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江山美人电影

 
电影译名: The Kingdom and the Beauty
影片导演: 李翰祥
豆瓣评分: 7.10
影片地区: 香港
影片类型: 剧情,古装,戏曲
上映年代: 1959
影片时长: 95
更新时间: 2023-05-09 12:34
浏览次数: 225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江山美人电影演员名单
林黛 , 赵雷 , 胡金铨 , 杨志卿
江山美人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年轻的正德皇帝,在御书房听太傅梁储讲学,窗外传来宫女妙曼歌声,词意称颂江南景色美丽,人物俊秀,不禁悠然神往。适值殿前侍卫将军周勇乞假返回江南故乡,正德心生一计,命周勇护驾陪行,微服私游江南。
  君臣策马同行,游览江南景色。正德向来寂处深宫,难得逍遥自在,心怀为之大快。一天来到梅龙镇,镇上正在举行酬神盛会,人山人海,鼓乐喧天。正德与周勇挤在人丛中观看,游行景艺巧妙新奇,目不暇给。突然朵朵鲜花从天而降,正德伸手抢接,惹得扮演「天女散花」的少女嫣然一笑。正德神摇魄荡,一缕深情系在少女身上。
  回到客店,少女的笑容深印在正德脑中,辗转反侧,无法入寐。翌晨起来,独自漫步。丛林中酒旗高挑,正德信步入内,却和昨天所见少女相遇。原来她是酒家店主李龙的妹妹李凤,不禁喜出望外。酒保大牛上前拦阻,声言今天店主有事外出,暂停沽酒。李凤见正德年少俊雅,芳心窥慕,借故遣开大牛,殷勤款客。正德乘势倾露爱意,李凤羞不自胜,半迎半拒。
  两情缱绻,良宵苦短。太傅梁储奉太后命跟踪前来,促帝返京。至是,李凤始知心上人乃当今帝主,芳心悔恨。正德赐赠玉佩,声言回京后立即迎娶,册立为后。
  正德去后,消息杳然。一年易逝,李凤产下麟儿。梧桐叶落,转瞬又是深秋。邻里以李凤未嫁产子,时加讥讽。李凤羞愤欲绝,更因忆念良人,积愁成病,玉颜枯萎,奄奄一息。酒保大牛见状,大抱不平,愿跋涉长途,上京面圣。途中盘费用尽,卖唱乞食,终于抵达京城。值太傅梁储入朝议事,大牛拦舆哭诉,太傅心有不忍,允代设法。
  正德聆太傅启奏,如梦方觉。前尘往事,复现心头。即命周勇飞骑往迎李凤进京,并奏请太后,册立李凤为贵妃,李凤车驾进京,正德亲自出迎,惟李凤病态之深,加以沿途劳顿,无力支持,竟作香消玉殒。正德抱爱人芳骸入殿,珠泪盈睫,深悔当年孟浪。每抚李凤所遗佩玉,犹自唏嘘不已。

的确是当时华语片大成者。前面皇帝赞江南的黄梅调子正是“你是新一代的开山怪”,想来当时7岁的刘镇伟应该也看过这片子,《天下无双》新瓶陈酿。老李刺心笔,浮华影城男盗女娼,显示的人性群像。凤姐发现皇帝身份并未高兴而是惊惶,一夜夫妻纵使有百日恩,三年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岂是千里之距音信不通的难处,而是人心受不住克服阻碍的疲累。人无大奸,而欺软怕硬是最本能的恶意,连路边拍巴掌的小John都能嘲笑弃妇,妇人背后嚼舌不够还要问“你嫂子的孩子好吗”。一旦得道又是变天的嘴脸。看起来皇太后是女人掌权,其实是父权与亲情绑架的连体物,小太监巧舌如簧,可以说江南女子风情好,可以说酒家女招蜂引蝶,做的就是趋炎附势的行当。哥哥嫂子是好亲人,大牛有情有义,忍饥挨冻到京城(北京真冷啊)细数害人精皇帝风流事,放哪个时代不是平地消

江山美人剧照

在正德皇帝与李凤姐故事的无数电影版中,李翰祥这版算是现存最早的了吧,而我最喜欢的是刘镇伟的《天下无双》。比起大部分喜剧大团圆化的改编,李翰祥版居然是个天人两隔的悲惨结局。(看到珠胎暗结就有点BE的预感)比起吕布和貂蝉,林黛和赵雷在这部里CP感显然更足了:林黛的表演舞台化风格显著,嘟嘴皱眉几乎都是最大幅度,似乎是想重现李凤姐的少女情态,但效果确实一般,倒是后半部的苦情戏份很能打动人,她在庙里唱起「但求一滴杨枝水,留我三天苦难身」,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赵雷则时而深情皇帝,时而健忘渣男,人设前后完全对不上,令人摸不着头脑。饰演「大牛」,整天插科打诨但却有情有义的贫嘴快板少年胡金铨,大概这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他真的会成为一代电影大牛。演李凤嫂的是小宝三兄弟的母亲红薇,而小宝和秦沛还客串了孩童甲乙。

江山美人剧照

黄梅调电影之于邵氏是初期定江山的法宝,而李翰祥则是使用这法宝的不二人选,电影拍摄之时,距离大陆拍摄的《天仙配》在港上映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而前一年李翰祥已拍出了《貂蝉》,本部与前作相比置景与服装更加精致,邵氏的室内美术发挥的极为出色。在当今来看,两位主演实在有些审美上的缺陷了,林黛那时不过25岁,但在镜头下老态尽显,表演也矫揉造作,而邵氏小生赵雷饰演的皇帝则猥琐十足,完全像一个地痞流氓,相比之下,胡金铨导演饰演的大牛反而极为贴切,温情中混合了些许笑点,那段快板虽没板没眼,但也是效果十足,在后面李翰祥给他的脸部特写中,情绪释放的也足够自然。在剧情上,这部改编自京剧《游龙戏凤》的电影,在李翰祥的手中变为乡野气息浓厚的市井故事,风月味十足,而结尾的悲剧化改编也是独出心裁,就是人物塑造的不好。

江山美人剧照

这个正德皇帝与李凤的故事,在多种戏曲里都有,编剧王月汀写来应该是一如既往的快(此人出身黄埔炮兵科,抗战时是个畏敌逃跑的连长,内战后才躲过了军法)。黄梅调电影在60年前后同步风行大陆与东南亚,个中区别有待考察,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胡金铨电影美学从中汲取了不少,片里的京城画面,都配的是巨大的背景板,李翰祥终其一生,在描画故国风貌时几乎不计成本,这一时期的胶片颜色异常饱满,看着几乎近似卡通片,但舞台美学与略带超现实色彩风格的美工融汇,营造出了一种古意,令人不经然想起些前尘旧事。林黛看上去富有健康美,不过最后瘐死的结局倒多少不可信了,她的表演也有浓重的舞台化痕迹。本片剧情虽套路、拖沓,曲调也多有重复,但塑造了一干人物,贪玩的正德完全是儿童心性,胡金铨演的小伙计堪称义薄云天

江山美人剧照

因为是一部戏曲电影,它里面的歌唱韵味是很加分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布景也很有质感。作为一个皇帝,正德的行为可以用荒唐、糊涂、憨厚、懦弱、轻薄、浪荡来形容他的性情,虽然为人胡天胡地,却也对李凤有那么些恩情,只不过让她苦等三年受尽了相思折磨与流言蜚语,到最后便如黄梅调一样曲终人散。李凤是一个苦命女子,虽有哥嫂疼爱、大牛帮衬、太傅垂怜,最终却也没能与相爱之人厮守,何况于半路死别南北两端的丈夫儿子,这种在悲喜界限上踏入了悲剧的一面更是令人感伤。也是人生如戏,林黛正是青春年华便香消玉殒,只能用一句人生无常来感慨了。

江山美人剧照

邵氏经典,李翰祥导演,如今看来真是一部华丽空洞的封建遗毒,这要是放在那时的内地,该被批得体无完肤。耽于享乐的负心汉与守旧愚昧的傻女人之间莫名其妙的爱情故事,这部片子真的要逼着不涉及女权纷争的我分分钟要扛起女权大旗对其痛批恶批,方能纾解内心愤懑。这部电影在当时大火,是否反映当时陈旧的价值观念?现代化真是个好东西,我再也不批现代性了。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恶意太大了,无自我,被男人玩弄、视渣男为生命支柱的女性,太让人窝火了。

江山美人剧照

本片是《貂蟬》大獲成功後李翰祥又一部黃梅調作品,故事取材於《游龍戲鳳》,《驪珠夢》等通俗演藝的素材,仍然以黃梅調歌曲取勝,如王福齡為本片創作的《戲鳳》,《扮皇帝》等仍然傳唱一時,流轉至今,為許多戲曲迷津津樂道。林黛扮演的李鳳姐活潑可愛,但本片有意打造悲劇情節,讓鳳姐珠胎暗結,為愛犧牲而受盡屈辱,睹物思人,最終鬱鬱而終。雖然悲劇結局缺乏其氣勢,但仍然不失為一部娛樂性豐富的經典電影。

各方面都在水准之上。最后凤姐没能活着见到皇帝最后一面,好评。一个轻信的女子,一个轻薄的男子,爱情圆满的可能性本就极低。林黛完全是一个风情的女性,演不出少女的感觉。但是凤姐能轻易地接纳一个萍水相逢的男子,本来应该就是成熟葡萄的设定吧。赵雷一副无辜脸,负心得不自知不自觉,何其自然,皇帝的不二人选。

第一次看黄梅调电影,以戏曲推动情节发展,看似惊奇,实则就是中国的歌舞片、音乐剧。剧情改编自梅龙镇、游龙戏凤,说的是正德皇帝的风流韵事,不必细说。以李翰祥和胡金铨这对兄弟对比观看可谓了解中国文化的绝佳方式。文人与艺人,朝堂与江湖,空灵与市井尽在其中。邵氏在香港站稳脚跟之作,犹如李小龙之于嘉禾。

金铨这段快板说明童子功练得很扎实啊哈哈哈哈,赵雷怎么一部比一部油腻一部比一部猥琐......各方面都优于貂蝉,但是对这种执迷不悟的姑娘完全无感,倒是结尾寺庙那一段好啊,李老师应该多拍拍聊斋或者三言二拍。然后拍林黛的时候总会仰拍她的脸,感觉很像是40年代的拍法?二代导演的影子还是能看到的。

本来以为会是十分流于俗气的作品,前面的部分也是俗气得不行,甚至连唱词都曾经在年少的时候听奶奶放过,导致经典的那里我都会唱。以为按照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所以会有大团圆喜剧结尾,皆大欢喜,但是出乎意料地在喜剧之后马上落成悲剧,居然莫名有了一种莎翁戏剧的张力。总有许多不足,但尚且值得肯定。

2.5。夹唱带有戏剧风,布景精致。故事讲皇帝与酒家女的跨越身份之爱,但他只是一个多情的昏君,有了新欢忘旧爱。加上姑娘没有眼光,就造成了悲剧。虽然最后似有反转,但从他把忘了她的事推诿别人,就说明了不是真心。我觉得心上人是不会忘的。另外从头到尾都让观众为女主角的遭际捏着一把汗

最早看的《游龙戏凤》版本是家乡戏《寻夫》,结尾与京戏、本片不同:正德皇帝百般抵赖不肯承认“戏凤”之事,李凤如梦初醒、绝望中成了疯癫,随哥哥回了梅龙镇【上党梆子】 《寻夫》。/id_XMzIyMDk3MTEy.html小时候很害怕看的戏曲,仅次于《李慧娘》《窦娥冤》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八国联军 天涯明月刀 源生罪 马达·莲娜 飞刀手 马永贞 杀绝 七月返归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