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节拍器电影

 
电影译名: 严密监视的派对(台) / 派对有罪(港)
影片导演: 亚历山德鲁·贝尔克
豆瓣评分: 6.40
影片地区: 其它
影片类型: 剧情
上映年代: 2022
影片时长: 102
更新时间: 2023-06-12 12:25
浏览次数: 199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节拍器电影演员名单
Mara Bugarin , Serban Lazarovici , 弗拉德·伊凡诺夫 , Mihai Calin , Andreea Bibiri
节拍器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听摇滚乐是罪的年代,罗马尼亚青年只能在家里闭门派对,抓住稍纵即逝的放纵与自由。十七岁的安娜,得知男友将移民他方,情绪跌落低谷,不顾母亲反对,参加犯禁派对。偷偷收听西方广播,心仪电台节目却无法点唱,于是联手写信。没料到秘密警察上门拉人,勾结外国的罪名如何担当?亚历山德鲁·贝尔克首部剧情长片,细致重塑七十年代氛围,捕捉少女内心挣扎与哀愁,回首齐奥塞斯库独裁时期的青春和压抑、背叛和饶恕。戛纳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导演。

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亚历山德鲁·贝尔克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最佳导演亚历山德鲁·贝尔克第75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导演首作奖)(提名)亚历山德鲁·贝尔克

#2022 Marché du Film Online# 一种关注导演奖。简直是罗马尼亚戛纳系影片大集合,《爱在世界崩溃时》(学校)+《四月三周两天》(气氛+PUA名场面)+《警察形容词》(直接搬名场面),最后居然落到《毕业会考》(不过男主角倒有趣,这个“Let's go”是cue《色戒》嘛哈哈哈),片子主题和完成都挺不错,收听敌台是事件,写集权对人的PUA式扭曲到各种出卖背叛才是主题,但实在真是各种大顺拐(包括找弗拉德伊万诺夫演警察头子,能比这更顺拐吗?)。毕竟导演是个80年生人,72年跟80年代还真就不一样(比如说那两个笑话妥妥是八十年代的……)。不过这片子倒是也证明一点,即便现在拍个标准罗马尼亚新浪潮故事,也得开始讲身体和亲密关系了……

节拍器剧照

不知道是不是这一代的罗马尼亚电影人都对时代创伤和社会禁忌的交叉议题感兴趣,而这一部也是关于70年代高压政策下的“伤痕电影”。虽说Alexandru Beic第一部长篇的表现应该是及格以上,然而无论是镜头风格还是叙事节奏,充满了太多Mungiu的影子,让人不禁质疑其对于故事把控的能力。影片从一个少女的视角,在当时罗马尼亚对于西方戒备的语境下,探索关于亲密与背叛的coming-of-age,然而Ana的爱情和她的选择,都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她自己,而成为又一个缺失agency的“殉道者”,在这点上只能说是Beic编剧的短视了。而流行音乐真的会是政治变革的诱因么?在岌岌可危的大楼中,压倒它的绝对不是最后一根羽毛。

节拍器剧照

一个高三女生发现自己的男朋友出卖了朋友但仍然还爱着他的故事,一群年轻人偷听敌台被抓获由此不知所措的故事……有青春有床戏但并没拍成动人的爱情片,有告密有审讯却也没有要拍出什么悬念,似乎一切只是齐奥塞斯库时期布加勒斯特年轻人的成长必经之路一样,因此更让人感到害怕……说实话觉得有些地方还是略显生硬,身体和政治之间的关联没有特别有说服力。但也有特别动人的地方:当女主她爹跑去警局劝她听话认罪写检讨、求她不要惹麻烦甚至在女主不为所动时伤心地说“你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的时候,一些往事浮上心头……太真实了。哎,这个世界上的青春总是太短暂,而该灭亡的东西总是那么长寿。 @2022-06-06

节拍器剧照

我倒是很喜欢。特殊的画幅、强胶片质感+手持拍摄,很美也很适合拍过去。每次看到秘密警察都会心颤,因为从小到大听过看过无数人用着相同的伎俩和话术,只是他们压根不是秘密警察,而是身边再常见不过的人。自由是什么呢?听音乐喝酒抽烟跳舞做爱。前半部分看到他们跳舞觉得很傻很青涩,后面觉得,正是要用这样傻乎乎的身体性的摆动来打破极权啊!结尾其实没大看懂。为什么女主要和Solin做?是用身体来瓦解、对抗极权的代表吗?(感觉不会是浪漫)最后Solin是不是没有勃起?她做了秘密警察吗?(咖啡店送信感觉是她在钓鱼)为什么最后所有人一起踢足球又变得其乐融融?

节拍器剧照

【6】某一瞬间 ptsd到《432》以一个无关紧要的聚会去窥探罗马尼亚的环境恐怖。另类的青春片,小格局也能洞天地。聚聚会,唱唱歌,念歌词,吹吹牛逼发一阵伤痛与以及人心叵测试问,青春如同雨后春笋一夜长大。像极了某地下影迷组织放映被恶意举报,举报者和观影者的缠绵纠纷。漂亮的画面只有开头,结尾,青春,校服,然后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恐慌,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乖顺,因为青春就长大了,因为平静才恐怖。

为了这部复古1972年的罗马尼亚,我准备放弃对复古1973年美国的《甘草比萨》的喜爱,还是东欧的历史更有吸引力,当然当时的青年也是深受英美流行文化和反叛精神的影响,不同的是他们在iron curtain下。场景不多,很多长镜头,节奏和转场控制很好。本片不但调色、画幅、服装、发型等复古,舞姿也复古,有一场2分多钟伴随The Doors的Light My Fire的爬梯跳舞,太喜欢。

【HKIFF47online】一場派對一場夢,一次背叛一宗罪。在門外等待少年少女的是鐵鏽味道的現實,想打電話卻被電話打。被勸誡的部分讓我有點想到「少年」,不論時空他們拿青春歌頌自由卻被追究。結局大家繼續考試玩耍,偽裝太平盛世,裝死是令人無奈的真實現狀。感情線很迷,兩人依偎親暱的戲份很好,但感情卻因為交代不到位是卡頓的。

戛纳75e第四部。前后两部分很割裂,前面节奏真的太慢了,昏昏欲睡。后面男主借寄信逃离罗马尼亚的事件败露,独裁国家的压抑气氛一下子上来,我立马睡醒。工作人员软硬兼施,最后甚至通过收编的方式管控违反规则之人让人不寒而栗。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变成他们之中的一员(这能说吗)。2.5或者3分吧,真不能再多了,歌不错。

想打开的门打不开,想寄出的信寄不到,收听欧洲电台不重要,通过当前的毕业考才最重要。教法律的父亲跪下来求我,你却不识抬举。选择让你当叛徒,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年轻人疾呼要做爱不要作战,独裁政府却在洗脑去作战别相爱。自由是禁忌,派对是罪过,朋友与恋人彼此背叛,我们便都有光明的未来。

【香港电影节】开场五分钟让我彻底傻眼:女主得知男主要离开家乡,难过得不行,一直在假哭。你没看错,是假哭,一毫米的眼泪都挤不出来,但是却一直在呜呜呜。专业点好吗!演员来噶!剧情乏善可陈,节奏拖沓,一个场景下叙事效率奇慢。影厅上空铺满了我的弹幕:Up乜春。【影片结束没有一个人鼓掌】

音乐都是歌单里的,以至于完全代入了故事,当下的我和过去的他们听一样的东西,被查封的那张Led Zeppelin,讨论The Beatles,聊Jim Morrison,大家一起跟着Light Me Fire跳舞。开头和结尾的镜头设计都好喜欢,中段的部分确实有些保守了。

补。格调复古的影片,过于冗长慢节奏导致我在影厅看了好几遍手机,甚至百无聊赖到床戏中间回了六七条微信。看到他们在我最喜爱的一版Light My Fire里摆动身体跳舞那一段过于梦幻的场景还是有触动。不懂髪语的人纯靠读词根看完了,审讯部分格外熟悉,多了不说了,懂的都懂。

戛纳影展(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导演奖!!风格与主题都不新鲜,齐奥塞斯库政权下一场由不同意识形态决定的「爱情」亦必然是如此结局。前半程青疼基调衔接后半段「政治高压」虽不违和,但痛斥与反抗的集中体现还是过于平和微妙,以致于观感上的刺激点游离于故事本身,略显乏善可陈。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夏天的滋味 聂鲁达 冰的融化 阿尔卑斯的激情 魔鬼深夜秀 猎人们 慢慢 至关紧要的岁月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