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鬼婆电影

 
电影译名: Devil Woman / Onibaba
影片导演: 新藤兼人
豆瓣评分: 8.10
影片地区: 日本
影片类型: 剧情,恐怖
上映年代: 1964
影片时长: 103
更新时间: 2018-10-01 10:11
浏览次数: 435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鬼婆电影演员名单
乙羽信子 , 宇野重吉 , 佐藤庆 , 吉村实子 , 殿山泰司
鬼婆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日本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一对婆媳生活在野草丛生的平原中,干着捕杀掉队士兵并剥掉铠甲换取食物的营生。
  某晚,年轻的士兵八(佐藤庆 饰)从战场上归来,告诉婆婆(乙羽信子 饰)她的儿子已死,并留下来和婆媳一起生活。八不断挑逗儿媳(吉村实子 饰),终于有天晚上儿媳不顾一切,奔向八的住地,两人绞在一起……
  婆婆生怕儿媳离自己而去。正无计可施时,遇到带着鬼面具、声称拥有娇美面容的武士(宇野重吉 饰)。婆婆害死武士,戴着面具出没荒草之间,希望扮鬼吓退儿媳,但最终失败。然而更恐怖的是,婆婆戴上的正是一个被诅咒了的面具……
  本片荣获日本蓝丝带大奖(Blue Ribbon Awards)最佳摄影、最佳女配角奖

暗调的打光;强烈的明亮对比。音乐的节奏性。道德规范和伦理的失序黑洞吞噬逃兵尸体的隐喻行为(运动)的象征性:恶魔面具的象征性婆婆无法揭掉恶魔面具的的象征性媳妇疯狂捶打恶魔面具的象征性面具碎裂后毁容婆婆被媳妇称为恶魔的象征性以及婆婆大喊我是人的隐喻。男人被另一个逃兵杀死隐喻:战争的创伤,死亡的轮回,黑暗人性(求生性)的重复欲望和性的不可避免。世影史:影片讲诉一对因战争的荒芜而做起了“盗尸”的营生,而最终自食其野蛮人性恶果的婆媳俩的故事。其间人物原始野蛮的生存状态粗鄙得让人观而生厌,但它又实实在在的描绘了人类内心深处生存的本能和欲望的冲动,真实得让人发指。影片中每一个人的眼神充满着凶意,仿佛草原上的髭狗一样毫无善意。

鬼婆剧照

#恐怖片#新藤曾专门撰文介绍他是怎样想到要拍这部影片的:在他的儿童时代,每天睡觉之前母亲总要给他讲故事听,主要是日本的民间故事。其中《鬼婆》、《生根的面具》等故事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事电影工作后,他对这些民间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颇感兴趣。03:59,风萧鸟鸣。08:16,鼓声喊叫。10:20,音效设计的特别。17:47,两张表情,这个反应处理的真棒。36:59,黑洞有无限的作用。39:41,渲染内心的小鼓点。43:37,情形渲染的大师啊!56:05,升降用的少而精准。01:03:40,鹧鸪加芦苇声。01:04:17,强化刀而插入的镜头。01:16:11,老太婆神演技。01:31:28,风雨皆备于我。

鬼婆剧照

‘Kaneto Shindo said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mask on those who wear it are symbolic of the disfigurement of the victims of the Atomic bombings of Hiroshima and Nagasaki, the film reflecting the traumatic effect of this visitation on post-war Japanese society. ‘ hmm... interesting

鬼婆剧照

好好看啊,尤其最后。想起来钢琴课,妒忌和欲望相关联,妒忌是欲望扭曲变形之后的怪兽。婆婆因为妒忌和欲望,去装鬼,吓唬儿媳,最后自己的脸被深深刻上了鬼的印记,心中的鬼具象化成了外表。洞象征着洞本身,世界的洞,通往冥府的路,藏着无尽的黑暗和人类的倒影,也许最好的意象就是无可形容的直白显示。飘摇的野草,想起来塔氏电影里的水草,这里的草隐喻着欲望的搏动,无声的呼喊,塔氏电影的水草是阴柔的,象征着某种流动,以及蕴含在流动之中的生命的不可磨灭的实体的感觉。画面很美,摄影考究,觉得那个年代的电影的拍摄之中有一种很工整,很严肃的东西在里面。鬼婆回头,吓死一片

鬼婆剧照

芦苇荡的造型性在象征意义上是杂乱丛生的蛮横生命力的无序状态,在叙事意义上以其遮蔽性用作罪行发生的场所,几个拍摄芦苇摇晃的特写镜头用作情绪表意。再加上不同的机位与景别营造出的不同空间氛围。新藤兼人真的将芦苇运用到极致了。罪恶横行的乱世,人间即地狱,象征着女人嫉妒的般若面具,无法拿掉的面具和面具下宛如恶鬼的面孔即人鬼难分的比喻,象征着人性之恶的洞穴不断吞噬和催生出新的恶。几场深洞中仰拍坠入尸体的镜头、音乐、音效的运用都极为惊艳。

鬼婆剧照

恐怖的悲剧。配乐应景,芦苇丛的大量描写非常出色。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泯灭的是人性,扭曲放大的是无知和人欲。求生之欲让人不顾一切地谋杀欺骗,贪婪让人躲过了蒙蔽了善良,却躲不过挡不住最原始最宏大的情欲。婆婆因欲念而受了诅咒,媳妇因欲念而饥渴难耐,芦苇丛中的干柴烈火鱼水之欢,是六十年代对于欲望最直白的展现了。日本半个世纪前就敢这样大胆探讨人性和情欲,我们到现在还不敢直视性的本身,这也是一种悲哀

鬼婆剧照

绝对是一部masterpiece。配乐表演和摄影都非常完美,氛围乖张。几个场景和桥段的处理都极妙。涌动的情欲与妒意在大雨的浇灌和荒年的催熟下于芦苇荡间张牙舞爪,呈现出一种《红高粱》式的血性,相当震撼人心。观影过程中不知怎么的又想起《处女泉》,但比那好太多。本片被低估的一大原因可能在于,大部分观众是抱着看恐怖片的心态去看它的,其实没必要。真是越来越喜欢日本的老电影了。五星给新藤兼人大爷满上。

生活把人变成鬼,每一个毛孔都是血。通篇都是恶和报应,原始的恐惧和欲望,生存的罪恶和依赖,肉体的痴缠和命运的脆弱。夜晚高对比的用光非常美,芦苇荡的生命力和诗意加上歌舞伎风格的配乐,精巧的调度,如同烟雾缭绕的舞台上的一出古典戏剧。一场高潮雨戏拍得真好,如同罪恶通过人的皮肉生了根。信子虽然自私,却一直希望着等战争结束,再像以前一样种田。但人间已成炼狱,人人皆是恶鬼。

战争年代,民不聊生,人为了谋生会干出一些原本不会做的事情。温饱问题之外,就想着性爱,人之天性。此片摄影精妙,芦苇漂亮(启迪《红高粱》),移动镜头潇洒,打光(面部特写,夜间照明等)出色,氛围营造粗粝而诗意。男女裸奔,白鹭飞起,大雨滂沱,鬼神难挡……好看镜头很多。最后的面具点题“鬼婆”,其实她也可怜。此片可以当作反战片,也可以当作歌颂自由爱恋片,都有不同的看点

绝对的视听享受。风吹草动的飒飒声,儿媳每次跑过草丛时鸟的咕咕声,各种渲染气氛的配乐,声音太舒服了。视觉方面,黑白与光影协调,配上这成熟的运镜与剪辑,正反打的时候经常将强与弱用俯仰镜头来体现,鬼面具盯着人野合这画面惊呆了。结尾的剪辑是真·鬼畜。洞穴用来吞噬,草丛用来释放。满屏的欲望与罪恶,竟找不到一丝美好。到底是战争之恶,还是人性本恶。

鬼在[鬼婆]里对人的最终反扑是以面具为形式而实现的。当人用丑恶的面具藏起了人的一面,假以时日这恶便与人分辨不开了。新藤借此表明,人的恶都来自外界,压迫在人之上的战争与禁欲都是这人性的扭曲者。对于欲望本身他反倒无甚新鲜的观点,这导致如此绝妙的声画配合之下的这个寓言显得有点空。男性的枪,女性的洞,只愿他们愿媾合时都能找到彼此。

#1300 厉害的是虚焦镜头把芦苇拍出了火焰的感觉。此时芦苇同时具备了毁灭自身的力量:对人物来说,它仅作遮挡;但对观者来说,它又揭示发生在其内部的一切,成为坍塌的黑洞的一部分,裹挟着陷入其中的一切走向毁灭。新藤兼人总是充分地信任形象(演员的身体、他们周身的一切)的力量,对白只作情节推动的必要提示。

摄影和配乐都非常惊艳!!看似婆婆媳妇和新情人的三角关系纠缠这么狭小格局却矛头直指芸芸众生。卑贱的以杀害武士谋求生存的农民们吃着饭一脸轻松的谈论着死亡与战争的虚无,生命卑微如草芥。无意义地杀戮,无意义的吃饭,无意义地做爱,止于此都还是人,而嫉妒、欲求不满,为夺人所爱而费尽心机的行为却使人成了鬼,。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恶之地 爱之闪电 Kyrie之歌 寅次郎的故事32:吹口哨的寅次郎 寅次郎的故事36:柴又之恋 寅次郎的故事37:幸福的青鸟 寅次郎的故事38:知床旅情 寅次郎的故事39:寻母奇遇记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