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非常喜欢看德国的二战片,往往比其他国家更多的反思,毕竟德国人最了解德国人,这里的德国军官也不英俊,不像好莱坞的德国军官帅得一B。片中包括隆美尔在内的德国高级将领,也就是一般普通人,很有人情味。片中开始诺曼底登陆,德军已呈败像,兵临城下的恐慌,对希特勒的态度,想扭转历史,又没有勇气,一次次机会的错失,这就是历史,历史往往在一瞬间,刺杀希特勒成功与否,决定了历史走向,隆美尔在前线的决定也决定了历史走向,然而,隆美尔终究也只是一名军人,他的对敌作战的经验,却没有在错综复杂局面中把握方向的政治眼光。影片拍得不算好,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拍得紧张氛围不足,几个演员,隆美尔,沙漠之狐,而呈现在银幕上的垂垂老矣的隆美尔更像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叔,太缺少军事指挥官,元帅的霸气了。总之,命运的转瞬即逝,悲剧意味值得
五分。这是一部不及格的传记电影,大写的失望。讲1944年没问题,就是两件事,一是诺曼底登陆,一是刺杀希特勒。120分钟,讲好两件事,问题不大。可是偏偏整个电影就是不停的坐车开会,字幕时间,完全没有细致刻画隆美尔本人。作为希特勒爱将,“沙漠之狐”隆美尔一定有极强的个人魅力,还有军事才能,即使决策失败,也应该把来龙去脉讲清楚,隆美尔这个级别的将领,不可能在诺曼底登陆这件大事一点嗅觉没有,而影片讲的哩哩啦啦,主题不突出。隆美尔生活状态,与元首的沟通等一些体现魅力的地方,影片涉及太少,被一次次出席各个场合浪费掉了。可惜!
德国电影早已是欧洲电影业的最短板,除了偶尔几部获奖片,绝大部分连国产片都不如,这部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完全是电视电影的平庸质量,超低成本,表演呆板叙事乏味,隆美尔的演员跟历史原型根本不像(痴肥、疲惫、还小大眼),基本就是cctv-6主旋律的烂片档次,跟好莱坞同类电影佳作根本无法媲美,因为冷漠刻板的日耳曼民族性格很难改变
汉娜阿伦特说:我们必须要为自己的顺从负责。隆美尔的最后七个月,他一生所有的成功在于叛逆希特勒,而失败则在顺从。惋惜下沙漠之狐最后的决定,如果选择接受公审,可能整个德国的命运都不一样了。有的人成功在人生的转折上,可他正相反。6.6诺曼底登陆,他在家中为妻子庆生;刺杀元首前两日,被袭
影片聚焦了从诺曼底登陆前七个月,到刺杀希特勒行动失败,过程中隆美尔将军的后期军事生活!片中可看出被称为德国军事天才,有“沙漠之狐”美誉的隆美尔将军晚年的悲哀与不幸!同时也是对二战时期德帝国主义的控诉!影片节奏缓慢,情节叙事也较尊重历史,片尾还有为隆美尔将军举行国葬的记录片段!
20170907:乌市只看了不到十分钟。1020:时间是从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之前两个月开始的,即1944年4月,担任大西洋防线的总指挥官。一直到1944年10月,他因为720事件被迫自杀。这部电影拍得还是不错的。中间也增加了很多黑白片段,应该是当时战场拍摄的真实情况。
原来隆美尔司令部安在了La Rochefoucauld的城堡里!星星眼? 除此之外本片对于我来说好像没有什么新信息,权当历史refresher了。那个下士也太囧了一点,并且也太矮了,隆美尔又太高了... PS: 不懂原文的人能不能不要因为字幕组的愚蠢而给电影瞎打分...
导演是一个二战末期的军事迷,对那段历史非常熟悉,可惜,并不是所有的观影者都熟知那一段历史,于是让人感觉像是支离破碎的拼凑,加之缺少人物内心戏及应有的战争场面,更没有出场人物的名字介绍,于是这部片子彻底的沦为了导演个人的碎碎念,他讨厌隆美尔!电影水平真心与翻译水平无关!
要不是苏联冬天来得太快,德国大势已去,希特勒被迫把兵力调动,不然那个美国巴顿将军算什么,隆美尔才是会打仗,可惜了,那么优秀的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够做到生前声名显赫,身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
在德国的战争史上,埃尔文·隆美尔绝对可算得上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单是凭借“沙漠之狐”的名声,各种翻拍电影就不计其数,从一战到二战的惊人战绩更是数不胜数。影片重点演绎隆美尔在1944年希特勒遭遇刺杀的前前后后,被同僚陷害致死的悲剧人生。6.7分
电影剧情平淡无奇,就是对与沙漠之狐的好奇看下去的,二战德国国防军三驾马车,天生的战术大师,说隆美尔是战略上的矮子不认同。隆美尔在装甲兵战术上的造诣非常高,与古德里安齐名。如果不是后期对希特勒失去信心,牵连去刺杀事件,在西线应该还有所作为。
隆美尔作为德国纳粹后期的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深受希特勒的器重,但面对法西斯的种种暴行及战场上节节败退,信仰产生动摇,甚至间接支持刺杀希特勒行动,以致被迫自杀。他死得不冤枉,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这样,良知的醒觉总伴随着流血与牺牲。
好多德国小帅哥都只是出来打个酱油就没事了...儿子有台词吗?刚出场时逆着光的模样超绝好看~隆美尔演员的皮肤状态好好啊羡慕 还有唯一一位眼熟的演员那不是家庭责任男主么!(睁眼闭眼不谈电影内容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