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韦绍兰 / 罗善学
导演:郭柯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 中国大陆
编剧:郭柯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14-03-30(美国)
别名:Thirty Two / 三十二:中国幸存“慰安妇”生存现状
用户标签:纪录片,慰安妇,历史,中国,二战,郭柯,大陸紀錄片,大陆
片长:43 分钟
imdb编号:tt3158408
感谢导演和剧务人员,国内真的很少有人拍这种题材的记录片。这一家人都是善良之人,丈夫虽有顾虑与嫌弃,但孩子生下来后,他并没有对区别对待,没有打骂,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他是个好人,只是命短”。婆婆和蔼可亲,即使有着痛苦的,他人难以体会呢过去,但是她仍然坚强地活着,在回忆到儿时乐趣的时候她终于笑了,看着他那么开心,我也笑了。记得最深的就是她说的那两句话“这世界这么好,我现在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老爷爷这一辈子因为“混血儿”这个原因,背负了一辈子“日本人”的称呼,“被了一辈子,坏了一辈子”,可他又何尝不是受害者呢?一个军国主义国家的罪恶行为,给多少家庭带来了痛苦的未来。
看这个真是感慨颇多,不仅仅是因为日本慰安妇这个主题(讲道理,我们有些事情离的太远了,就没有办法理解,甚至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抛开这个背景不谈,剧中相依为命的母子俩,让我想起了过去的外婆,外公早逝,我对其没有一点奇迹中的外婆家,记忆中的外婆家就是外婆和舅舅,再加上一些猫啊狗啊,以前就说过外婆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节俭,却受尽磨难。大约四五年前,那时候过年也热闹,隔壁家也没有建房,外婆和舅舅虽然过得清贫也不至于到可怜程度,后来隔壁建房占了前面亮堂的房子后,舅舅摔断了腿,外婆心中苦楚更甚,再后来外婆摔了老年痴呆了,不知何故地走了,想想也真是令人心痛。
2013年,20万慰安妇仍健在的只剩32人。三十二中主要讲述的是一对母子。母亲韦绍兰被迫做了慰安妇,逃出来后已有身孕,生下中日混血生父不详的儿子罗善学,一家人生活贫苦,靠丈夫上山砍柴草卖为生,韦绍兰和儿子还要承受难以抹去的精神压力和偏见。罗善学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相过六个姑娘均被拒绝,终生未娶,以看牛为生计,与老母亲相依为命。看后两个感想:一是经历过苦痛的人才更珍惜活着的美好。二是大涛大浪之中身不由己,人生遗憾而无奈。命运若能握在自己手中,是天大的幸事。
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一条江水去悠悠,一朵莲花水面浮。何时有心把花起,你无心无意看花浮。 门口大田四四方,半边罗豆半边秧。秧儿得插花生得扯, 我常年丢弃哪一厢?出门人笑我也笑,回家人笑我忧愁。 人进大门呵呵笑,我进大门眼泪流。你讲你难我没信,我讲我难才是真。你难你有平屋住,我难住在苦瓜棚。天上落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從來不是國恥 以前只看到了加害者的獸性 現在又看到了社會的悲涼 要拼勁自身全力用一生去治癒 她們老去辭世 如果後代理解都不應該因為祖上有這段歷史蒙羞。笑著笑著就哭了 收起眼淚吟兩句小調 日子紅紅火火的。 羅善學不是孤例 勇敢地站出來說出此生不幸 如果得到善待和善終也是對這段歷史受害者的療癒 歷史的親歷者以及熟悉這段歷史的都會淡出 不用反覆拿來大做文章 但並不允許後人就忘記這個國殤 基本歷史觀如果扭曲 這個有風骨的紀錄片可以醫治。
勿忘历史。永远铭记于心,永远不该被忘记的一段沉重却又必须勇敢直面的一段记忆。很庆幸自己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一切都在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曾经的种种过往,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也许很少有人能真的感受到这两万多名“慰安妇”的遭遇境地、内心挣扎,但就算这样,就算依旧不会有太多的人会去关注此事,但影像却可以让这段记忆保持永恒,总会有人发现,总会慢慢有更多人知道,“一传十,十传百”,更何况当下正处于高度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呢?!
拍摄这一短片时还有三十二位,后又进行了抢救性拍摄,拍了部长纪录片《二十二》。这个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出命来看。不知道是导演引导还是老人生活的体验和感知,人生愁短不愁穷,历经磨难和挫折后的特殊群体还要忍着非议负重生活,老人的顽强让人钦佩。片子零星呈现了老人的生活状态,集中展现人物内心剖析。人活得久了,什么事都能想通了,人生需要乐观豁达地去面对,只是最后总结性的民谣能够代表老人的心声么,至少我个人表示存疑,你懂的。
老人的桂柳话,听着很亲切~重点描写韦绍兰老人以及她的儿子。被日本人抓去努力逃走,但因为强奸被迫怀孕生下儿子,丈夫以为她去学坏,差点吃药自尽,以上山捡柴火为生,没钱读书。她所受的苦难难以想象。儿子这辈子看了一辈子牛,总是被人称做日本人,背了一辈子的污名。“这世界这么好,红红火火的,我可不想死。”“天上落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己眼泪自抹干。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三十二》试图走进一个“慰安妇”的内心世界,是一部纪录片。“慰安妇”这三个字,曾经在多少中国人心里被披上“中国耻辱”的外衣。曾几何时,又是多么敏感的一个词。多少人想揭,却不敢活生生揭开;多少人想拍,又怕打扰到她们的生活。这是一段疼痛的历史,每个中国人心知肚明。 尘埃无足 轻重,所以无人留意,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飘落的尘埃,足足三十二秒,隐喻着我们的视角和态度,讲述这一段真实却“随风飘落”的故事……
黑色的背景图,漂浮着白色的是尘埃也是微光。那时候妇女的生命低入尘埃。镜头里老奶奶经常背部处于黑暗,脸却向着光芒,就好似奶奶的性格,经历种种磨难,她依旧觉得这个世界红红火火,只愁命短,不愁苦。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她在绝处时也能心生光明。看到越来越少的数字是心痛的,沉重的,过去的屈辱历史,日本并没有给这些受伤的人们一句道歉,生活也没有善待她们。只愿她们能安好度过余生。
“出门人笑我也笑,回家人笑我忧愁”老奶奶歌谣里唱到。世界以痛伤我,我要报之以歌,那段痛苦的经历不是说我想忘就能忘掉的,就如同老奶奶的儿子说的那样:“我是日本人,背在了身上就是背了一辈子,毁了一辈子”。《三十二》朴实无华的记录着老奶奶的现在以及回忆着曾经,镜头下的老奶奶没有悲天悯人没有悲愤但那平静的岁月下载满的屈辱,在这无声无息的分秒里更显得那段岁月的沉痛。
“这世间真好,红红火火的。”“吃野东西也要活出这条命去看看。”“眼泪都是往心里流。”“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为什么她一个月只有90块钱的低保?为什么有时活得长久也是一种残忍?为什么人类有这样的极端恶?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天堑般的隔阂?为什么诉说既有快乐也有痛苦?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豁达?“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
老人家去领低保 去集市买东西 去河边担水 去墓地拔草 自己一个人坐在桌前吃东西 咳嗽 沉默 眺望远方在那个年代,丈夫的不理解,他人的异眼相看…我看到的就只有生活太苦了。甚至会想 如果是我 是不是当时死了会好受点呢?而她却说 人生只愁命短不愁穷。这世界这么好,到现在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多么 勇敢 坚强 高尚 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