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张颂文 / 谭卓 / 顾宝明 / 董晴 / 荣梓杉
导演:周全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 中国大陆
编剧:黄怡玫
类型:剧情 / 家庭
上映时间:2018-05-25(中国大陆) / 2017-10-14(釜山电影节)
别名:那年的夏天 / 那年夏天 / End of Summer
用户标签:成长,中国大陆,剧情,家庭,童年,人性,社会,2017
片长:102分钟
imdb编号:tt5644394
1998年夏,皮耶罗决战世界杯,10岁的晓阳也想像他一样。当老师的爸爸拒绝为他的校队申请书签字,忙着角逐梅花奖的妈妈也没空搭理他。在没有兄弟姐妹的年少时光,隔壁怪爷爷成了晓阳的好朋友。他们一起踢球,一起出游。孤独的夏天,他窥见了爸爸、妈妈和爷爷的秘密。2018年的晓阳会不会仍怀念那个闷热、美好又充满烦恼的夏天?
第2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提名)周全第2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KNN观众选择奖周全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提名)
7分。因为要采访谭卓,特意看了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我的家乡绍兴的故事。确实如网友所说,影片很有台湾文艺片的调调,像岁月一样缓缓静流的镜头,简洁而恰到好处的台词,每一个主演精准而自然的表演,谭卓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让我确信这是一个绍兴人,就是如此的精准。晓阳和邻居爷爷那种默契与爱,一度让我落泪,我想到了我的外公,那个同样倾其所有支持我的人,他就像一个远方的目光和一个永远的我对家的期盼,也是那个一直看着我成长、默默为我鼓掌的人,然而现在我失去了他,拥有的是对他永久的思念和爱,想到了曾经说会代替外公爱我的人,现在已经各奔东西的伤感。感谢我的老乡周全导演,谢谢你在银幕里留下了那么美好的绍兴,枕河人家、西小河台门里的童年,我也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童年,透过镜头看家乡有别样的朦胧和陌生中的熟悉,别有一番滋味。
台湾编剧,描写了绍兴老台门的3代人,在1998年夏天发生的故事。老人放弃执念,走出悲痛;爸爸思想出轨;妈妈不想被淘汰的舞台生涯;儿子想参加足球校队。在江南水乡,越剧文化的背景下,任何人都可能有的人生片段就这样娓娓道来。作为处女座,导演周全交了一个完美答卷。演员更是一个比一个出彩,张颂文的演技在本片是无敌的,谭卓从《春风沉醉的夜晚》《树先生》到《我不是药神》,演技已经炉火纯青,顾宝明是台湾实力老演员,董晴在本片让人眼前一亮,小演员荣梓杉在2020年《隐秘的角落》开始大红。优缺点在本片都是一个问题,群戏造成的情节分散,戛然而止的又恰到好处,台门永远是那个台门,你我皆是过客。由于中国小学没有足球联赛,本片出现的几场足球戏,真的让人范尴尬癌。主题曲《游夏》超好听。
作为一个一直爱着足球却也经常受到家人反对的我来说,这部片的一些情节挺让我触动的,家人也不太允许我踢球,觉得足球是不务正业,就像电影一样,我也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偷偷踢球,最后我偷偷加入足球队,自己省着吃饭钱,买了球衣,买了球鞋,买了参加比赛的保险,交了赛前体检费,这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费用,但为了足球,我认为这一切都值得。我本来就挺瘦的,所以日常训练赛我就经常受伤,我记得当时膝盖上的伤口,快好了又破,快好了又破,那段时间连医务室的护士都因为我经常来而认识我了,直到最后比赛时伤口也没完全好,但我一直咬着牙坚持着,因为我知道这是我所爱的,所以我很能体会得到小主人公在电影里的纠结却不断坚持着的感觉,虽然很不容易但我觉得值得
电影使用大量的固定镜头,这一点还蛮贴合主题的,是纪念是记录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不过时间不能用固定镜头,爷爷那么固执的人,还是搬走了,爸爸最终同意我去踢足球,家庭的温情在爸爸的心思波动之后,有了一点小改变。电影没什么让我感到很惊艳的地方,但各种关系又真实到让我忘记这是电影,比如沈老师的朋友在等她,而顾主任作为一个不懂事的中年男人,仍然不依不饶在和她交流,所以这注定了到嘴的副校长为什么又飞了,一方面强烈的渴望那个位置,另一方面又在关键节点不注重自己行为,不仅如此,妻子送礼的建议也被他拒绝,明明想要的东西却不付诸实践,可能注定是一个loser吧,而妻子,比他成熟太多了吧。恩,片中普通话让我很出戏,个人觉得如果用方言,会好一点。
以小学生顾晓阳为线索人物,带出了成年人世界的一些问题:人到中年的顾父对女实习大学生的朦胧的爱意,以及由此与妻子之间爆发的婚姻危机。顾宝明饰演的邻居爷爷身上的隐藏的秘密:夭折的孙子小宝,,老人与儿媳之间秘而不宣的矛盾,曾经工作的工厂解题,工人下岗。还有老城区的拆迁改造,等等。在视听语言上,影片也相当不错,有画框中的画框的巧妙使用,比如在咖啡馆和咖啡时,一个透过二楼的三角形的栏杆俯拍顾父与女实习老师,暗示一段三角恋的形成。有用镜中像将人物内在的情感外化,顾宝明饰演的爷爷与顾晓阳谈及即将远赴深圳,画面右上方悬挂的镜子中呈现出爷爷的镜中像,暗示老人内心五味杂陈的心绪,等等。
不得不说以前的人住在乡下过着贫穷的生活,反而是过上实在的日子。不过以前没有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无线网络,电脑还有游戏机,都是玩传统游戏等等之类的。现在的人就住在城市,虽然是有了方便,但也有滥用权力,就是不断沉迷视频和游戏中的电话,电脑和智能电视机,导致严重影响到小孩子的前途。这部电影的故事挺感动的,以前都是往爱好踢足球的方向,现在都是求教育,所以说小孩子中的男主角真的是不容易熬到今天的,都是跟爷爷努力奋斗训练足球。虽然学业重要,但要看孩子选什么方向,是选择体育,职业或者博士学位,所以说都是自然现象的,是好是坏都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推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孤独,父母的,孩子的,爷爷的,在得到中失去,在失去中成长。本片对我来说,让我更多的回忆起我的童年,我的夏天,与片中一样,我童年的夏天也是江南水乡,虽不具如此规模,但亦有水有山有小桥。与三五童年好友,狂奔在路上,嬉戏在水中,知了,螃蟹,还有那不怕阳光的无畏,长大了的我会如此想念。城市化的进城让童年的味道渐渐失去,我庆幸自己有如此时光足够回味,我比很多人更富有,我永远珍藏。当然,我也十分想念我的奶奶,我的童年时光都是你的相伴,那么多个日日夜夜,那么多年的夏天,有你真好~谢谢你,把我当成宝,miss you ~
西小河的夏天里,有成年人的故事,孩童的故事,老人的故事;有时代的变迁,工业的没落,人的离去;也有两对父子的冲突,当然分了主次,互为表里,最出彩的当属晓阳和爷爷,也是影片中着墨最多的,虽无血缘关系,却是最亲密无间的,两人是互相影响的,脑海中浮现的是《菊次郎的夏天》,爷爷让晓阳更加勇敢,晓阳让爷爷直面自己的内心,互相成全,彼此与自己和解。但总感觉导演很多想表达的东西并没有传达给观众(我),譬如工厂的目的最后呈现出来的只是为了缓和父子关系?开头的拆迁也再也没有出现,难道作用只是为了让晓阳和爷爷建立关系?
慢慢的讲故事。是看了『隐秘的角落』后来的,同样是一个夏天的故事,同样的主演,却更着重在张颂文的刻画上,那是一个中年人在夏日里度过的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却没开始就结束了。作为90后,最大的共鸣是孤独,在社会变革最明显的年代,充实的物质和内敛的家庭关系,让我在观影时不自觉的代入晓阳的角色。而今,还有二日差三岁近而立,面对工作上的琐事,却慢慢体会到了郑爷爷的感受,当周边的一切都让人心塞时,自己将渐渐变成一个孤僻的老头。
绍兴真漂亮啊。徐梁和晓阳因为足球队打架之后闹别扭,女孩拉他们在一起拍照说是为了暑假作业,可是他们一对视就笑了,然后说这件球衣真好看,小朋友的友谊就是这样,明明一直在注意你,但是就是提着一口气不讲话,不像大人,都没有生气,就自己变得疏远了。和郑爷爷那段有点菊次郎的味道。最后因为爷爷离开大哭,我一个人成年人都还不会离别,何况是小朋友呢。一个夏天结束会有很多情绪,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我们总会期待下一个夏天的到来。
2020杭州重映场,台湾班底的绍兴背景,各个部门都有金马的大佬,映后编剧连线讲了很多的幕后,关于选角时张颂文着正装谈剧本,男孩有过海选,男孩的摄像机有致敬一一,西小河有致敬小津,从父子关系延伸到三代人的成长到爷孙情的主线,还是相对完整的文艺片,平淡但是没有杨侯的精髓就是个体的成长与时代背景的变迁所交织的代入震撼,尤其是后半段父子之间的层次与和解都做的很简单,还是可以把小段落做的更足一些,台妹还是很可爱的
挺喜欢的,尤其是把人物放置在绍兴水乡的近景和中近景,非常漂亮。好就好在虽然是儿童为主线,但每个人物的形象和情感是完整又饱满的: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未能如愿的足球梦、惊惧发现了父亲的第三者、夫妻情感的间隙、事业上的失落等等。尤其喜欢父亲在舞厅里蹩脚蹦迪之后的仓皇而逃以及母亲发现真相后在桥边唱起的越剧。夏天并不只属于小孩子,它也承载了大人的沮丧、失落和不甘心,而对于孩子们来讲,暑假总是比想象中的结束的更早。
三代人,三重困境,三种成长。童年的懵懂迷茫,中年的失意潦倒,老年的固执己见,在影片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所以说这不仅一部给小孩子看的儿童片,更是给正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成年人的一则寓言。被压抑的激情,对未知的恐惧、对既成现实的无力,以及代际之间的疏离与隔阂、逆反与谅解。这些情感,也许曾经或此刻共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我们看见、接受,最终与自己达成和解。这便是成长的过程,不论之于少年,还是之于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