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巴里布电影

 
影片导演: Robert Connolly
豆瓣评分: 7.40
影片地区: 其它
影片类型: 剧情,悬疑,惊悚
上映年代: 2009
影片时长: 0
更新时间: 2018-10-01 09:40
浏览次数: 217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巴里布电影演员名单
安东尼·拉帕格利亚 Anthony LaPaglia ....Roger East , 内森·菲利普斯 Nathan Phillips , 奥斯卡·伊撒克 Oscar Isaac ....Jose Ramos-Horta
巴里布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影片讲述在1975年印尼入侵东帝汶期间,五名澳大利亚记者被枪击的事见。本片实际上是通过第六位澳大利亚人的视角来讲述,罗杰·伊斯特是那场灾难中的幸存者。

还是第一次知道这段历史和这一事件,算是涨知识了。但无论是开始遇害的五位记者还是后面的男主,与其说留下是为了坚持新闻正义传递事实真相,不如说是对情况准备不足,过于乐观自信了。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尼这样总是屠华排华的流氓政府来说,澳大利亚政府也没什么忌惮的,所以注定被抓的澳大利亚人成为牺牲品。另外一个毫无实力保障的国家,把独立的希望寄托在其他大国为其撑腰出头,这也太被动了,一旦开战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真是毫无保障。

巴里布剧照

印象中是十年前看的,这么多年还记得几个情节,一开始的田园风光,有个黑人(太平洋土著)女人在乡野打水,一片宁静祥和,刚从葡萄牙独立的东帝汶,面临着印尼的入侵,人心惶惶,还有就是记得一处人去楼空的华人定居点,另外那个领导人竟然是个白人(最起码是印欧立体五官),不过最后他回国还是很感动

巴里布剧照

纪录片的形式用得好、大场面把控的好——做到这两点的话,政治动乱题材也就基本成了。这片子技术环节都在水平线以上,在配乐和表演方面的工作又强化了纪录形式里同情的视角,对国际政治的冷酷规则也有相应呈现,片尾真实人物24年后的故事留了个相对光明的尾巴,澳洲电影标志性的环境空镜头用的也挺好

巴里布剧照

1.以采访为开篇,以对采访人的记忆牵起的主角现在进行与他寻找五民记者的过去进行的双线叙事结构,看到一半才知道是什么回事,而朱的表演显得有些空,转折也突兀;2.肩扛和手持摄像的使用,最后还以真实的纪录片结尾;3.片头,92M,102M的音乐渲染、造型以及叙事的功能。

巴里布剧照

为什么印尼人侵略我们的国家?为什么葡萄牙人不帮助我们?为什么你们澳大利亚不来帮助我们?那些明知明天就是末日的人们问我们,为什么外面世界的人对这一切毫不在乎?年轻的澳大利亚人沉默了。当他们被处决的时候,也许他们也想问同样的问题。

巴里布剧照

1975年,东帝汶独立仅九天,印尼入侵东帝汶,占领长达24年,造成10至25万人死亡(以上资料来自维基百科)!其中包括6名澳大利亚记者。自由国家的战地记者独立、自由、勇敢,用事实影响了世界!

巴里布剧照

“我不能走,我离开了,东帝汶就没有记者了”两线叙事相得益彰,最后在巴里布的小屋中两线在时空差异中汇合,那一场屠杀简单粗暴毫不拖沓,而影片最后的枪决却被蒙太奇渲染到极尽可能的去折磨人。

好听的插曲,记者这职业,对于有些人是信仰,对于有些人只是工作,但无论如何,无数真实历史的揭露来自于这些无冕之王,真实的历史,来自于记者的牺牲,“如果我走了,东帝汶就没有记者了”

异域的歌谣在风中摇曳,悲伤的哀嚎和数以万计的亡灵难以安息。国家标志什么失去意义,在生命面前;记者的理想与现实永远相隔那一步,在黑暗面前。只是节奏有点拖沓,但是剪辑做的不错。

看这部电影前,孤陋寡闻的我是不知道澳大利亚也拍出过好电影的。记者没有义务为正义献身,但当他们选择了这一职业的时候,已经不可挽回的陷入了这样的风险当中。

战地记者是最令人敬佩的工作,他们其实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印尼在近30年间依旧犯下不少人道罪行,实在令人发指;电影给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震撼。

死于存在感太强,喊喊我是澳大利亚人就不杀你么,或许你的澳大利亚政府已经默许了吧。当然印尼这种一直属于垃圾国家,除了屠杀,也不会有什么新意。

澳大利亚国家认同感影片,不同的是在混乱中国家这个意义变的的可笑。都去关注5个澳大利亚人是怎么死的,谁又关心那20多万黄皮肤人的死活。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夏天的滋味 聂鲁达 冰的融化 阿尔卑斯的激情 魔鬼深夜秀 猎人们 慢慢 至关紧要的岁月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