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法国电影大师弗朗索瓦·欧容的喜剧作品,亦是其“女性三部曲”(
不记得喝了几个,反正你不能开车,钥匙在这插在车上,我就看着办吧,我家不远就在前面,不远可是很偏,往左往右向前向后,不用看了没人管我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去生活一个人也可以快活,给你讲讲我的故事,你可能没听过,失信失望失恋失落——歌曲《夜车》或表达了「女权主义」今日的现状,而欧容新作《我的罪行》或表达了他对现状的不满:从一开始「性别对立」就是编导们针对吃瓜群众策划的一场闹剧,幕后是一笔笔金钱交易。显然,地租资产阶级对于等待「耐心的艺术」失去了耐心,对于继续投资「耐心」也失去了信心。醒醒吧——作为资本的代言人,房东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纵容「家人们」这种「签发空头支票」行为和「失信失望失恋失落」状态无限循环拖延下去——车停了好几次,烟抽了好几根,天都快亮了,我们还没到呢,你睡的安稳吗,我必须清醒着。
法式趣味,充满戏剧性,又有讽刺意味,黑白画面和戏剧舞台的多重运用,是想象更是现实,两者的穿插作用妙趣横生,以主观世界的给予和客观视角的交错焕发奢靡的感官调动,凭着不着边际的行为逻辑,构建了一场女性大狂欢,在荒诞失序的生活中稳步前行,完成了一种新颖的性别议题的表达,对司法婚姻名利拜金等等各维度的讽刺开涮,强有力并且高密度的对白输出恰如其分的表达着观点,那些古灵精怪的表象下是对一切议题的犀利反射,台词和角色的有趣程度,交出极高的观影趣味,尤其于佩尔出场的下半程,角色放飞自我,抓马层出不穷,稳妥恰当的拿捏住喜剧的浮夸与人物的戏剧性,一场碾压级别的水准演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喜剧爽片,洞察振聋发聩,内封意蕴深长,甚是有趣儿。★★★☆
#25SIFF#弗朗索瓦·欧容23/ 在我看来欧容一直是一个很奇特的导演。他的作品系列有着很明显的风格划分,从最开始的很凶猛的讽刺和黑色幽默失魂家族、干柴烈火,再到中期一点的偏向舞台剧的八美图、花瓶等,以及到了新千年拍了些我不理解的电影,以及近两年转向讽刺喜剧。他的变化和风格多样一直也离不开一种设定和母题,就是不去多关注时代背景而是抓住人物的经历和一段故事来反映社会现象,在这部横跨十余年的女性三部曲迎来终章,其喜剧和讽刺效果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也从未看过一部戏可以全部依靠文戏来达到起承转合,欧容将对话拍到了极致外加舞台化呈现,达到了这种能引起共鸣和大笑的讽刺。这就是近年来舞台剧和电影融合的最佳效果呈现??️
杀疯了 欧容像是拿着片中那把手枪一通乱发 乍一看他好像摆烂的司法系统那样 已经放弃通过文本内部寻找和打磨影像与戏剧/文学的平衡了 但实则是隔着年代的面纱和me too语境下的女性处境自成互文 蠢得要命口吐白沫阴暗爬行的老白男 用“小作文定罪”“敲诈勒索仙人跳”“正当防卫无罪等于鼓励杀男人”等话语污名化女性的正当维权 看似荒诞又如此现实 女主角们则通过表演触碰着虚构和真实的渐近线 通过说谎抵达了真诚 (有些地方过于离谱 也让整体故事线在女权和反女权的边缘反复试探)尤其在那场戏剧冲突与笑料齐飞的法庭戏 律师姐姐写的总结陈词/台词对女性处境的洞察是如此振聋发聩 果然姛是对性别议题更敏感且天然地更接近女权的
#SIFF 大光明,以为是女性主义电影,看到最后发现好像也不全是。很有意思的感觉,女律师当庭辩护的内容非常女权,但看到最后发现她也许自己也不完全这么想。双女主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为了改变现在的窘境而扮演“女性主义领袖”真的有趣,既要名声又要金钱,既要骂男性又要投入不忠男人的怀抱,如果女性想要“利用”女性主义获得更好的生活,想想也挺酷的,以至于最后女主要和富二代结婚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惋惜,因为知道男人在她生活中已经完全是一个修饰品,像男人身边的女人一样。不过影片中司法和社会对于一个犯错甚至涉及刑法的女人的宽容达到这种程度,比起这几天互联网上的围猎行为,更像是一个触不可及的西方神话故事。
#Siff2023欧容拍这种喜剧类型片也真是手到擒来。全片的打光和美术都太精致了,欧容根本就没想还原30年代的法国,他想营造的就是这样一个舞台感、间离感,以此更好地去讽刺,去表达。法庭戏里法官说的话,明显是在诘问当下的女权运动是否过于极端和功利。而女主们的回答放在当下也依然适用:女性甚至要利用一场罪行来提升社会地位,女权问题矫枉必须过正。中后段的色诱情节也是对当下“独立女强人”口号的一次喊话与回击。那欧容自身的态度呢?在片尾最后改编的戏中戏里展露无疑了,这不是你的罪行也不是我的罪行,这是我们共同完成的一场对男权社会的谋杀。#2023十佳预定
2023.6.18上海电影节观影。超过预期的观看体验,电影嘛,最重要就是能开心地看完,电影院里阵阵的笑声就是最好的目标完成的标志。其实电影和别的什么都一样,少谈些主义,多一点放松。每个人都是女性主义者的口号在今天也不过时,女性应该结成天然的盟友自然没错,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男性也是运动的应有之义。男性和女性互相爱慕,互相争斗,互相取舍又何尝不是健康和谐的两性关系。不管是哪种性别,聪明美丽健康大度的人都是值得欣赏的啊!两个年轻的女演员还需要继续锤炼,法国女演员的话还是老的秒啊!
【7】轻松好看,不烦不累。欧容信手拈来的小品啊,一处一开花。比《八美图》玩的更花,更好,更像一出舞台剧。在司法体系中引入女性的误杀,谋杀也为自己谋名,也为男人谋权谋名。一场无情的谋杀变成社会狂欢,彻底蹂躏和控诉纯男陪审团的社会。用女性的戏精,妖媚,神经质去陈列一出高级又不失幽默的喜剧小品。通过三幕戏的改写模糊了结局,欧容一边狠狠社会黑,一边在怀旧《日落大道》。于佩尔真的戏精本精啊,不演一次青楼老鸨真的很可惜~~~
2023SIFF 23 大光明 &欧容NO.10#4.5 欧容第一梯队作品。这些年来欧容越来越放飞自我,选择题材越来越多样,但也总是点到为止。这部新作虽说也是一部爱情小品,首先看的超级开心,电影院里几乎笑的不停。然后主题又回到了欧容擅长的情欲犯罪,文学,虚幻结合现实。戏剧表演和电影剧作达到平衡,又带一点带《芝加哥》《世纪大道》的致敬,恰到好处的幽默,现代化的黑色喜剧。
如果是男性领衔,这故事就几乎是一个标准体的松本清张:社会名流、犯下命案、当庭审判、往事回首、痛哭流涕、一场人伦悲剧。欧容将视角焦点转给女性之后,就竟然变身成了一出社讽喜剧?而且无需闪回追忆,从庭审到谢幕,全都顺序递进,更有趣地是,期间每次变量转折非但不会制造危机,反而最终又多加进来一个甚至多个幸福结局的参与者……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制片死了全是春!
#SIFF# 怎么说呢,故事大致是讲1930s巴黎几名女人争取权益的胜利,但或许是因为讲述故事的手法相当戏谑夸张,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是对女权运动的反讽,还是仅仅为了制造神经喜剧的效果?看外媒的反应似乎没有这样的疑惑(多是说片子是"anti- antifeminism"),大概是我和导演的幽默点没在一个频道/ 对女权太敏感了?= =
并不太喜欢以夸张表演为基调的喜剧,但总有例外。《我的罪行》的火候就正好:戏剧改编的电影保留了很好的节奏感,于佩尔尽皆过火的表演对这个人物而言却是刚刚好。电影用戏中戏的4:3黑白银幕来展现杜撰的罪行,于是两位女主的happy ending也是虚构的胜利;同时,那也是一个电影院里播放新闻纪录片的时代,进一步强调了电影与现实里的虚构的同构性。
真正的银幕戏剧,通篇夸张、全员疯癫、十分好看。好色而善变的直男是法律都准许横死的真正罪人,靠博得男权社会意义上同情式“谅解”而跃升的女性也满怀利己精巧,全盘讽刺下没有真正的价值观胜利方,硬究够不够女权者看《芝加哥》也还会纠结女犯脱罪是男权的胜利吗——类型迥异的两片在节奏疏朗层面倒真是极其相通。23.06.18.SIFF@博纳UA梅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