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罗杰和我电影

 
电影译名: 大亨与我
影片导演: 迈克尔·摩尔
豆瓣评分: 7.80
影片地区: 美国
影片类型: 纪录片,历史
上映年代: 1989
影片时长: 91
更新时间: 2018-10-01 00:51
浏览次数: 252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罗杰和我电影演员名单
迈克尔·摩尔 , James Blanchard , James Bond
罗杰和我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迈克尔·摩尔 / James Blanchard / James Bond
导演:迈克尔·摩尔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迈克尔·摩尔
类型:纪录片 / 历史
上映时间:1989-09-09
别名:大亨与我
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MichaelMoore,Michael_Moore,1989,美国电影,documentary,社会问题
片长:91 分钟
imdb编号:tt0098213

这部

别树一帜,有趣不无聊的纪录片。这是一部少见的相对主观的纪录片,因为其目的性强,就是导演想要质问自己家乡通用汽车的老板为何要关闭工厂让这座城市的人都失业,可以说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片有趣的地方在于,这本是一部十足的悲剧,但导演却用别树一帜的叙述手法来表现。本片幽默,诙谐,戏谑,甚至有一定程度的黑色幽默,里面充斥着不少恶趣味的玩笑,比如把破败的街道和Beach Boys欢快的音乐剪在一起;把富人们享受圣诞颂歌和失业工人被赶出家门剪在一起;工厂高管的致辞和失业工人的咒骂剪在一起。尽管这些蒙太奇处理都让人感到心碎,却也莫名好笑,觉得荒诞。导演就犹如伍迪·艾伦附体,喋喋不休话唠不停,可台词又有趣。总而言之,本片是一部个性极强的纪录片,虽然抛去了常见的客观性,但却自成一派别具匠心,同时也具有观赏性。

罗杰和我剧照

我不认为问题在于不客观。本片从立意到拍摄到最终呈现都建立在摩尔的主观诉求上,从这一点上说,它的完成度很高,摩尔对交叉剪辑的运用几乎无懈可击,干净利索地实现了他的观点输出。问题在于他的观点是短视的,高度情绪化的,甚至可以说是不成立的。影片通篇对通用关闭工厂的谴责,包括对中上阶级隔岸观火的谴责,统统基于工人失去收入来源这件事实;这种只看表层关系的谴责当然是无效的,因为问题根本不在工厂关闭——无论是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国际分工亦或技术发展见证机器取代人工,工厂总是要关闭的,关键是工厂关闭后工人们该何去何从。影片对此没有作任何讨论,只蜻蜓点水般提到一次失败的旅游业建设;它甚至没有提出一项清晰的诉求,犀利的谴责指向的是一片模糊。假如企业果真罔顾局势与自身利益持续赡养它不再需要的员工,相信离倒闭也不会太远。

罗杰和我剧照

迈克尔·摩尔早期的一部纪录片,故事发生的背景是通用汽车要关闭在一个小镇上的工厂,摩尔就是出生在这个小镇上,工厂关闭意味着人们维持生计的工作没有了,很多人都是从祖辈开始就在汽车厂里工作的。????影片拍摄的目的不是阻止工厂的关闭,而是讨论与质问通用汽车这类大企业的社会责任。迈克尔·摩尔一直希望与工厂负责人罗杰直接对话,可对方却一直躲避。也正因为如此,对罗杰的追寻成了影片的主线,最后俩人面面相对了,这时候似乎问答已经不再重要,罗杰也没有给出有意义的回应。??与同类题材纪录片的拖沓与烦闷不同,这部电影节奏很不错,观众很容易就进入了导演设置的跟随队伍,看似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可小故事一点点累积和前后相续,让影片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迈克尔·摩尔自此开始了一系列影片制作,自成

罗杰和我剧照

很有趣的片子,全程被摩尔老弟搞笑且带有强烈个人情绪的画外音笑到,soundtracks主要用了ambient sounds和欢快活泼的音乐,情节和人物非常生活化,几个主人公的性格脾气非常接地气。但也不否认participatory mode确实是会衍生出观点偏颇的争议,是好看的,但放在目前看过的其他几十部纪录片里还是少了一些挖掘和升华,比较直接展现了filmmaker眼里的reality?或者说social perspectives,如果只是为了消遣的话推荐ing

罗杰和我剧照

公關沒說錯,在自由經濟商業社會下,公司的目的是賺錢向股東交代,雖然這世界有企業社會責任一詞,但不代表公司要永久留守在一地保障當地人民,所以Michael Moore強行把道德罪名加在企業身上其實與自由商業目的背道而馳。但這紀錄片拍得流暢幽默又富社會性,很難不讓人喜歡。不過最吸引我的是,Michael Moore的反Trump的思想也在本片中完全展示出其矛盾性。Trump積極令工廠搬回美國,實行「美國優先」,導演理應與他站在同一戰線上,但現實中他卻是其反對者之一。

罗杰和我剧照

片子节奏和调性都不错,但是作为议论文真的是大学生水准(Roger是很好的切入口,但切进去要继续发展啊),但胖子的"在乎"似乎更重要?但拍现象,下结论注定拍不出更深刻的东西;但他压根就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但他的观点真的很biased啊!人家逻辑自洽就好;那你不基于大量事实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还给这么多观点,就很误导人啊!我分裂了,但是胖子对于这些议题的重视值得尊重和学习

罗杰和我剧照

整部片子对比异常强烈,从不得不卖兔肉的市民到涨薪两百万的罗杰,从热闹的游行到被赶出家门的同学,无一不透露出摩尔无以言表的愤怒。这让我想到了北京拆迁事件,这些事情在法律法规上没有任何可以指摘之处,可是又让人无比愤怒,那是因为资本和政府的处理都不够人情。如果照顾一个人是特权,那么一整个北京失郊和佛林特的人都失去应有的照顾和歉意,那就是执政者和资本家人性的泯灭。

太逗了,少有的人物表达的这么丰富幽默的纪录片,折射出百态也很好下饭。89年的vlog. 用喜剧串联沉重的社会问题,都是戏,建议纪录片走访记者全员启用相声演员Michael Moore的流氓属性,处女作品都掩盖不了,是那种看一部就想刷完全部的性感大脑虽然讨论的话题没什么太多值得讨论的,Michael的天花板也限于此:市民Moore.

迈克尔·摩尔成名作,记录片风格初具雏形,带着强烈的主观目的性,寻求跨阶级对话的难以达成,拼贴以及对比性蒙太奇形成的反讽、戏讽效果明显。成名作已经体现出对底层中产者的同情和资本家的痛恨,行走的迈胖子发挥出行动的力量,控诉、讽刺的刺痛资本家的神经,让更多人看到现状的残酷性。迈克尔·摩尔希望来一场革命,而纪录片就是革命的先声。

刚出道的Michael Moore,风格已经奠定。现在的密西根已经跟着汽车行业跌到谷底了,工人以前是被压迫,现在是连工作都没了。我觉得对于左翼来说密西根的命运集中体现了左翼运动的矛盾:资本主义确实如左翼所说的有很大的问题,但是人类还没发现更优的制度,资本主义被打倒后发现自己连饭都吃不上了!

处女作就如此惊艳。看罢甚至让我怀疑他的政治立场(笑)。这个家伙,太犀利了——最直接体现在他的剪辑上——且笑果颇多。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谐]完扔)揭露可谓不加掩饰,但事实是,他仍旧自豪自己是一位American。那位所谓的米国小姐,和那些在镜头前公然撒谎之人,让我想到四个字:美国白痴。

看得我好恶心。迈克摩尔完全不懂经济学常识,一味的煽情【民粹主义】和断章取义【只展现资本家不近人情的一面而没有反映出那些懒得要死也贪婪的蛀虫工人嘴脸】,资本家和发言人都比他decent的多,对比起来摩尔真心low的不行【以前觉得很喜欢,现在觉得他不是蠢就是是坏。

通用首先在美国关闭11间工厂,然后在墨西哥新开11间,毕竟那里的工人每小时只要70美分。再把省下钱收购其他公司,那些造军火的高科技公司。接着对工会说自己破产了,把削减工资时砍掉的几百亿暂时归还。最后把钱从工人手里抢走,建更多的海外工厂,夺走他们的工作。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致命邮件:2001美国炭疽攻击事件 法网惊魂 幸福终点站 卡萨诺瓦 冒牌家庭 飞越温柔窝 小人物 罗马帝国第三季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