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楼电影

 
电影译名: The Young Couple Apartment
影片导演: 郑洞天
豆瓣评分: 8.00
影片地区: 大陆
影片类型: 剧情
上映年代: 1987
影片时长: 0
更新时间: 2013-08-11 11:24
浏览次数: 105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楼电影演员名单
宋春丽 , 田少军 , 赵静
楼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译  名 Lou/The Haunted House◎片  名 楼 ◎年  代 2013◎国  家 中国大陆◎类  别 悬疑/惊悚◎语  言 普通话◎字  幕 中文字幕◎IMDB评分 N/A◎IMDB链接 N/A◎文件格式 X264+AAC◎视频尺寸 1904×800◎文件大小 1CD 1.37G◎片  长 81Mins◎导  演 李远 Yuan Li◎主  演 林心如 Ruby Lin ....夏立冬 谭耀文 Patrick Tam ....林克染 陈司翰 Victor Chen ....梁浩男 那威 Wei Na ....孙大圣 张达明 Tat-Ming Cheung 苗皓钧 Haojun Miao 白柳汐 Liu Xi Bai◎简  介 一幢相传多年鬼楼,频频出现闹鬼事件,有人发起一个“鬼楼探秘”的征集令,网络女作家夏立冬(林心如 饰)也加入了此次行动,和探秘发起人孙大圣(苗皓钧饰)等人一起探寻鬼楼之鬼的真面目。一夜过去,一行人的经历虽然惊奇,但依然没有见到鬼,于是相约再来探寻。  夏立冬的情人、有妇之夫梁浩男(陈司翰饰)在得知夏立冬参加鬼楼行动之后,意外地表示支持,并将夏立冬送到了鬼楼。因为迟于约定时间赶到,不明情况的夏立冬只身进入了鬼楼。恐怖的景象接二连三地发生,夏立冬以为自己所经历的就是鬼楼的真相。当她准备将这一切公之于众时,却不知自己已被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漩涡,最为恐怖的鬼楼之鬼也远非如她所见……

升降电梯不停运转,带我们走进鸳鸯楼中六对情人隐秘的情爱世界。不能忽视的一个亮点,每次向窗外俯视都能看到楼下双鸳鸯。楼内楼外,这是一个流淌着爱的现代都市水泥荷池塘。工人爱侣打打闹闹,厂长丈夫紧跟时代热潮出轨红衣情人,画家夫妻从猜忌到和解,老夫老妻应酬忙做饭,新婚夫妇为一本《性知识大全》尴尬不已,高知倦俦忙读书没有备孕“替代机制”(即情绪)。现代都市里爱情的每一张脸都不同,但都是爱真实的样子。告别了《邻居》中鸡犬相闻的邻里关系,现代社区老死不相往来的疏离隔绝中,爱似乎成了唯一。郑洞天老师的模式很好摸透:关心房子与房子里的情感关系;时尚音乐(《邻居》中是交响乐,该片中是电子乐);变焦长镜头;人至上主义而动物受罪(《邻居》中的公鸡被宰被踢,该片中的金鱼),这似乎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的不经意的环保寓言。

楼剧照

第一个故事是尴尬的相亲剧,第二三个是婚外恋的闹剧,中间穿插形形色色的无话可说、无话找话说、甜性涩爱,倒数第二个对主妇的温情一瞥,倒让人想起“让娜·迪尔曼”式的女性主义立场,最后是知识分子女性的喜剧式嘲弄—在包括饮食、学问、性的各方面都把生活科学化了。全片是关于工薪家庭柴米油盐、七年之痒的一次抚慰,由前头的喧闹与挣扎到最后的忍让与和解,加上德彪西的音乐,也使观众的积怨得到升华。心中还是想,如果由基耶斯洛夫斯基来处理这样的故事,也许会拍成《十诫》式的交叉,一栋屋子内、楼梯间上上下下、 门口早班高峰时的戏剧性相遇,都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细节,那会是《蜂房》或《生活使用说明》式的全景图。然而此片导演的假想空间没有那么大,尽管他仍试图通过一个小区的青年对偶婚家庭的故事,形成对大时代下普通人生活的一瞥。

90后看到了80年代的生活以及当时文艺作品可以讨论的东西,事实上比我想象的80年代要多彩很多。三分给其记录的80年代风貌,零分给其对女性角色的描绘。最近在看的why women kill也是讨论婚姻中的问题,也同样都是女性视角,但可能拍摄时代以及地域原因,明显鸳鸯楼里的女性更加被动,为丈夫的事业操持家庭聚会累到没有吃一口饭,丈夫几个关心的举动好像就能扶稳关系的天平?不知男女之事的女生在得知“这事不只是男人的快乐”之后,穿了黑色深v连衣裙好像就掌握了主动权?计划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女性知识分子,在丈夫感觉生活没有情趣时,决定迎合他要个孩子……女人如水这句话如果讲的是女性选择逆来顺受,那真是中国文化给女性的水晶棺。

脆弱的,不堪一击的生活,还美其名曰成真实生活就是这样的,虽然艰涩,但有安慰?就这样的丈夫们?我感觉导演不是用的高深讽刺,而是认为本来生活中真实的男女面孔就是这样的。但是事实是,男人们都是这样的,所以女人被气成这样。然鹅lz们还是乐此不疲:一会儿生孩子难产,一会儿摔东西砸碗,一会儿自己垫钱伺候不着调的狐朋狗友们,和男人在一起,心情好的时候少。在80s,影片还想展现这就是人民大众的生活流,大家的生活都是这样的;在2020年,我们已经可以重拳出击,快乐这么短暂,自己造作不好吗,干嘛要结婚受那个洋罪,姑奶奶不伺候,哈哈!(开头和结尾动感剪辑喜欢,接着就几个好几秒的固定镜头是什么鬼)

六个家庭,六对青年男女,各有各的矛盾,各有各的心事。影片选取了这六个家庭某一天的生活片段,琐碎的生活细节,或大或小的矛盾,构成了普通人平平淡淡的生活。影片带有一定的实验性质,六个片段并没有有机串联,只在片尾六个家庭的男女陆陆续续从楼里出来去上班,实现同框;每个片段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镜头以旁观者的角度展示一对男女的家庭生活;影片配乐很少,大量的同期声录音,背景音效多而略显杂乱。有一个片段中女主去超市购物的场景,整个超市布置、收银等跟现在也差不太多,80年代就有这样的水平,不愧是首都;影片片名如果加上“血溅”二字,那就是水浒传里的故事了,哈哈。个人评分7.4分。

记录一栋楼里六对夫妻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六对夫妻各色各样,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一对都有自己的矛盾。以小见大,这些矛盾折射出改革开放大潮中,在传统向现代、保守向开放转变的进程中,精神交流的贫瘠无法配饰物质的丰裕,都市男女面对时代更迭的抉择和迷茫,是个人、家庭与社会的难题。影片开头的一组镜头快速地捕捉了城市生态,冰冷的钢筋水泥和封闭程式化的楼房反映人们的心态,“鸳鸯楼”一名更是极度讽刺。大量长镜头的使用和用电梯楼层来实现转场很有意思,长镜头特别考验演员演技,画家的老婆在家织毛衣拆毛衣照镜子那段长镜头印象深刻,人不过寂寞如此。

“1986年,“北三环西路34号楼”建成,毗邻多所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以40平米一居室为主,挂上了大名鼎鼎的“青年公寓”牌子,中国人民大学、外交部、粮食局、银行等“好单位”的优秀大龄已婚青年住进来。尤其以楼里住了不少高校中青年知识分子最为有名,1987年电影《鸳鸯楼》就以这里为背景故事拍摄,电影中还特意描述了一对研究生夫妻。那年代“研究生”基本就是“奋发有为”的同义词。”2014年8月25日北京晨报的描述,电影讲了住在鸳鸯楼的几对夫妻日常生活,有平淡、有冲突、有温馨、有感动,那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总有一些回忆

“也就我们第四代会这么拍,要让年轻人拍,或许不是这家离婚就是那家跳楼。人家会说,按你这个故事这两口子怎么混下去呀7这就跟我的想法不一样,我就觉得天下的夫妻全这样,哪有没矛盾的夫妻?到今天我也是这看法,就是所有夫妻之间的矛盾都不足以散伙,干嘛要散伙?”很浅地结构了生活,从婚姻到家庭,生活就是无尽的吵吵闹闹别别扭扭并在吵闹和别扭中继续。拍得温馨舒服,小波小澜,就这样。开头一个故事我还以为在上海,原来是在北京。顺便,最后那哥们儿有个角度太像丁志诚了,我脑子跑了……

独立撰写的六个家庭小故事,揭露了改革开放后的婚姻与社会。有受从前道德观压制的,也有对外国向往努力奋斗的,还有教育水平低的夫妻每天吵架,还有职位升迁之后,开始思迁的。可是,整体而言是没有出彩之处的,导演只是概括叙事,既没头又没尾,画了一幅素描,就电影本身而言,可观性、趣味性、教育性、意义性都不高。相比于《邻居》中的几户人家的冲突以及对社会层面的揭露,此片实在是寡淡如水。毫不客气地说,郑洞天在此片中偷懒了。

真绝了,第一流的编剧,每一句对白都直冲主题,人物刻画,节奏,情绪冲突把握极为精到,六对夫妻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故事,故事之间并不关联,同住鸳鸯楼,所反映的夫妻相处之道既发人深省又不失乐趣,特别还是在八十年代这样的叙事应该特别称道,前两段故事在影像表达上比较单调,后面几段刘得心应手了,这是换摄影了么还是投资变大了?

电影里的六个家庭各有各的洋派:家里有钢琴、有电话、吃西餐、22寸彩电、待客随时有饮料、1200块钱的组合柜、超市大采购、美国人来家聚餐、有人想留学、有人想移民。这可是1987年,即使是北京!可喜在洋派的包装下,影片没有蜕变成虚浮的无病呻吟,反而用绵密扎实的细节编织出真实的世故人情,今天看仍有光彩。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同一格局的居民楼,六个短片,六户人家,六对夫妻各自的烦恼与裂痕。对9楼冤家小夫妻,5楼纯洁小媳妇,6楼贤惠妻子印象深刻。太有生活气息了,简直是一副80年代的中国夫妻关系的万花筒。让人一窥80年代的日常生活缩影。分段故事+同期声+双机位+长镜头。内容形式都新颖,了不起!

3.5 鸳鸯楼,似是单身人士无权入住的乌托邦,但又容不下过于繁冗的意识形态,正如每个家庭(夫妻二人)始终拒绝与第三者直接交流,相同与否并不重要,赞成与反对才是对错的(盲目)指标;八十年代生活现状剪影,对形式内容做出“自我”否定(反婚),与张元《我爱你》相差无异,片末德彪西背景乐感人。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妈妈和七天的时间 彷徨之刃 留法岁月 玩的是古 往事如歌 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 胡同 草木人间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