,更宽阔的感情天地,那么敞亮,才跑得欢,金士杰那个也算是亮点,说“永远那样”也一下子将这个人物的内心袒露无遗。
非诚勿扰是翻拍么。刘若英永远都一个样子,怯生生有点小磕巴,很无辜惶恐状。其实那堆人大部分都是吞吞吐吐,互相耽误时间,有话直说不行吗。所以必须要强调非诚勿扰啊。社会真是发展了,现在各种形态的人都允许存在,道不同互相别耽误就完了。不就小三嘛,太矫情,矫情!人怎么会失踪,真扯淡。
节奏掌握得非常好!这么密集的配乐与频繁的黑场很容易让人疲惫或厌烦,不过在这部片子里一切都刚刚好。 刘若英爱情故事的主线反而是让影片不那么轻巧了。如果只是一个妙龄女孩头脑一热去相亲的故事会更好玩吧。另:十年前的豆瓣还没有女拳出击,真是欣慰啊。不然这部片子肯定有好多恶意一星。
后来的《非诚勿扰》中的相亲桥段和《爱情呼叫转移》的模式都应该是借鉴了陈国富这部影片,不过相对的俗气了。演员演技大赞,尴尬氛围传递到位。《粉红女郎》应该也是看了这部电影才找到了刘若英演了“结婚狂”吧,看电影总会不由得想起奶茶的那首歌“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一辈子都这么孤单”。
3.75 小段子串联里各路配角的表演,台词的编写都很有意思。导演想用征婚启事来描摹一副众生相,刘若英成了秘密收集桶,再通过电话答录机完成了里外的闭环。但整个故事的动因未免太过世俗,终于串起来的“众生皆苦”主题也表现的浅薄。最后最有印象的点变成那些段子和段子串联的节奏。
刘若英原来演技这么好啊,除了有时讲话表情有点做作,对情绪的掌控很到位。一个在那时算是新人,且还是歌手,真是不错了。另外结尾真是大喘气,如果开始就描述成悲剧爱情故事估计我就不想看了。正是因为这样先出结果,中间过程,最后原因的叙事方式才吸引我。生活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