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官方2010年1月19日发布的
10年过去了,今天是詹姆斯·卡梅隆66岁生日。他的脑海中,果然都是属于未来的电影!短片不错,就是略短,影迷希望更详细一些,在技术解读方面。谁能想到那个时候卡梅隆玩儿技术就玩儿得这样高级一把好手!似乎是那种应该放在DVD9的花絮部分那种片子,我曾经执着的追求,谁能想到现在都是线上随时看或下载光盘早成老旧货了。疫情之后原本说《阿凡达》要重映,现在看来也没信儿啊,下周末马上北影节了,IMAX的排片还被占得很满。好在10年前我就看了华星的IMAX版,那是记忆中第二次电影票这么难买(第一次TITANIC喔噻竟都卡梅隆造成的!)还帮门子和她当时的男友抢了票,把好座位让给他们。刚翻了下豆瓣,我竟然给了Avtar五星还赞美有加!去年2月为了见卡梅隆真身去了《阿丽塔》蓝毯 ,观影团粉丝太可怕。b站app投屏。
简短有力,但相对而言有点类似硬广,几个关于电影的大方面都是简单概括,然而在动作捕捉和虚拟摄影机这两个方面就听得有点懵,也许也正是虚拟摄影机的作用才使得背景如此稳定,有种“你别管总之就是很厉害”的意思在里面;与此同时也引出了一些比如说特效以及配乐的细节;也是第一次才知道原来Avatar是先剪辑完分镜再逐帧渲染特效的,而在动作捕捉上,演员真的要有很强的发挥才能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还能坚持演得如此逼真。
从开机第一天、创建及设计潘多拉世界、选角、演员训练、表演捕捉、虚拟摄像机、3D摄像机、协同工作摄像机、剪辑、特效、音效、配乐全方位讲述#Avatar#的制作过程。“25个场景4万平方英尺的建筑面积120个衣架上挂着上千套戏服”,“SimulCam系统融合3D和虚拟摄像机系统,把虚拟环境叠加到实拍场景中”。
8.5 徒剩倾慕。访谈中并不意外地出现了为阿凡达配乐的詹姆斯霍纳 距离他去世已经过去了三年 而阿凡达续集的配乐不知会由谁接过这一棒。向这群伟大的艺术创作者致敬 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我的平庸 我的渺小 我的一无是处。如果说一个人真的要追求“意义”的回答 那么我想就是“创造” 很遗憾 这是绝大部分人做不到的。
8.5徒剩倾慕。访谈中并不意外地出现了为阿凡达配乐的詹姆斯霍纳距离他去世已经过去了三年而阿凡达续集的配乐不知会由谁接过这一棒。向这群伟大的艺术创作者致敬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我的平庸我的渺小我的一无是处。如果说一个人真的要追求“意义”的回答那么我想就是“创造”很遗憾这是绝大部分人做不到的。
「Weknewthatwhatweareabouttodowassignificantlybeyondwhathadalreadybeendone.Wearewayoutoftheunknownbutthat''scool.Imeanthat''swhatI''dliketobe.」
多亏了这部纪录片,让我们了解了阿凡达背后剪辑,拍摄,特效,音效等等各方面的技术,令人印象最深的是虚拟摄像机技术,实时生成CG画面,让导演在这个世界里尽情发挥,像现实世界中一样,其实动作捕捉只是技术上辅助电影,真正电影还是要建立完备的世界观,一个好的故事,此处艾特爵迹
两国电影工业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造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追赶上的。但特效后期方面,没有发现有追赶的架势,相反却日益落后。多少年了,放在今天,我们能做出指环王了吗?能做出咕噜了么?差得远,因为懂技术的,有艺术审美的资方也太少。
实在太牛逼了!是真的创建了一个世界!如果潘多拉星球有灵的话,会如何看待这些创造者们~十年过去了,流浪地球的出现让我们急着吼出赶上好莱坞,其实,到今天我们连那个虚拟摄像机都还没有人能掌握,更不谈虚实结合拍摄…加油吧!
片中导演James Cameron以及众多演职员亲身解说了潘多拉世界的创建过程, 从环境地貌取景、动植物、纳威语、演员训练、表情和动作捕捉、虚拟摄像机、3D Fution到音效配乐等等,非常详尽!
片中导演JamesCameron以及众多演职员亲身解说了潘多拉世界的创建过程,从环境地貌取景、动植物、纳威语、演员训练、表情和动作捕捉、虚拟摄像机、3DFution到音效配乐等等,非常详尽!
30分钟的纪录片,信息量非常大,虽然对技术始终抱有一种崇拜却遥不可及的心态,但能从头到尾感受影史上视觉技术里程碑作品的制作过程,还是觉得非常震撼。另外越来越觉得技术和我之间的鸿沟无法跨越了
Avatar.Creating.The.World.Of.Pandora.2010.HDTV.720P.mov 1.1GB | 2017.1.25 又看了一遍,两个字:牛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