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芭芭拉·斯蒂尔 / John Richardson / 安德烈·切齐 / Ivo Garrani / Arturo Dominici / Enrico Olivieri / Antonio Pierfederici / 迪诺·比安奇 / Clara Bindi / Mario Passante / 雷纳托·泰拉 / Germana Dominici
导演:马里奥·巴瓦
语言:意大利语
地区: 意大利
编剧:艾尼奥·孔西尼 / Mario Serandrei
类型:恐怖
上映时间:1960-08-11
别名:黑色星期天 / Mask Of The Devil / Black Sunday / The Mask of Satan / Revenge of the Vampire
用户标签:意大利,恐怖,黑色,1960s,意大利电影,黑白,MarioBava,惊悚
片长:87 分钟
imdb编号:tt0054067
这是一部以营造气氛见长的经典恐怖片,讲述1630年一个女巫和她情人被她自己的兄弟杀死。两百年后,两人复活,向她兄弟的后代(其中有一个酷似女巫)复仇。
跟多数意大利恐怖片一样,本片的故事并不特别,但哥特式的场景阴森难忘。故事灵感来自果戈里小说。女主角一人分饰两角,暗示善恶之间只有一线之隔,演绎起来的样子就像是神情恍惚的肯尼迪夫人。
* * * * *
众多恐怖电影迷们都以为他们的钟爱己在Universal、Hammer、Roger Corman和其他一些著名的恐怖电影制片室和生产商摄制的各类影片中得到了实现。其实只有当你到阳光灿烂的意大利对满布阴霾的意国电影走走看看时,你才算真正经历了经典的恐怖电影。
Black Sunday (1960) 又名 The Mask of Satan:意大利电影制作者再次着手恐怖电影的拍摄已经是四年以后了,在Renato Polselli同样受欢迎的
故事情节设计还算不错,涉及中世纪的魔女狩猎,然后复活之事。因为场景选取是在黑暗的古堡,还有黑白片的原因,感觉整体色调比较阴暗,而且这种宏伟的城堡,感觉就是发生各种事情也毫不意外。不过还是有些剧情不是很理解,比如城堡里的密道,还有明明是女巫,一开始可以复活死者,让生者称为仆从,但是自身却毫无力量的感觉;然后女主明明在城堡中搞到害怕,却迟迟不愿离去,(也许是为了强行开始故事也说不定),心挺大的。不过单从复仇来说,也不好说是对是错,虽然说是偷学撒旦之术的巫女,但是否就应被钉上面具、打上烙印,以火烧死?虽然后来她的复仇看起来确实邪恶无比,但她本身的悲剧也一定程度地抵消了这种感觉。而且虽说是在六十年代制作的,但是整体画面相当精良。
马里奥·巴瓦成名作,一个女巫与情人借尸还魂的故事。1.文本简单老套,主要看点是视听风格、暗调高反差布光与哥特式布景(夜晚树林、墓碑、古堡、骑士盔甲、画像)。2.故事与德拉库拉伯爵等吸血鬼传说十分近似,如夜间复生白日睡棺材的活死人、致命之吻、十字架的力量、钉入眼睛的祛除妖术之法,还有被传染&附体的鬼仆。3.其实更有意思的是影片的潜文本:对女性的污(巫)名化、猎巫运动以及天主教的虚伪与自食其果(我给你带上撒旦的面具,你就真成了撒旦)。4.片头(布满尖刺的铁面具与火刑相结合)最有力量,后续场景其实都比较无趣,私以为,没有色彩,意大利恐怖片就失了大半味道。(7.0/10)
~In Stock~[如果省略剧情上的贫阙,这部惊悚片完全可以当成艺术片来看.纡徐的运镜组合(10:27-摇镜/18:20-摇+移镜,最后定点使用前-中-后的三分法构图/24:53-拉+跟镜,剪辑点饶有风趣/32:27-综合运动/49:13-甩+旋转镜/62:55-拉+摇+推镜,配合空镜,唯美得和全片基调"很搭");以缺失白场的低中调为主的光影,层次递进对比之中,凸显画面之衰斁,气氛之森薄,加上阴岚流动,返童还老,幸好没遗漏此片.]
7.2 靠光影运用和转场来营造氛围,故事虽然还是很让人提不起劲但还是比巴瓦之后几部要好点,起码有几处真的拍得很瘆人也完全没有老恐怖片的滑稽感。芭芭拉·斯蒂尔一人撑起电影,实在是五体投地。最后,这应该是个人近期最后一部铅黄恐怖片了,越来越觉得这类恐怖片除了光影一无是处,难怪很快就没落了。
撒旦、女巫、doppleganger、推理…四个概念融合在了一部电影里,当然免不了还要有爱情。奶牛棚那段戏气氛非常到位,真正jump scare倒一般。空间感与恐怖气氛之间的关系一般,但估计那个年代也可以了。台词很傻气。设定本身比故事迷人。有些拍摄技法还蛮超前(面容从年轻变老)。
8/10。诗意又可怖,虽然剧情太公式化难免成为影片被载入经典的障碍,但在恐怖氛围的营造上看得出很努力,夸张浮动的光影,舞台烟雾和精美的哥特布景,高角度特写配合风格一致的推拉移摇跟,怪异树枝作为前景遮挡的种种渲染手法令人不安,甚至扎满针孔的尸体都能拿来当抒情物。
环球和汉默恐怖片的痕迹很重,而哥特布景和巴瓦一贯出色的光影以及细节到位的台词让影片质感更加精致,芭芭拉·斯蒂尔分饰两角,细腻地展现出一善一恶两种气场。同时影片完全突破了当时英美恐怖片的尺度,片头中对着面具那奋力一锤凶狠无比,宣告着本片在恐怖场面上将大不相同
全片现在来看,不恐怖,没有想象的好。像舞台剧,特别是台词。音画效果尚可,毕竟是早期的恐怖题材片子。我觉纳闷儿了,为什么家里客厅挂俩二百年前的女巫男巫的油画,这么大家业,没别人可挂了么?!女主太像整容后的迈克尔•杰克逊,是不是杰克逊整容按这个整的啊!
何为恶?侮辱他人便是恶。何为人性?不让任何人蒙羞便是人性。何为人所能得到的自由?那便是无论采取何种行为,都不会令自己蒙羞。——尼采《快乐的知识》【何为人所能得到的自由?那便是无论采取何种行为,都不要让自己的人性蒙羞,以免羞辱到自己。】
简直像在看爱伦·坡小说的真人版,古典又哥特至极的布景、配乐和气氛营造都使本片活像是脱胎于19世纪,而且里面的些许惊悚桥段即使在现在看来也不显得幼稚。但这一切的优点都比不上芭芭拉·斯蒂尔一个人,她光凭颜值和气质就能撑起整部电影。
据说巴瓦和斯蒂尔相处很不好,斯蒂尔好几次拒绝去片场,号称怕巴瓦叫她拍裸戏。虽然后来她自己承认是没经验(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外加听不懂意大利语。巴瓦是看了斯蒂尔在Life上的照片选的角,真是自己选的女主跪着也要拍完....
200年前被火刑的女巫和情人因为被年轻帅气的男主闯入墓地解开封印,借尸还魂后想要以她后代女主的血获得永生的老套路故事,古堡骑士油画领主火刑猎巫十字架,哥特的元素都有了。唯一的问题就是一点也不恐怖...女主有点像MJ
马里奥·巴瓦恐怖片开端,被认为是意大利恐怖片兴起的里程碑,巴瓦的摄影和美术等确实非常厉害,不过还是老派哥特恐怖片作风,让人昏昏欲睡。我看意大利恐怖片的现代化还是得划到导演三年后的《知道太多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