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以
在儿童片和家庭伦理片之间跳转,两个半小时的体量并没有令两种风格有效融合,反而有彼此互为补丁的感觉,之间的转换也比较硬,把一个本来四个各有原生家庭问题但凑在一起特开心的小伙伴的故事,硬凹成了流水账似的两部分。全片编剧转导演的感觉很明显,最大特征就是对何时喊卡还是比较苦手,对自己写下的剧本内容无法割舍。不过同样,影片也明显体现编大于导的优点,特别是青春期男孩间哥们儿情谊与朦胧好感之间的拿捏。在剧本总体结构上,也有明显的铺排,全片的突转,正是从男主对导演男孩袖手旁观开始的,因“背叛”带来了所有人物命运的急转直下,最后也因弥补了“背叛”,主题得到升华,此外,编导对这个时期少年把同龄人的评判看得比家人更重这个点也拍出来了。小演员们的表演整体生涩,尤其是男主只有一种表情念台词,不过蜥蜴和隆次都比较自然。
属于日式的儿童电影,没有中港台那么文艺腔调,这部就是看这些男孩子们发泄不完的精力如何令他们自己的世界运转的,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且各自分开,各自成长,最终对所认识的世界定性。两位小男主真好拍,在群像方面的塑造也很有想法,看的时候我很怕他们一起去拍电影了,但并没有这样,这一笔是让小男主堕入了危险,虽然懦弱的男孩子作为主角在电影里比较常见,好像这样才更值得书写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过本片影像质感上很有自己的一套,在视听上填充了文本,好像真正经历了一场真实的青春一样。美中不足的还是在于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上,偷闻同学姐姐的身上的味道,对妈妈的抱怨对妹妹的欺负,对女老师的爱情玩笑等等,不能因为这还是小男孩觉得可爱就可以遮蔽这些问题,电影里明明有个很好的角色正太郎,那么会讲道理,完全可通过他的对白来处理
#2023SIFF#第1站宛平剧院。讲了小镇里一群六年级少年的成长故事,这一时期的孩子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太大了,一边想要挣脱似乎天生就加在身上的“标签”(杀人犯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宗教信徒的孩子……),一边却不可避免地继承了父辈的性格特质,于是他们默默彼此羡慕着,最终从朋友眼中看到自己身上的宝贵之处。深不见底的“废弃隧洞”隐喻很戳我,年少时总有一些奇奇怪怪又神秘的仪式,其实当时要面对的“隧洞”,那种对未知的恐惧,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影片用“站在正义的这方”作为一个落点,当孩子们战胜懦弱,有勇气为了正义自我抵御、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时候,也就穿过了隧道。其实影片的立意并没有多深刻,描绘校园霸凌的方式也是喜剧化了,把霸凌者塑造成“没长大”的青年,但整体的人物心理刻画是能让人共情的,有笑有泪便可以了。
“昔日菜鸟,今日老大”,情感满载的胆小鬼的成长物语。很难说这部片子有没有致敬岩井俊二和中岛哲也的某两部电影。能看出少年们的疯狂,但是还能再疯狂一点。叙事节奏是前一小时大笑,后一小时虐心,略显模版化,但也能从中窥见校园暴力和家庭暴力以及不同的原生家庭创伤,可惜表达得不够。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和解了。很赞赏影片中对不遵守二元性别表达的角色的展示和对其平等的表达,但是影片中也有厌女的point。但至少瑕不掩瑜,影片已经表达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总算在上影节开怀地笑了,感受到了悲伤以外的东西。友情与和解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总算有点新东西看了。@SIFF2023
230609-25thSIFF-#3@宛平剧院。整个看下来最大感慨就是子役好棒,未来可期,希望不要长残(跑片尾才发现超有好感的主演弟弟竟然是关西jr.!这不完全就是自家孩子吗?!偷偷加0.5分,(这孩子将来会是个大c吗?现在入股jr.应该不会亏,而且还是关西jr.诶!))。剧情的话,就是正常的儿童电影啊,青春,犯傻,分离,奔跑,呐喊,哭泣,啥的啥的,没有什么非常特别的观后感,也可能是我没童年共情不到??也有可能是被我隔壁的情侣来迟到还不间断讨论全程让我有种想喊他们get a room的观影体验影响到?总之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大概不会想花电影节价钱进电影院看wwww
7.5/10【25th SIFF 01】 影片前半段的完成度和精彩度要远超后段,即使前段只是少年们在小城里无所事事、撩猫逗狗的一个又一个镜头,后段的几场高潮戏甚至不如被自行车和白球鞋从泥坑里溅起的泥水更让我感动。关于“地狱隧道”的铺垫过于冗长,一拖再拖,以至于当少年终于穿过地狱隧道时,想象中的高潮并没有到来,观众早已随着许下的虔诚心愿一同泄了气。不过结尾也算是打破了一个叙事锚点,铁路联结着小城和外面的世界,于是在一个又一个小城故事里,车站几乎成了人们道别的最主要场所,本片将最后的道别叙事场顺着铁路从车站延伸开去,以动取代静,也算是青春片里一个不错的处理方式。
【SIFF2023,上海科技影城】A+。本届上影节最佳预定,实在是太好了,令人如坐针毡的好。四个杂鱼少年骑着自行车,呼啸着穿过熟悉而亲切的小镇,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特征鲜明:会为隆造结识新朋友而闹别扭、因为太过怯懦没能保护好朋友的主角高崎瞬;帅气的孩子王、想要同过去决裂做回普通人的隆造;黑黑瘦瘦看似最弱小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蜥蜴;戴着一副厚厚眼镜喜欢宅家打游戏的学霸君……当高崎瞬鼓足勇气冲进Hell’s Tunnel时,我的眼泪唰的一下就淌了出来,那一瞬间,我看到了成长。相信在一个平行的时空,杂鱼们都考上了东京大学,也一定骄傲地并肩穿过了隧道。
#25SIFF# 真的很厌恶把少年戏拍的如此老气横秋,具体体现在没完没了的情绪宣泄以及多此一举的手持长镜头对话哭戏。本来前半段群像戏尤其开头的长镜头是教科书般的高效率,结果到了后来四个主角一个凭空消失,一个充当空气人,男二的自白和弧光完全架不住前半段的铺垫,男主角的转变还是日本电影的通病,弱化了生活中的矛盾导致冲突的时候并不能说服大众。娇柔做作拍的不少年的青春片,但即使这样小学分别那种刻骨铭心的伤心依然能让我回想到以前,现在想想后来的哪个分别不比这痛苦?所以我贪心的在男主跑进隧道前也许了个愿,我在大银幕看他穿过了地狱,那也顺道带上我的愿望吧??️
【siff2023,上海科技影城】导演很懂“穿越绝境”,这是阿城在一次论坛上上回答读者提问说的。我想说这个电影是做到了。男孩们的成长,大人们也在成长。小学男孩的绝境在于如何面对暴力,如何正直,如何与周围的人良性互动,以及在一个非常糟糕的生活环境里依旧健康向上。这个世界欠很多人一个金色的童年,有些电影可以给那些孩子勇气,所以我私心是必须给高分的。我想《苦役列车》里的贯多就缺少这些可爱的同伴。抱歉的是我坐错了座位,还很理直气壮,给我旁边的女生带来了困扰,??对自己的迷糊感到无语!
20230609SIFF宛平剧院。节奏很慢很慢,导演的自传《弱虫日記》改编电影。充满了小男孩真实的熊孩子童年,偷看黄书、偷闻女生、偷鸡摸狗…但又都各有不同的家庭境况,异乡者癌症患者、酒精成瘾杀人犯、沉迷奇怪宗教、单亲妈妈…主角周围尽是些奇怪家庭的小孩,但还是想成为伙伴,因为自己太普通甚至觉得有距离。想变得勇敢、想考东大、当总统、去太空…胆小鬼们在说出野望的时候也充满了简单的快乐。最后的最后终于鼓足勇气穿过了地狱隧道,大概象征打败内心的软弱,所谓“地狱”不过如此。
几个小孩角色设定都不错,而且前期大家每个人都有问题,好几个人的固定关系里蕴藏无穷涌动与变化的感觉真好啊。甚至让我想到皿三昧的某些东西,但是后期变成边哭边喊出心声,很严重的家暴,霸凌什么的最后都你好我好大家好了……那种残酷一冲淡,反倒让人尴尬了。不是说青春片非要黑深残啊,但剧情设置有的东西,不能突然就草草了事啊。PS:我喜欢西野导演,我怀疑这个早熟男孩磕自己两个朋友的CP,不然为什么随便拍个视频还要两个朋友互相亲啊。你才六年级啊冷静一点!
运镜画面色彩剪辑都很棒!日本乡下的场景也有亲切感。导演小时候想必就是主角,有想要成为的男孩,也同时被人崇拜认可。回头看童年,也有许多当时觉得稀疏平常的事情实际上是很荒唐和无厘头的,这一点也蛮写实的。但还是忍不住感慨,男性同性社会的论资排辈从小时候就不自觉地开始了,获得男性同类的认可简直是天大的事情,昭和男儿是不屑于跟女生玩的,女生进入他们的视野只能是作为抽象的性感符号(初中的姐姐和色情杂志上的裸女),实际上还是跟女性0交流。
2023上影节 | 很可爱很喜欢。普通人能够直面、接受自己的懦弱不堪,凝聚一丝勇气做出改变,比起一些英雄故事更令人动容。「すべての弱虫たちに花束を」。部分情节略微有点碎,不过是半自传改编的,可以理解。小朋友们的互动轻松愉悦,整个影院氛围很好。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要数亲额头………好奇原作到底有没有这段,没有的话现在小朋友赚钱也不容易啊。另,我都不知道关西还有这么有型的Jr.,池川侑希弥,我会稍微关注你一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