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导演: 原田真人
编剧: 原田真人
主演: 役所広司 / 本木雅弘 / 松坂桃李 / 堤真一 / 山崎努 / 更多...
类型: 战争
官方网站: nihon-ichi.jp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5-08-08(日本)
片长: 136分钟
又名: The Emperor in August
IMDb链接: tt4289340
日本最长的一天的剧情简介 · · · · · ·
役所广司主演电影
非常不错的一部映画。可能让现代的观众已经难以想象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立宪君主制下的国王或皇帝,都享有着除去名誉职务之外的,一系列广泛的权力。在普选权尚且未能展开的时代,君主和议会与内阁的关系,很难认为是有着成文法所约定的那种一目了然的政治角色。内阁像君主提出“助言",然后通过君主的敕令颁布施行重大的法令,从某种程度而言,君主和枢密院或者上议院也是”民选政治家”们所依赖的谋求合法性的堡垒。这一点在战前的英国,也并不例外。批判Hirohito在36年之后的日本政治里扮演了并不光彩的政治角色,这并不困难,也有据可循。然而断言hirohito真正是不受制约的君主,或者超越?了他在明治宪法里的角色(虽然明治宪法并未详细规定他可以有何种具体的权力),这种指控大概对于二战之前相当多的君主立宪国下的君主都是难以成立的
2020.100 日本最长的一天推荐指数:三颗星。首先理性的看待影视作品。二战影视作品里,日本作为战败国,要用什么样的观点来呈现故事,是件不招人待见的事情。八月十五日的天皇录音,背后居然是暗流涌动,导演给我们展现出的是很有血有肉的天皇形象,他是很希望早点结束战争,保全国民。可是有一批顽固派却发起了政变,陆军叛变,国内乱成一锅粥。我想说,这本是一场不正义战争!战与和?一个民族最后可怜的生存抉择。即便是面对天皇公告,也还在纠结把“时运之所趋”改成“战局不见好转”!尽管广岛和长崎已经投下原子弹,国民危在旦夕,主战派依然不愿意承认战败。
哪怕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民族主義的煽動力……二十世紀史好有意思kyaaaaa繼對日漫性冷淡後重新對日本文化產生興趣x雖然但是,傳統女性形象也有獨特魅力(誰不喜歡人妻呃呃呃)難道他們真的信仰著大東亞共榮嗎(。)卡司太帥了,不知道老版如何,雖然但是,時人好像真的絲毫沒有覺得發動侵略戰爭是錯誤的,出於本人的國際主義立場和民族情感還是扣分了()但確實,哪怕是侵略者也是有血有肉的_(:3」∠)_除了殺伐果斷獨掌大權的專制帝王,原來生活在不安全感之中的虛君也這麼好磕!!!!!所以君主立憲國家是真的很尊重皇室嗎x
与1967版大不相同。甲级战犯出场,突出裕仁、阿南,让已死的裕仁直面登场说现代日语爱民如子(皇后也登场)、让阿南“爱子”与对谋反的知情交错,铃木的家庭也大幅登场,细节剪裁大相径庭,展现“人性化”成分。大大弱化了狂热情绪、杂乱慌张和濡热天气,仿佛极端军国主义份子也是能理智思考的正常人,仿佛面对原子弹时裕仁以降当权者也还处乱不惊。也许2015年的日本人已经理解不了这些情绪了,毕竟1967年的日本人刚刚亲眼见证了另一种狂热;但更可能是不想讲,如此才好自欺他们给后代留了信心,后代方能翻身。
说美化侵略和开脱责任的同学也未免太上纲上线了吧,本片很好刻画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图卷,逻辑性还是挺强的,全片单纯当做纪录片来看甚至可以给高分。但作为剧情片,尤其作为翻拍之作,其人物刻画和故事性被老版完爆之。裕仁作为主人公存在感却不可谓很强,更别提全片最不符史实的阿南惟几大将,其余诸多配角的描写就更别提了……通看全片,导演可能想描绘出一种不同于老版的全景式描写,更想透过个人的视角来看这一段历史;但想来历史大潮之下,即使是风暴中心的大人物,也无法一窥风貌无逾吧。
为什么总有人老是纠结于那位曾经打败并凌辱我们的对手去拜神,不下跪道歉以及天皇不剖腹谢罪等这些无脑的琐事?弱肉强食,这是定律。道个歉就保证我们再不被凌辱,就能修复曾经的伤疤?天天渴望渴求对手反思,人家为什么要反思?那我们为什么不为我们曾经唐帝国元帝国反思一下?误国的就是这群天天在纠结的无脑愤青。反而我们自己不能不重视反省的是,日本这位对手现在依然比我们强大,我们再不努力图强,还整天渴求看人家下跪以自慰,总有一天,我们还是会败在别人脚下。
说实话近代日本直到二战,败就败在以下克上,无论是披露的九一八和七七事变,还是日本国内的226兵变,都是以下克上扩大战争的例证;另根据一些文献披露也显示在226兵变后,天皇其实就再也无力掌控军部,当然这也是其自身玩火失手所致——在皇道派和统制派之间玩平衡,最后玩到自己失去掌控力为止。所以说,从226兵变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算,好像日本天皇只有在最后宣布无条件投降才算是唯一的一次“雄起”。
如果没有阅读原著做基础,可以会因频繁的场景切换而难以理清剧情。在还原原著的方面做得不错,但其所要表达的仍然叫人呵呵。新版让天皇登场,但私以为这是败笔,既然只能拍成仁慈爱民、让臣民不禁想山呼万岁的伟光正君主,那还不如继续做背景板。役所广司和山崎努演技出众,撑起了内阁两派的形象。松坂桃李也表现出了政变军人的疯狂与盲目。改天补下老版以做对比。另外东条再度担当搅屎棍,真是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呢。
作为中国人,观感极其复杂。影片诿过饰非之意很明显,尤其美化裕仁这个大战犯,连东条英机也不那么面目可憎。但是我觉得电影又非常真实,真实表露日本对战败的理解,以及所谓的荣誉忠诚。裕仁诏书,站在日本的角度,是绝佳的文案,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但又为另一个时代的开启埋下了伏笔。影片失败于导演想表达的内容过多以至于凌乱而肤浅。但对比我们,胜利者一方对电影,艺术性甚至思想性都高明太多。
2016-01-17 22:08二战日本投降前几天国内的政治变动,天皇发布终战的诏书也是几经曲折的,新组的内阁迫于军方誓死抵抗的压力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发布诏书广播的前夜还险些发生军事政变。两小时的时长略显拖沓。那个陆军大臣阿南,入阁几天,除了代表陆军发出强硬的声音,也尊重天皇的终战意向,终战日竟也剖腹,简直就是内阁总理找来的替罪羊吗?
这部电影拍的还可以,与过去的1967的版本很相像,几乎一样。其实这应该是一部历史正剧,铃木为代表的主和派,阿南为代表的主战派。以及一批下级军官妄图发动政变,阻止天皇发表讲话,结束战争,虽然失败了。我觉得对于阿南的这样夹在中间的人物刻画的比较生动,这个直到最后他切腹自尽。还有一点,前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便是影片中的阿南惟几的小儿子。
我擦,就算我是以客观角度去看,这修饰的也太厉害了吧。从天皇到士兵没一个坏人,都是为国为民的,呵呵哒,从这就能看出你们对于历史的反思还是那么鸡贼。影片的氛围营造的不错,但是剪辑有点乱。年轻演员有点用力过猛,几个老演员演的很好,还有就是难得看到这么多天皇的戏份,虽然他的形象简直完美到刺眼,醉醉的。
题材不错,看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但这片子的剪辑很成问题。应该说2015年版更加侧重于人物心理的刻画,让人物更为饱满,如果做得好的话完全可以做得比1967年版更好,但很遗憾,明明是“最长的一天”,结果生生拍成了最长的“四个月”,剪辑杂乱无章而琐碎,毫无重点,看得云里雾里的,实在是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