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美女  科幻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1917电影

 
电影译名: 1917:逆战救兵(港) / 一九一七
影片导演: 萨姆·门德斯
豆瓣评分: 8.50
影片地区: 英国
影片类型: 剧情,战争
上映年代: 0
影片时长: 119
更新时间: 2022-08-02 13:25
浏览次数: 371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1917电影演员名单
乔治·麦凯 , 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 科林·费尔斯 ,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马克·斯特朗 , 理查德·麦登 , 安德鲁·斯科特 , 丹尼尔·梅斯 , 阿德里安·斯卡伯勒 , 约翰·霍林沃思 , 克里斯·瓦利 , 杰米·帕克 , 罗伯特‧马瑟 , 贾斯汀·爱德华兹 , 理查德·麦凯布 , 理查德·德姆西 , 安森·布恩 , 雅各布·詹姆斯·贝西克 , 特蕾莎·马奥尼 , 皮普·卡特 , 保罗·廷托 , 安迪·阿波罗 , 约瑟夫·戴维斯 , 比利·波斯特莱斯韦特 , 加布里埃尔·阿库乌迪克 , 斯派
1917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激烈之际,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赶往死亡前线,向那里的将军传达一个“立刻停止进攻”讯息。 时间只有八小时,武器弹药有限,无人知晓前方敌况:死亡寂静之地、布满尸体的铁丝网、突入其来的敌军、随时毙命的危险境况…… 这一次两个少年为救1600个人的性命,不完成,毋宁死!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77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 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影片(提名)

简直就是一战游戏完成任务一样,游戏感太强了,以至于有些无聊。一镜到底除了噱头,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看着没跑几步,其实地图上已经走了老远了。剧情还有好些地方狗血,拉铁丝被刺伤就算了还被队友撞一下伤口按进腐烂尸体(我以为要给后面感染或者有伤口拿不稳枪做铺垫,结果什么也没有),近距离地雷炸不死人(德军既然线按在那里,肯定是走到那里碰到时会有杀伤力,结果什么也没有),救助德国飞行员被杀一个,村庄那里到处都有据点,结果打伤了一个狙击手,去补刀被干翻(不是开局给了手雷吗?专门台词提醒的,而且伤口最后还消失了),从河流轻松摸进队伍(没一个后面放哨的吗?就这一路踉踉跄跄早被很多枪指着了)…………槽点太多,看看就好挺无聊的电影,不知道为啥这么多人爱看。看评论好像许多人给当成文艺片来解析了,不太合适吧?

1917剧照

和一条热评说的一样,对剪辑痕迹的寻找也确确实实影响到了我去观赏影片本身。知识的诅咒,我觉得不知道影片的这个手法,也不去找镜头切换,纯洁地去沉浸于影片中会有更好的体验(镜头切换的地方我想我绝大都能发现,手法大都是靠遮挡物和黑暗过渡,难点在于保持场景一致,人物的服装细节、姿势速度一致,最关键的是镜头的轨迹链接平滑;下车那里的切换是个瑕疵,镜头角度和移动速度能感受到有点不连贯)应该说,整部影片的这种拍摄手法、剪辑的节奏,以及配音配乐的那种张弛有度,留白,人物和剧情的真实设计(算是比较具有纪录片性),我愿称其为顶尖战争片这片子还是适合在影院沉浸着看,家里看感染力还不是最顶峰。将来有机会看重映,相信会是极大的震撼家里看3.5星 不够抓人 但整体的层次感很完美影院看5星(预计)

1917剧照

#补2020.08.19观影小记时隔224天再次走进电影院。看到大银幕亮起的那一幕,心都在颤抖…偏偏万达还搞了一个映前10秒钟倒计时,数到4的时候鼻头竟有点发酸(没出息如我…平息心情后开始进入电影世界。很久很久没看IMAX厅了。早就已经被外界吹爆的一镜到底有种一下就让观众身临其境的魔力。惊讶于运镜自然程度满分的同时又痴迷于导演对电影场景的每个巧妙布局。印象最深的就是乔治·麦凯在激流劫后余生看到的樱花树以及最后时刻在一片弹海和跑上去赴死的人海中向前拼了命地奔跑的画面。那一刻我看到了最真实最触目惊心同时也是最令人动容的战争。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忍不住去想战争的意义是什么。那些献身于战争的人,他们终究会得到什么?是功勋?是离别?是死亡?还是胜利的喜悦?

1917剧照

战争中的事情总是格外触人心弦,故事说起来很简单,两个人带着停止进攻的命令日夜兼程送往前线,一个死了,另一个带着战友的遗愿完成了任务。电影的节奏非常舒服,一镜到底也没有使影片变得冗长,相反,镜头随着主角的视线张望,也就更容易感同身受。主角在路上经历了很多,旁观了很多,但大多都是急匆匆的一掠而过,好像这一路不只是为了任务,当他们观察德军撤退的营地时,更像是在判断迹象,“考古”的感觉。像是《被涂污的鸟》里的小男孩,随着主角的脚步串起了一系列的事件,当然这部要温存得多,他不只是一个行人,还是一个旁观者,一个亲历者,一个体验者,这种感觉很奇妙,电影对于这方面只是点到为止,但也已足够。

1917剧照

巧了,刚看过《鸟人》没几天,依然是长镜头经过巧妙的剪辑形成的伪·一镜到底,头一次看到战争片也可以这样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很新奇的诠释手法。从开篇两个士兵絮絮叨叨骂骂咧咧心不甘情不愿地上路送信到幸存的士兵坚定无比执意完成好友的遗愿诠释了士兵的责任与友情。残垣断壁间的光影交错,夜色中熊熊燃烧的教堂,樱花飞舞的河面尸场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和漫长。忧郁男声清唱版的《Wayfaring Stranger》在林间回荡诠释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最后男主与集体冲锋的士兵们交错而过为了各自的使命而奔跑诠释了人性的复杂。导演在场面的调度,画面的构图,摄影机位的设置,演员情绪的把控等方面非常出色。

1917剧照

疫情后的第一次去电影院,空荡的只有两个人的场次。不懂拍摄技巧,长镜头在我看来让场景更加着真实了,好几处跟着主角一起紧张、一起吓了一跳。一个让没头脑和不高兴组合随时命悬一线的任务,没有着重展现整个战争场景,细化到两个人最后到一个人身上,触及他们的生活和经历,影片最后,主角完成了收到的任务,挽救了这一次牺牲,可是不知道下一次战争又会有多少血肉消弭,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come back home,生活自顾自的继续推进。就像在疫情、大火、洪水里消逝的生命,在人生旅程中下车的旅客,时间仍漠然的推进。I am scared?,I don't want to say goodbye?

视觉美学足以五星,除开“一镜到底”,美的是构图,是画面,是寓意,是诗意。长长的壕沟,长长的路,尸体与旷野,开阔与纵横,樱花的两次出现,从一开始大片的樱花树,到河里飘零的樱花瓣,前后的衔接与对比,真的太美了!最美的是半夜奔袭的那场戏,火光,夜色,烟雾,人,太美了,火光照耀下的残垣断壁,有着异样的美感。快结尾时,男主一人的奔跑与后面第一批士兵冲向现场的十字方向对比,美得太震撼了。还有结局男主找到旷野里的一棵树,背靠着树坐下,至此,他感受到了家存在的意义!除了视觉外,配乐也真的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值得看很多遍

尤其喜欢的是那个首尾呼应 我喜欢这种看起来是很完整的一个闭环的感觉,开头和结尾的花丛树木,战场上的春天,这种春天曾代表了希望。春日樱花和枪炮战火,这两种元素的碰撞必定能产生令人感动的化学反应。历经千辛万苦的送信,在最紧张的时刻,枪炮声蓦然消失,好像一切已经平定,但实际上,只是暂时的安宁。花费大量篇幅描写一次送信,最后却把这化而为小,告诉你,这只不过是战场上的一个渺小的片段,从而更觉战争之可怖。结尾麦肯锡上校的话将这种以小见大淋漓尽致展现出来。总之,是一部很喜欢的片子。

一开始我就思考,一镜到底到底有什么用,大概对于一个普通影迷来说,就是一个跟随式的代入感,与主角共同做任务,同享视野与时间,这点对于这个故事来说,非常的契合,一个普通的传信士兵对于战争的责任,不耐烦,恐惧,不需要宏大的战争场面,就跟着主角走109分钟,观众也能感受到战事残酷。现在的技术太纯熟了,大概普通人只能找到一两个剪辑点吧(反正我没找到多少),与我前些天看的灰猎犬号观感很不一样,汤姆汉克斯那部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提现,这部1917是小人物的苦难,很有文艺片的味道~

太狠了。这并非一部剧情片,无需用故事好坏来框住它。是一战战场最普通、最平凡的缩影。同看了国产《八佰》,一如即往的英雄渲染。但是《1917》不同,他只是记录,记录一段曾经存在的事实记录、一个小兵的经历。一个平凡的英雄,没那么多话、没那么多口号、就是努力活着!为了回到家乡、回到家人的身边活着。拍长镜头的导演很多,但《1917》长镜头极有难度,大部分都是高速运动镜头。狠!下士夜晚跑到德军阵营,德军飞机灯光巡视下的残垣断壁太震撼了,竟然透出了战争美!难得特别的战争片!!

运镜太厉害了,在诗意与写实中跳跃,散落一地的樱桃花,泥泞的战壕,夜里被炮火点亮的废墟,飘着尸体的河流,森林中抚慰人心的歌,生动的个人像与群像。印象最深的两个地方:一是布莱克最后闭眼时音乐的突然停止,斯科菲尔德在喧闹车上看向远方;二是斯科菲尔德问法国村妇孩子叫什么名字,对方哽咽着说不知道。一镜到底并不生硬也不出戏,“转场”的点也都巧妙顺畅。只不过再平静的叙述也无法美化战争的残忍,后半段几乎流着泪看完,能打到我的点太多。#2020重回电影院第一部

“我只是一个穷困的漂泊的异乡人”,战争打响最可怜的就是普通人,战争带来的身心创伤深重至极,在战场上他们就是蝼蚁,随时与死神擦肩,横尸荒野,失去战友。情节让人感受到那种隐忍,每一个士兵,每一个普通人,都是一个向往和平生活的极其普通的人啊,男主角穿越火线,绝不是勇敢两个字能简单概括,其中有承诺,责任和近乎绝望残酷的坚韧,才让他拼死走到最后。结局Blake的哥哥拿到死去弟弟的勋章,那一幕让人想哭都无法哭出来。

反映战争残酷和人性温情的意象都有了,有腐烂的尸体和马,也有盛开的樱桃花洒落在激流之上。跟着will一起恍惚:好友死去,听着其他人讲不知道开头的故事;临行前战士安静地围坐,有人唱着故乡的歌谣,像是思念和挽歌;一切结束后,靠着树休息,照片上的痕迹有些模糊不清。这三处镜头歪歪扭扭,引得人头脑发昏,仿佛做了大梦一场。镜头给我的感觉和索尔之子有点相似。令人窒息的一战片里,只有马老师的脸能给人带来些许温暖?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从高空看越南 真实的丹斯 野兽 卢丹的恶魔 BurningSun:揭露韩流明星聊天室里的秘密 上海之味 私家庄园揭秘 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