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弗莱事件是指2017年,不少人慕名飞到巴哈马海岛,参加众多名人站台、号称超豪华音乐节的Fyre Festival,但宣传是水清沙白、泳装美女遍地、美食音乐齐飞的大狂欢,现实是野地帐篷、啥也没有、跟泥相伴。此事在社交网络引发巨大讨论,其背后的组织工作也被各种揭秘。
This is exactly the right docu about socia Media age. How a specific guy took advantage of the whole absurdity in order to make a profit and turned out to be a huge crook, taking full exploitation of the morons who are so into the lifestyle of the 21st century-trying to be social media models, playing their own reality show by living the high life.
在完全不了解Fyre的故事情况下看了这部纪录片,题材太有意思了!失败版的Howard Hughes,现实版的《Catch me if you can》,再次证明天才和神经病只有一线之隔。Billy婴儿肥而友善的脸后面有着巨大的野心和更巨大的谎言,更主要的是,在这个墙倒众人推的情况下,大家对他的描述让他好像一个不接受任何No的孩子。连保释都不能放他放手,难怪有人叫他functional psychopath。他也让人想起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人,full of ideas但是没有能力达成,只能让跟着他干的人受苦,一群有能力有才华的人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很多人都搭进去不少金钱和心力,最苦不堪言的还是巴哈马岛上那些工人和食堂员工,没有人对他们有任何赔偿啊。想把Hulu做的纪录片也看一下
小看“做活动”这件事遭报应哈哈(误;看的时候脑海里形成一个词“成功学症候群”,对于“成功”的追求、渴望与臆想造成的极度热情地伪装、欺骗与魔怔。在这个故事里是NYC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语境里的“达尔文主义 at its best”;在学术世界、艺术世界以及所有领域,都弥漫着类似情绪,要拼命发表、公关、营销、互相吹捧或diss、显示自己的信息特权等等,永远不缺上台表演的人和吃瓜群众…有才华当然是最好的情况,没有的话至少有morality吧,踏破道德底线那就期待你玩坏的那天。
在国外待了这么久,越来越能体会无论公司个人都爱不释口的vision这个词的意思。我们在贩卖(过去)情怀的时候,人家贩卖的是(未来)远景,哪怕是镜中花水底月。有人敢想,就有人敢信;有人敢卖,就有人敢买;成了你就是英才(SpaceX的Elon Musk),败了你就是骗子(Fyre的Billy McFarland),但无论如何,你先要有一个crazy idea/great vision。脚踏实地是我们的民族美德,但换个角度或许也限制了我们的行事边界。
以下第六感剖析,中产Billy,早年做销售结识金发富婆投资人,随后做其小白脸,体验到上流社会生活之惬意,之后创办公司,售卖VIP俱乐部相关服务,尝到甜头后,异想天开自己已然是上流社会的一员,开始给自己和中产们画大饼,谎称买海岛,骗投资,先不管赚不赚钱,重要的是享受。睡超模,荒淫无度,中产Billy十年时间,由一名稚嫩帅气的销售员变身成大腹便便的中年诈骗犯。他的骗局或许连他自己都深信不疑。
看完后去搜索了一点后续,那个丧失了5万美元积蓄的女士后来通过一个朋友在gofundme上筹到了22万美元,但那个朋友要求她签订合同,她只能拿一半。女士不想让来自全球的善心被贪婪之人毁掉(其实一半也能cover她的损失了),就决定将筹款全部归还给捐献者。不用担心,最后gofundme网站直接帮助她,和她合作。啊,这大概是一场充斥着贪婪、谎言骗局中唯一闪耀的光。
谎言终有被拆穿的一天。最成功的谎言就是把自己都骗过去了。此时让我想起了一个例子,《无人深空》,一开始的卖点制作组完全无法达到大家期望中的那样。可是这个团队顶住了压力,一步步又挽回了他们的声誉。往往最伤人心的就是骗子,可是他们总是拿捏住人心的七寸。一个大骗局撕开了腐朽糜烂的一点真相。可人们还是义无反顾去相信和投入到样式相同的骗局中去,沉迷于虚化的妄想。
真的是很佩服网红的影响力,对这个毫不了解的活动,居然就如此轻易的参加了,可见大众对influencer的信任度也是极高的,也是中产阶级炫耀资本的好方式吧。不得不说比利的构思挺有意思的,可以抓住商机,如此疯狂的想法在一顿酒局中就如此诞生了,只是他对于自己的过度自信了,这样的庞大的活动一个月就想在荒岛上举办,也没有完善的布局,落得如此下场也可想而知了
前期的营销套路太熟悉了:请网红造势,营造一个奢侈而时髦的场景,一点饥饿营销和神秘感,让人们争相参与,承诺会来的大牛们其实连合同都没签过。以上那些全部靠社交媒体上发的图片视频展示,实地的具体情况没人问也没人知道。这样的骗局,只要有人仔细调查询问一下,很容易就会被戳破,可它却成功了...我再一次感受到网红收钱吹产品的不靠谱程度,国内外都一样啊。
天才和骗子真的有时候就是一线之隔,没有能力的天才就是骗子啊。看完之后觉得Billy就是那种整天飘在天上夸夸其谈的白人直男,忽悠能力一流,但是什么事都做不好。不过还是要肯定他们的营销能力的,他们想把年轻人趋之若鹜的Instagram上的生活照搬下来,可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感觉这一个事件反应了许多社会的畸形,比如网红、全网幸灾乐祸和嘲讽等等。
看的过程中真的就不停地蹦出无数个大胆的想法。 回到片子,与其说这是一场骗局,我觉得更像一场巨大的虚拟现实。虚拟与现实,虚拟就是你看到的那些广告片,那确实是真实发生过的,哪怕只有片刻,只有少数人;现实就是不远千里奔赴现场顾首四周却只得一片狼藉的你和大多数人。而最最讽刺的就是,片子外的我们或许也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过着这样的日复一日。
有钱人、网红、骗子、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creative experts凑到了一起做了个项目。结果越做越不对劲,但越不对劲还越继续做,最后项目黄得理所当然。Billy其实挺委屈的,我就一个人势单力薄,而你们是一大群人最强大脑,为啥就我来背最大的黑锅?只能说大家的智商情商通通不在线好吗?
震惊。看前一半的时候觉得只是两个极其不靠谱的创业合伙人的一次失败经历,看到后面才觉得Billy完全就是一个对自己有清醒认知的骗子,也可能有心理问题和反社会人格。为他工作的工人太可怜了,@warcmeinstein的ins主页有为她们筹款的go fund me,有心帮助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