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
导演:特蕾西·德罗兹·巴勒莫 / 安德鲁·德罗兹·巴勒莫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14-01-19(圣丹斯电影节) / 2014-08-01(美国)
别名:富山镇 / 富丘镇
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2014,青春,documentary,紀錄片,2010s,青少年
片长:91分钟
imdb编号:tt2548738
富丘镇位于美国密苏里州,人口1396,这里很容易被来往于公路间的车辆所忽略。影片聚焦三名富丘镇男孩,尽管小镇与世隔绝,但他们的生活与同龄人并无不同,他们渴望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在童年与青春期之间缓慢而剧烈的过渡着。via.张咏轩
第30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纪录片特蕾西·德罗兹·巴勒莫 / 安德鲁·德罗兹·巴勒莫
平静地记述三个富丘男孩儿生活常态中的艰难和困惑。孩子都是好孩子,可坍塌的美国梦下,他们还未来得及长大,便已被生活的浪潮裹挟着成人。有人说结尾盲目地煽情和创造希望,我倒觉得结尾还是比较得动人。Maybe you were the ocean,when I was just a stone。
欢迎来到美国的普通小镇,见识一下美国底层家庭的生活,一直很喜欢这种记录某个时间某群人的某种生活状态的纪录片,社会问题隐藏在故事之后,三个少年并不都是问题少年,他们还没来得及告别童年就已经被贫穷和生活拽进了成年人的世界,他们不断的挣扎,最终片子却给了一个刻意且煽情的结局。★★★
影片记录了从前的美国中西部煤炭小镇中三名男孩的生活及其亲人遭遇的失业和疾病等问题,其不同的成长环境却同样展现了乡村社会青年一代的边缘化现象,同时见证家庭史对下一代性格的塑造,其中两名在案例研究被对分处理。对拍摄对象的同情和对小镇风光的捕捉实则潜藏着对逐渐破灭的美国梦的批评。
贫穷的副产品是触目惊心的对人性的毁坏 他用不能想象的戏剧性考验你的韧性 一点点裂缝就可以全盘皆输 在一个富人成群的国家成为社会底层 价值观的零碎转化成生活的绝望 求助于上帝求助于药物求助于愤怒 孩子的应急机制简单甚至粗暴 文明的暗角反映其社会文化的快餐性与残缺
贫穷的副产品是触目惊心的对人性的毁坏他用不能想象的戏剧性考验你的韧性一点点裂缝就可以全盘皆输在一个富人成群的国家成为社会底层价值观的零碎转化成生活的绝望求助于上帝求助于药物求助于愤怒孩子的应急机制简单甚至粗暴文明的暗角反映其社会文化的快餐性与残缺
这部纪录片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它记录了一段时间内几个孩子和他们贫困家庭的生活,他们的不幸与烦恼,幸福与希望,没有强调出主题对它来说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只是一群穷苦人民的日常生活,没有被强化的观点,也让它显得更加可信与动人。
美国底层的三个孩子的生活。作为纪录片,内容上应该是可以拍出更有深度的内容的,可惜看完并没有这个感觉。色调美,OST很不错。第三个孩子讲话的腔调跟前几天看到汤老师在电影危险藏匿里的腔调一模一样,害我不断出戏。
不事雕琢的和盘托出生活,不管丑陋痛苦,还是美好幸福,才是纪录片最妙的地方。看这类片子,最必要的是能放空心思,在浸入其中和出离间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思考。抱着看故事片心思来的,断然体会其中乐趣的。
让我第一次看到了美国社会的底层生活,非常感慨。即使在标榜自由和梦想的美国,绝大多数穷人也没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看到更大的世界,思考自我的实现,因而只能一代代延续父辈的贫穷。心情很复杂。
剧版乡下人的悲歌,跟拍的形式还原了几位年轻人的生存实况,几乎毫无意外地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父辈的陋习、教育方式不保留地传给下一代,这是个轮回也是个怪圈。
可看性略差,作为纪录片长了点,又没有特别吸引人之处。虽然片子是描述富丘小镇上几个典型小孩的生活状况,并且最后引出希望,但是切换并不自然,有点材料堆砌之感。
本可以做得更好. 有很多社會性主題, 沉重的東西壓住結構, 也用了空失的鏡頭, transient的音樂使得很多東西"浮"起來了. 最終沒能留下什么.
片尾的烟花仿佛是对他们生活的隐喻,活在黑暗之中却目不转睛地盯住绚烂和光亮,即便是短暂的。封面男孩通过信仰和亲情来对抗生活的沉重,希望他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