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这部深具启发性的纪录片说明在地球各个层面过多的碳排放对现代的影响,同时探索人们能够降低碳排放以及「减少」目前过多排放量的方法。本片到全世界九个国家中拍摄,造访不同年纪的前瞻者与科学家,虽然地球正快速的暖化,他们仍致力于寻求各种方式减缓气候变迁,使气候相关的问题降至最低。
前面一大半坚持看完,后面的解决方案实在不能苟同,如果一个问题存在而不去从源头解决,只是想着让人们因为有利益去做实际上环保的事,难道不是挂猪头卖狗肉?难道不是跟所有人说,你们该污染就污染吧,养的牛羊去尽情的放屁吧,那些森林大火就让它烧去吧!因为没关系,现在有更好的发明,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我们都可以给它净化…怎么说呢,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纵容,它纵容人性不断的去像利益趋同,这个纪录片最终表明一个态度:人性永远是自私的,让环境卖惨也不会收到过多的援助之手,唯有这件事本身有利益才行,一边赚钱一边环保。我们已经知道各国早就开始有所行动,这是一件大事,自上而下,齐心协力,如果数据没说假话,我们是可以做到的,还地球一片蔚蓝的天空。
莱奥纳多与众多专家深入介绍气候变化问题和解决方案,没有架子,只是推心置腹探讨。气候变化趋势加剧,再不扭转现在以经济为主的社会发展模式,我们逐步把地球带回到史前炼狱时代,而且没有无法逆转,未来将是昏暗和绝望的。现在开始,低碳节能,普及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多种树,少吃牛肉和其他肉类,不吃野生动物,实施碳交易,推行碳捕捉与封存,地球工程技术等。地球是茫茫宇宙一个普通像素点,一切动植物们的唯一家园。只有多管齐下,没有短板,才能逆转趋势。虽然很难,我们可以也必须做到,不然我们要断送地球几十亿进化的成果。
只要我们不节制我们的生殖欲和消费欲,在这样的逐利时代,很难让非理性的人去理解自己该如何改变现状。毕竟对他们来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后代的生存?还是先自己爽完再说吧。有种预感,未来,内陆的户口本会比沿海值钱。昨儿看完《宇宙尽头》,觉得我们现在做得任何事都没意义。能在短期内延长我们的生存周期,又怎么样呢?最终我们仍将归于虚无。
大量真实探测结果与数据图表,都在佐证着看似危言耸听的一切。“我们现在都是气候难民”,“2019年5月1日,碳额度耗尽时间倒计时,8年7个月29天23小时36分钟”。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挂钩的破坏环境行为,经过一连串的循环后,让人类自食其果,气候变暖从未停止,环境保护从未停止,但想打破污染远超节能的临界点,任重道远。
拿掉了比较激进的立场,更或是那些总爱入镜的政客;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通俗地将碳排放的诸多方法和影响,传达给或许有所疑惑、或许不够明白的看客们。当中的图表和动画阐释起术语非常有效,而并非一味陈痛般的呼吁。每个地方都有人为之努力,也有技术付出热情;危机快要到来明天或将毁灭时,它有一丝难得的乐观。
工业革命后,大气中的碳含量激增造成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最严重的危机。一部分科学家兢兢业业地探索出各种解决危机的方法:红杉林、巨藻养殖、海洋雪花、潮汐能、直接空气捕获机、有机农场、人造仿声叶、太阳能、生物炭……结合时下热议的垃圾分类,也许加快研究有效利用垃圾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目前环保认知来看问题也是有必要的,但从历史长河和演进发展来说,人类作为一个短期物种,也许会自然弥合这种不平衡,也许压根就等不到那一天,这些数据和理论或许只是人们想当然的因素,只是日复一日的勘察工作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尊敬。
没有什么特别新的观点或者发现,关于甲醛的内容之前没怎么了解过,少量的奇观景象加大量的科学论述。纪录片采访的那位rancher特别西部牛仔风范,义愤填膺的。我也想有个urban farm,没有地方怎么办?
想睡。用一种“世界就要毁灭,如果我们还继续…以及继续…还在继续…的话”的方式恐吓观众强行接受观点,诉说技巧几乎可以忽略,小李子作为声优甚至还不如他现在的模样来的吸引人,那还怎么玩儿?
繁荣是有巨大的代价的,用了就得还。很是敬仰有这么一群先知先觉,有社会责任的人,他们已经在寻找解决方案了。我们也该早一点觉醒,少用一点资源,我们的后代就可以少还一点
甲烷的危险度高过二氧化碳!如果基于巴黎协议减少碳排放收效甚微,就应该着力于直接从空气中、海洋里吸收碳(片中瑞士和冰岛的大型转换设施让我们看到可能性)
触目惊心的事实罗列,越来越接近万劫不复的临界点,所幸片中提出的救世办法也很多,比如那个二氧化碳捕捉器,真是脑洞大开,逆转未来之战开始了。
很高兴看到欧美列强又提出了一些列保护环境的好招,等欧美列强再折腾折腾,把他们过去几百年工业化的恶果洗干净的时候,我们后发展国家再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