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罗杰·费德勒 / 拉斐尔·纳达尔 / Yves Allegro / Paul Annacone / 比约·博格 / Andrew Castle / 克里斯·艾微特 / Lynette Federer / Robert Federer / Heinz Günthardt / 蒂姆·亨曼 / Jose Higueras / David Law / 约翰·麦肯罗 / Martina Navratilova / Ted Robinson / 皮特·桑普拉斯
导演:安德鲁·道格拉斯
语言:英语 / 西班牙语
地区: 美国
编剧: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18-07-01(美国)
别名:
用户标签:纪录片,体育,费德勒,纳达尔,2018,网球,美国,RogerFederer
片长:98分钟
imdb编号:tt8638420
在2008年费德勒vs纳达尔的温网男单决赛十周年之际,以对包括两位球员在内的诸多相关人士的采访为基础,重新回看这场被评价为“史上最伟大网球比赛”的经典对决。纪录片的内容不仅关乎这一场比赛,同时也是以这场比赛为轴,展现费德勒和纳达尔这两位十年后的现在仍身处网坛巅峰的史上最伟大男子网球手的优秀品质及他们对网球这项运动的意义。
正如片尾那句what a treat to have two of the greatest of all time to play at the same time,我们如此幸运有这样的榜样模范将网球带到如此的高度。两人之间的故事像是小说里的happy ending,因为彼此的出现有了更好的自己,没有因为失败堕落,也没有像上个传奇博格那样无人能敌而迷茫退役。从电影角度讲,我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满纪录片的拖沓和过分的多的蓄势、第三角度分析,但我至少知道了原来费德勒这样王子的人也曾在球场上是个那么情绪化的人,让我想到自己常常出现的不好的情绪,比如遇到讨厌的人多说两句心情就崩溃而无法集中在球上,这两天甚至跟一起打球的小伙伴闹情绪不在一起打了,不过也好,再给我点时间提升。可千万别下雨了,老子要打球!
这是一场那么多年来我都不愿再触碰的比赛,因为我永远记得那个凌晨,我在沙发上因为太过绝望睡着,一觉醒来,发现竟然还没有结束,在两个抢七之后,我重新燃起了对冠军的希望。可是,最后的结果还是让我崩溃了。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只是当时的我还沉浸在牛输了最重视的温网这一事实里。但是十多年之后,重新回顾这场比赛,才意识到这场比赛的意义。它让我开始习惯输,因为过去总是赢,就以为赢是理所应当的,但并不是,每一次赢都需要勇气与坚持。那时无比讨厌豆子的我,现在真的感谢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对手,如果没有豆子,牛是不可能在生病之后还努力回归赛场,并且重新拿大满贯的。媒体和大众喜欢渲染这两个人的差别和对立,但如同牛反复强调的那样,他们两个其实很相似,而这或许也是他们伟大,能成为这一时代网球象征的原因吧。
他从容,优雅,是演绎完美的艺术家;他坚韧,赤诚,是从不屈服的挑战者。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传奇,联手奉献出一场网球史上最精彩的对决。曾经我狭隘的只崇拜华丽又毫不费力的费天王,憎恨跑不死并且每打一球都要发出怪叫的纳达尔,尤其是在后者还总能获胜的情况下。如今看着两人仍活跃在网坛之巅并向着各自年龄、身体的极限挑战,能在大满贯赛事重演费纳决都是奢侈。我开始懂得欣赏,纳达尔总把每一分当作最后一分来打的纯粹斗志,也能看到费德勒完美背后寻觅自我平衡的丰满人格。我似乎感受到了最高水平的竞技体育里超越胜负的魅力,即便是在纪录片里,伟大从不因一次输赢就停滞或登顶,只有伟大的对手才能成就更伟大的自己。活在这个时代何其有幸,也感谢偶像们赠与我那么多宝贵的分泌物。
费德勒代表优雅 自如 纳达尔代表着激进 战斗 两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很有对立 这个纪录片的展现很聪明 以2008年温网决赛的对决现况最为背景部分 利用纳达尔和费德勒在这场比赛中各自输赢的盘局作为插叙的插入点 在中间扩大内容量 展现了纳达尔和费德勒小时候到之前的职业生涯的一些情况 还穿插着他们的采访和不同人物对于他们和他们比赛的看法 影像的信息量和时间跨度还是很大的 很难想象从21世纪前十年到现在 纳达尔和费德勒还是处于这个项目的顶尖水平 2019年的温网半决赛还是费德勒和纳达尔的对决 他们仿佛没有老去 让时间对他们的战斗能力的下降放缓了不少 这就是天才之间的出击 只要站上球场无论如何 都要想着如何去赢
不可否认我是从费德勒开始喜欢上网球这项运动的。上学时听老师侃阿加西和桑普拉斯只是懵懵懂懂。如果非要形容的话,费德勒是“优雅”,纳达尔是“坚韧”,他们将各自的品格在球场上发挥到极致,都无愧于伟大。费德勒反拍击球舒展潇洒,纳达尔跑不死的“红土之王”。影片将2008年温网决赛逐球拆解,像拉片一样,窒息的紧张和冠军的悬念扑面而来,串联起两人的成长经历和球坛往事。想象不到费德勒年轻时的暴躁,也反衬出自己的成长和自律。一个卓越对手的激励让自己不断提升能力突破极限,就像卡尔马龙和斯托克顿遇上乔丹和皮蓬,这时候已经无关胜负。特别提到了1980年温网决赛后对手退役,给球手带来的失落。费纳决,成绝响。
明知结局的体育纪录片为何依然好看,依然有能量传递?因为纪录片里不仅有竞技元素的激动人心,更有幕后故事所带来的启发。“保持动力是很难的一件事”,“必须在心理,意志和情绪上战胜困难”。纳达尔从小训练的伙伴说:那种野心,我希望我有一半就好了。哽咽地说到最后一个词。纳达尔把斗志体现的淋漓尽致。他说:“费德勒可能会赢,但我不会输,嗯,但我不会输”。锻炼体格 可以让他更好地去做他最喜欢的事 更好地表达他所擅长的东西。就算要输掉这场比赛 也要输的体面。每次纳达尔在赛场时我都会跟他说“注意表情”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你是没办法提高的就像叠木块 每件事都要安排妥当。
很喜欢的纪录片风格:主题明确,结构清晰,而非把一堆采访、照片、影像资料毫无逻辑的堆积。开篇就极为精准地点出两位主人公核心特质:费德勒是笔触细腻的印象主义者、纳达尔是随心所欲的抽象表现主义。此后全篇都在围绕这一核心论点展开叙述,以18年温网男单决赛为主线,并回顾博格与麦肯罗、克里斯和玛蒂娜两组对手,帮助观众理解费德勒和纳达尔之间亦敌亦友的奇妙关系。之前只知道费德勒有网球王子的风范,打球时呈现出优雅且毫不费力的状态,后来了解到他早期花式摔球拍的过往。看了这个纪录片,只想说王子不是一天练成的。
超五星,本身内容太硬,外加良好的纪录片手法,简直升华得不要不要的,让屌丝这个多年伪球迷数次未止住泪水;高手过招,往往会伤到围观者的自尊,而顶尖高手过招,人人都是仰慕罢了,甚至包括他们自己;goat和rafa之间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和细节你可以拿来当谈资了,个人视角出发费天王的妻子贤内助,运作真好,单从转换为rolex代言就可见一斑,纳豆17年就rm了,还有几天19年了,相信这是两位王者最后几年的同台辉煌,也是最后的光芒,时代出大神,屁民都有幸福的错觉;什么时候能亲临那五座场馆啊……
绝对的高手总是各不相同,但真正发掘内核又发现他们是一样的那种对胜利的渴望对自己的苛刻,本片通过一场比赛来介绍儒士和斗士之间的巅峰较量,世界排名前两位的选手通过天赋和精神完成一场最顶级的比赛,英雄都是惺惺相惜彼此尊重,博格和麦肯博以及我们的主角罗杰和拉斐尔,纪录片的形式拍出了一场直播的紧张感,声音处理的非常曼妙且细致,虽然穿插了很多人物访谈,但是丝毫不影响剧情的跌宕起伏!非常值得一看?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男子网球选手,一对互相尊敬的对手。经此一役,费德勒知道红土之王有能力并且事实上也在草地赛上战胜了他,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这个草地之王却从来没有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地上战胜过纳达尔。伟大的对手互相成就,大概2019年温网决赛之后,08年这一场经典的决赛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而2020年温网取消,更让人们在回忆这些年的比赛的时候,重提08年这场一波三折的比拼。
网球的纪录片还是要兹词一下,拍的中规中矩吧,把一场经典的比赛打断了插播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一些事情(难道还想看什么秘辛厚),细碎平缓,真没有一场精彩一点的比赛来得好看。蛮羡慕费纳的粉丝的,毕竟都是不世出的天才,他们的辉煌可以让粉丝都吹到老(德鸡当然也能吹但是没有匹敌的对手就少了点传奇的浪漫色彩)。而像我这种野鸡球员粉丝就只能尬吹一下背景板很帅。
金句频出。最好的对手成就最好的自我。年少就以最高标准的信念去执行,一个是相信自己能赢,一个是持续性训练。成功有不同的路径,纳达尔和费德勒的成功就是不同的成功,纳达尔更像是一个普通人用尽一生勤奋能达到的高度,费德勒更像是天生天才贵族掌握哲学法平衡达到的高度。非常感人,人类之光,两个人都展现的是人类之光,人性可以被训练的最美的光。孤独的进化?
饭这个人从他的19岁到32岁,看到15 16年一堆人说快退役吧各种砖家说打不过27岁,然后18年,红土还在碾压,三个十一冠,温网重回四强,美网已经四强。08年的这场,偷偷爬起来躲着爸妈看,雨歇的时候以为又要亚军了吧。哪怕托尼叔叔都不相信了,他还相信他没有输。We don't deserve Rafa, we really d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