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一部关于AlphaGo的纪录片定于4月21日在纽约翠贝卡电影节首映。该部纪录片由格雷格执导,演员表有李世石,樊麾,黄士杰,哈萨比斯和席尔瓦。影片时长90分钟。这部电影全方位展示了人机大战的过程,更尽可能多的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工作方式和人工智能未来的工作方式。
好震撼,好感动,原来只是从新闻里知道这个事,看完记录片,感觉是那么的触动,原来棋局的背后有这样多的故事。虽然阿尔法狗是主角,可是我的眼睛都停留在李世石身上,看他从自信到迷茫、挫败到振作,最后的坦然和升华。真是一个孤独的英雄,不断的和自己对战。原来都没在意,现在想想他真的是代表着人类在和人工智能对战,这种压力真是太大了,看到他三连败的时候,真的好心疼,这时候已经超越了种族和国籍,就是单纯的为了一个英雄的迟暮而伤感。当看到他赢了第四局出来,所有人为他鼓掌时,真心的高兴。说说阿尔法狗,虽然只是一个围棋程序,但是它的学习能力实在是太恐怖了,如果把这个特性放在学习人类生活上,再搭配合适的外在躯壳……原来总感觉智能机器人很遥远,充满着憧憬和好奇;现在蝴蝶的翅膀已经开始扇动的了,怎么就莫名的恐惧和无语呢…
说实在,我还很想看到中国、日本围棋界的反应。AlphaGo并不可怕,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也并非危险。令我们真正感到恐惧的,只是我们发现自己突然无法理解我们自己了。樊麾以及李世乭都充分地体认到了这一点:AlphaGo is a mirror for human beings, before which one has to face himself just nakedly. Man himself is an abyss for him. All these things make human beings reexamine themselves, know more about themselves, extend their humanity. 大概很多人永远不会理解吧。
人工智能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这绝对是一部能感动人的纪录片。李世石作为最顶尖的人类旗手,在机器和算法面前从开战前的信心十足、到0:3落后时的自我怀疑、到第四局下出超越人工智能God Move时的奋力反抗、以及在输掉第五局后与从人工智能中获得对围棋全新认识后获得的境界提升,使观众完整的体会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何超越人类自我认知局限的过程。樊麾的几句话令人感动:Alpha Go是一台冰冷的机器,没有人类对手所能提供的情绪反馈,所以与Alpha Go下棋其实是在与自己对话。一开始棋手会难以接受真正的自己,从而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然而人类的伟大在于能够接受并最终超越自我。Alpha Go给了人类重新认识围棋的机会,也让职业选手获得提升到全新境界的可能。
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并不是给大众带来焦虑和不安,而是用这场人机大战来展示人类的智慧和魅力。AlphaGo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基于它身后整个团队的日夜付出,基于一系列算法,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李世石连败三局后依然能以昂扬的斗志面对AlphaGo,用“神之一手”拿下一盘,足见他的个人智慧在逆境中迸发出了超乎想象的能量。我不那么了解围棋,但在李世石胜利的那一刻我似乎也参与到了这场比赛中,似乎自己也是胜利的一份子——这是人类的胜利;我不那么了解AI,但研究团队的谦虚与严谨同样赢得了我的尊敬。樊麾作为同时了解围棋和AlphaGo的人,每次的点评都恰到好处,他用蹩脚的英语让观众正视人工智能,同时正视人类所拥有的力量。
出发点在说人工智能这个科技成果,但对李世石和樊麾的表现很多,很大程度讲主题落在了人类的脆弱远超想象,所以第四局的胜利看起来简直就是个奇迹,这个奇迹里有人类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点点仅存的信心。这个脱离了技术团队高大上的讲解,好在李世石顽强和坦诚的对战,好在樊麾几句话点燃了对人工智能恐惧又惊叹的心情。影片的落脚点已经不在于科技多高端这个对人类征服欲望的满足,而是示图以人类脆弱这个命题去架空一般人眼里的围棋去犀利的发问围棋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同样人存在的真正的意义在哪里?电影、纪录片...存在的真正意义?脱离了科学统摄权利和科学理性,我们更应该多去考虑人文主义吧。
纪录片比当时看的新闻显得更震撼。相比人类,AlphaGo或许胜在海量的棋局积累、与人不同的理解棋局的方式。具体来说,海量棋局就是各种棋谱和大量自我博弈棋局,但人不可能一生下这么多盘棋。AlphaGo是如何理解棋局的,还是个黑箱,涉及深度神经网络的可解释性,其是仍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且这种未知还促发着更难捉摸的创新走法。相比而言,人在经历一些棋局后积累的经验不一定是完整的,或许有局限,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许有败笔。总之,这场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智能的转折点给我注入了不少研究动力,思考人工智能下一步的突破口。或许,下次我们又能轰动社会,改变格局。
原来是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ML来看的,结果为了李世石第四局的胜利热泪盈眶。纪录片把AI和围棋这两种对大众很难解释清楚的领域讲得流畅洒脱,没有陷入“知识的诅咒”,也把李世石拍出了背负着人类存亡重担的古希腊悲剧英雄的气质。但坐在他对面的不是反派,而是善意的同类,这种复杂性保证了故事一直紧张好看又引人思考。AI如果运用得当,并不是人类的反面,而是人类智慧的延伸;AlphaGo可以让人类棋手以全新的方式看待比赛,正如AI以后可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被李世石的大师风度圈粉,樊麾自带喜感实在太抢戏了哈哈。以及,以后真的好想参与这么棒的project啊!
纪录片虽然叫阿尔法围棋,但是看到更多是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相爱。李世石到更像是主角,一个挽歌英雄,代表人类围棋界的最高水平去对抗初出茅如的人工智能围棋。观影过程中情绪极为复杂,从最开始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和推崇到李世石连输三局为李世石揪心也为人类担忧,再到李世石终于赢了一局钦佩他的坚韧和冷静,也为人类松了一口气,到最后4:1的结局释然。李世石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曾经击败过AlphaGo的人类。从科技研发角度来说,历史上几乎从未像这次这样,人类用自己的失败让自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AlphaGo的存在当让人类同时正视自己的渺小与伟大。
片子太棒了!即便对围棋一窍不通,也绝对会让你的心情随棋局进展震荡不停,仿若置身其中。李世石输掉第三局之后,我眼泪直落下来,看着李绝望的挣扎着,被对手碾压的痛苦、煎熬都在画面里呈现着,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皱眉、眨眼、凝视、沉思、苦笑、撇嘴,都让人揪心不已,又怜惜又心疼。李世石展示了一个棋手绝佳的风范,面对强悍如无所不知的神明一般的机器AlphaGo,不屈不挠、穷尽力气。而在第四场的反击中揪住时机,下出了“神来之笔”的一步,扭转局势。虽然1:4输给AlphaGo,也绝对值得一万个尊敬!致敬他所展现出的人类魅力!
看到李世石这个人类顶尖棋者在面对AI的过程中,从自信满满到自我怀疑、失去信心,真的让人感到心酸。尤其是失去了借助对方身体表现来判断的这个重要依据,这种一边防备算计却又要面对冰冷机器的极端孤独,真的令人对AI充满畏惧。AI的精密计算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的优势都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但第四局的绝地反击也恰恰印证了人性震撼的力量。对李来说,经历过这样的教训,却是一份莫大的、加深对围棋理解并改变人生态度的机缘。人类需要AI,不光可以享受它带来的福利,更重要的是能根据它所提供的新视角来突破自身认知,造福人类本身。
阿尔法狗与李世石比赛的台前幕后,比起新闻报道更加直观的情感表达,第一局结束后,各界的震惊与错愕,第三局结束后,大众的绝望与无助,以及计算机开发人员的矛盾,第四局结束后,在场人员以及各方的欢呼,到整个比赛结束,都在探讨对比人类与人工智能,李世石胜利的那一局,证明人类大脑思维的优势,但就像第一局时研究人员说的那样,阿尔法狗好像在刻意算数目,在玩弄对手,这才是最可怕的。不得不说看完纪录片对李世石充满敬意,在孤独的比赛中顶住各方的压力,谦逊且绅士,承认不足,毫无保留的夸奖,大师风范。
看李博磊的强化学习课看了十分钟就转战AlphaGo了hhh。其实人工智能远未达到真的智能的地步,但也绝非业界自嘲的人工智障。我也是抱着矛盾的心在看这场竞技。下棋最重要的就是预判,每一步自己合适的落子集合以及对方可能的下一步,等等,预判越深越准确胜率越高。AlphaGo对于每一步判断的可能集合和搜索深度绝对是人类望尘莫及的,所以当李世石下出让AlphaGo搜索到之后95步的所有可能仍然乱了阵脚的时候,他已经赢了。当某一天神经网络不再是一个黑盒的时候,会是它真正取得突破的时候。
本以为是一部充满了晦涩难懂充满专业知识的电影,结果影片却很少涉及专业知识,而是主要描写AlphaGo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作为人类,本应在比赛中站在人的一端呐喊助威,然而电影却让我更希望AlphaGo获胜。人工智能是人工的产物,但与以往人工产物不同的是,人工智能已经不再局限于人类的限制,而是可以自我成长。未来人工智能的方向在哪里?人类是否能控制人工智能或是会沦为人工智能的奴隶?这部电影出色的地方之一就是让我们人类意识到,人不一定是技术的主宰,而技术也许在慢慢超越人类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