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故乡之光电影

 
电影译名: 怀念星光 / 渴望光明 / 光之乡愁 / Nostalgie de la lumière / Nostalgia for the Light
影片导演: 帕特里克·古兹曼
豆瓣评分: 8.40
影片地区: 法国
影片类型: 剧情,纪录片
上映年代: 2010
影片时长: 0
更新时间: 2018-10-01 00:50
浏览次数: 176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故乡之光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
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
语言:西班牙语
地区: 法国 / 德国 / 智利
编剧:帕特里克·古兹曼
类型:剧情 / 纪录片
上映时间:2010-10-27(法国)
别名:怀念星光 / 渴望光明 / 光之乡愁 / Nostalgie de la lumière / Nostalgia for the Light
用户标签:纪录片,智利,法国,2010,法国电影,documentary,Patricio_Guzmán,PatricioGuzman
片长:90分钟(法国)
imdb编号:tt1556190

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天文学家探寻宇宙以寻找生命的起源,不远处,当地的妇女正在沙丘中搜寻亲人的尸骸,他们是被皮诺切特独裁政权随意处置和杀害的。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将这两种关于生命的找寻并置在一起,引人深思。
  这是一部在海拔3000米的Atacama沙漠拍摄的纪录片。天文学家聚集在那里观测群星。这个地方还因一个原因吸引了众多来访者:地表的干旱能使人类尸体完好无损。除了那些干尸和迷路的探险者的尸体,还有许多政治被关押在这片沙漠中而死去。影片强调了这样的两面性,将天文学家观测繁星寻找外星生命和那些支离破碎的家庭寻找亲人对比。所以影片的政治层面很清晰。
  幕后制作
  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的每一部影片都和20世纪智利国家的回忆有关:从他在1975年戛纳影展平行竞赛单元放映的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结果,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来到沙漠,并把它作为他们自己进行研究的场所。这些天文学家能够清楚地仰望天空,观察我们周围的宇宙,试图了解宇宙的起源。同样,湿度的缺乏不仅有助于天文学家观察宇宙,也有助于考古学家和智利人了解过去的痕迹和遗迹。干燥的气候有助于保存这些痕迹,就好像它们没有被碰过一样。一些智利人对这些遗迹感兴趣,尤其是在寻找皮诺切特统治时期失踪的亲人的尸体。古兹曼聚焦于天文学家在天文学意义上研究人类过去和许多智利妇女奋斗的相似之处。在沙漠中搜寻的女性寻找骨头形式的钙,而天文学家寻找的钙是恒星和大爆炸的残余。幻灯片展示了小行星,然后转化为骨骼碎片的特写镜头。这种差异是无法区分的,从更深层面上来说,这表明这些天文学家和女性在考古学上的一致。

故乡之光剧照

“星星透过望远镜观察我”、“银河系中心路过圣地亚哥”丰富的画面与画外音中是另类的地球中心主义,满载着对宇宙的关怀;钙元素是星星与人骨共享起源,博物馆一角不应仅为鲸鱼骨架所拥有,而应接受档案馆纸盒中风干的尸骨。穹宇的考古学家打捞星星,与智利女人们跋涉沙漠寻找消失的家人时一样,人类从来是渺小的。她们拾捡骨头碎片也是在追索被遮蔽的历史。最让我感动的是政治暴行后幸存的年轻一代,她在天文学中获得看待痛苦的方式,以及每一个人都是能量流的一部分。她的祖父母克服了他们的悲怆与痛,才为后代们留下一个相对健康的没有缺憾的人生,而镜头中沙发上的老人,是沉重地凝固在沙发上的时光,你太难窥见他们身后绵长的历史。那个用脚丈量独裁政府难民营的爷爷同样让人动容,无法阻止记录与发声的欲望,无法阻止记忆,就像不能阻止遗忘。

故乡之光剧照

古兹曼把天文学家对外太空的探索,和考古学家及智利大屠杀遇害者家属对遗体的搜索并置在了一起。对天文学家来说,过去只能在现在这个时刻被观测到,这是一种被折叠到当下内部的过去;对考古学家来说,他们挖掘出被掩盖在主流叙事深处的真实,当过去的遗体被发现,记忆也就不可避免地坍缩成了尘土。我们由大爆炸之后形成的钙组成,星体也是一样,于是充满缝隙的头骨和坑坑洼洼的行星表面在古兹曼的镜头下重叠在了一起。宇宙就在我们的内部,总有一天,我们自身也会变成光,变成钙,变成尘埃,然后被几万亿年之后的仪器捕捉。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历史,也会以某种方式遗留下来。这一刻我们消亡,但我们的幻影仍然会绵延到后来的时代。照片、档案、胶片、望远镜,在某种意义上都是通灵术,永恒徘徊的幽灵构成对死亡的解构。

故乡之光剧照

一天内的书和电影都觉得五星不够打,感动得不知该如何表达。Guzman真的是个诗人,摘几句片子里的话吧(有些是自己paraphrase的):一个人努力记忆,另一个人则在遗忘,他们合起来就像当今的智利; I wish the telescopes could also look downward, into the earth; Back then, each of us would carry the whole universe in the depth of our pocket.。天文、考古和历史,都在看向过去,可有些人们却不敢面对过去。结尾,寻找丈夫尸体的老奶奶,坐在了天文望远镜边,太美了。人类已经可以追寻宇宙的起源,却不敢追寻自己的内心。

故乡之光剧照

最被打動的是沙漠裡的老婦人說,“我希望望遠鏡不僅可以看穿天空,也可以看穿土地”,這樣她們可以像勘測星星的光一樣,快速地在茫茫沙漠中找到她們親人的遺體。在如此接近的土地上,尋找親人的尸骸卻遠比尋找數萬光年外的星星不易。常常覺得生命在茫茫宇宙中其實就真的像一粒塵埃,很渺小的,而對於宇宙來講,一顆星星也是一粒塵埃。從星星看見人類的塵埃模樣,試著把生命的一切痛苦看淡,“我們都是能量流的一部分,像星星一樣,不會開始於我,也不會結束於我,這些都是循環的,這樣才有新的星星誕生,這樣才有新的生命誕生。”於是所有的殘忍與痛苦都變得很小很小,因為它們都不會是永遠的。7/30

故乡之光剧照

今天在家看了nostalgie de la luz.具备一部优秀纪录片的所有要素吧,娓娓道来天马行空的天文哲思与对“消失”家人日思夜想的折磨。 沙漠中发掘的遗骸、宇宙中的繁星,拥有同一种钙元素。对于“present”当下这个概念的解构,其实没有绝对的当下,天文学家们当下收集到的光谱,都是星星们曾经的光芒,与考古学家一样,都在探寻一种“过去”。而遥远的繁星,却在冥冥中给这颗蓝色星球上的微小生物的内心带来一丝慰藉。配上导演缓缓的西语旁白,美丽。想起来友友去年在Paranal Observatory演奏巴赫,所有的事物诉诸到底,都是同根同源吧。

故乡之光剧照

片头伴随着老旧的物件而娓娓道来的回忆性叙述,当我们讨论星空的时候,还有在发生什么,同样是对过去真相起源的追寻,对于星空我们可以孜孜不倦的去探索,而对于国家过去的历史事件会被刻意的淡忘,消解。一个文明被称赞的不只有璀璨的星空,还有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道德良知。表面看似没有联系的两种方向,内里其实都有着对过去这一时间概念的最基本支撑,在科学上都有钙的组成,这是最直接的证据。有一句话特别深刻,我多么希望望远镜不只能看破星空,也能看透深藏地下的罪恶~

讲述19世纪那一段历史时,画面是被光照亮的尘埃,持续了很久后逐渐看到废弃的天文台内部,很难说我在理性或情感上能否接受这样的处理,后来才在考古学家的口中得知那是一段“被遗忘”的“过去”。所有人都在为过去工作,如此才有未来。神奇的时间概念。天文和在沙漠中的搜索相遇好唏嘘,女生关于天文学拯救了她的说法更加。最后的落点没有止于照片墙,而回到望远镜,星尘叠加,正想说“不意外啦”的时候,导演的独白再次将它和人连接在一起。

胸怀家国,切入点永远是社会、人类、星辰、宇宙,古兹曼的立意之高,放眼世界其他纪录片导演根本鲜有望其项背者。“那些埋在阿塔卡马沙漠深处的骸骨,他们没有姓名没有编号,他们和星体一样,都是由钙质组成,我们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个灵魂,他们是遗迹的遗迹,是军队独裁时代的遗迹,他们会有一天拥有纪念仪式吗?他们可以像鲸鱼一样躺在博物馆的一角吗?会有举办葬礼的一天吗?古兹曼简直是一个拿着摄影机的诗人。

不管是将望远镜对准遥远星辰的天文家,还是沙漠上苦寻政变中被迫害亲属的尸骨的妇人,他们追寻的都是作古的时空。人的意念和情绪成为浩瀚宇宙中的星体和厚实土壤里掩埋的尸骨的一条纽带。古斯曼在“天体观测”和“沙漠拾骨”两个行为上找到关联性,巧妙地将之组织成为深邃的文本。处理上稍显不足的是,文本整合过于刻意地强调互指性和对称性,致使影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空镜头电影的松弛魅力。★★★☆

承袭克里斯 马克的纪录片制作方式,相比事实更多的是对于制作者个人看法和情感的一次记录,当把星空、屠杀、寻找联系起来之后,蒙太奇般的幻化出超越时间、空间的宏大感,使最摧残和最易消逝的用碳元素构接了一个桥梁,穿越各个维度,迸发哲学的美感。这部电影一年后,泰伦斯 马力克凭借《生命之树》拿到金棕榈,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帕特里克 古兹曼的的功劳。

宇宙的时间>地质的时间>人类历史与记忆的时间,影片意图链接看似毫无关系的不同的三种时间,将记忆、历史与悲剧镶嵌其中,人类的历史与记忆在地质的时间中是如此短暂,地质的时间在宇宙的时间中是如此短暂。也许她们与他们的记忆并不一定是真理,但正如福柯在“历史与人民的记忆”中所讨论的那样,它却联系着种种通向真理的路,联系着种种历史中真实的元素。

时间停止的地方链接着遥远群星的过去和一个古老的文明。同时也冻结了20世纪智利的沉重的历史。孤单的女人在天与地的交界线上寻觅受到政治迫害的亲人,与搜寻宇宙奥秘,探索文明线索的大海捞针无异。但是时间正是在记忆的坚守中化为流动的生命。人骨与陨石同源,寻亲的老人与观星的天文学者对调。这不仅是关于记忆的政治,也是古老印加文化中世界的共生。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我的小情人 坠楼死亡的剖析 声不在高 娼街 赤子冰心 红气球 很可能是魔鬼 惊惧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