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三个故事中都有着一个名叫安娜的女人却有着三个不同身份。相同的场景和人物,相似的台词,但有着三段不同的爱情纠葛。第一个故事中的安娜是个法国女导演有着独立意识的女人,她和橘色上衣的救生员相遇,救生员用着笨拙的英语和她搭讪,但安娜用以礼貌的方式回应他。第二个故事中安娜是个搞婚外恋的女人,在这个海滩中虽然她又和橘色上衣救生员相遇但在这里她有着自己喜欢的人,有自己的坚持,所以她和救生员也没有故事结局。第三个故事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儿,她来到这片海滩散心,和橘色上衣救生员相遇,在这个故事中她和救生员发生了关系有了结局。每个故事中安娜都会来到橘色帐篷里,但只有第三个故事中的安娜真正进入了这个帐篷里。
大海容纳并治疗了三个女人的情绪,生活的烦恼,增添婚外恋的美丽,抚平她的悲伤。救生员在遭受冷嘲热讽,仍旧不气馁,每次都保持一种活力四射的状态,热情奔放,终于有所收获。男导演在老婆大肚仍旧和外国女人调情,说明男人都一个样。和尚与外国女人对话带点哲理性,我们所提的问题当中同样也蕴藏了答案,只是埋藏在心中。她们都去不到灯塔,也如现实不存在一束永恒照耀的光。浅蓝色的雨伞是郑有美的善意传递。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默默保存着。
1.搞怪洪尚秀,用《任务清单》的开片与结构,以为走错片场了;2.第一次引入外系女主人公;涉足探讨不同人种之间的生存情感心理状态,但是剧本还是出自洪尚秀之手,又借重剧中剧,所以是真是假呢;加上伊莎贝尔•于佩尔自身的欧美生活经验,太有意思的组合与化学反应了;3.烧酒与三声“啊”真是太强了;4.结尾看出来“庄生梦蝶”的味道了,干——必定是预料之中的。
洪尚秀才是在其作品里充分享受着快乐,影片的轻松感是从创作到呈现,全方位表达出来的。导演用相同的演员饰演三段身份各异的并行相似故事,又通过人物关系与叙事细节的设计,在其间建立起了一个潜在的环形因果关系。在不同的身份关系和人物状态下,人物走向不同的结果,依旧是洪尚秀习惯的两性关系探讨,但显然放飞自我的于佩尔,让本片在导演的作品列表里更具特色。
随心所欲的三段式,实则暗藏着导演精心设计的叙事脉络和把戏。能一人出演三个截然不同性格角色的演员在当今影坛上恐怕也没剩下几个了,于佩尔不愧为影后中的影后,身心放松的演绎方式产生出不少喜剧效果。洪常秀从这部开始创造出一种教科书式的英语对白,极度尴尬和无聊,却能准确地揭露人物的心理状态,甚至有撕破伪装面具的效用。
英语交流在洪尚秀电影中总是造成这样一种感觉:无论是出于客套寒暄或是真情流露,当我对你说出一句话(I love you/I miss you/You are beautiful),你只能报以同样的回答(I love you too/I miss you too/You are beautiful too)。
安娜的三重生活?最喜欢第二个故事,看笑了好多次,尤其是白日梦那段~第三个故事最后看的好生气啊,和于阿姨这样的女人睡觉,怎么好意思像猪一样哼哼哼打呼噜啊~片中出现好多次的灯塔,想到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洪尚秀镜头的推拉有点不习惯,于阿姨真美~:-D @2017-01-15 22:13:06
昨天彪哥看完《独自在夜晚的海边》说有一种基式的感觉,那今天这个《在异国》可以说是洪尚秀的蓝白红了。三段遭遇无限相似又有微妙的差异,配合结构上的巧思(第一幕的啤酒瓶是第三幕扔掉的,第三幕的雨伞是第二幕放置的,巧的是蓝白红三部曲里也有类似的联系)组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很喜欢的一部洪尚秀了。
洪尚秀是真会玩儿!掰扯出三段白日梦的学编剧的小女生,仿佛就是他在我就是想这样拍的镜头后面,心底得意吧。我也真是爱这一口,真有趣味——结构、对话、音画,真有洪尚秀独有的标牌式韵味,一点都不沉闷,就算它们都显得简陋无奇。他粉于佩尔吧?此外,西方、佛教、爱情,他这自顾自地都想说道些啥?
老洪到这个阶段已经把结构玩得得心应手,堪称不亦乐乎,平行时空的互相对应,性格各异。片中除了于阿姨这个女性角色贯彻其中且奉上了三段不同的演绎之外,还有郑有美的突然消失也耐人寻味。在嬉笑+大片英文之中还能指出不少趣味的时刻,实在是十分有味道,闲适安逸。4.0 在大银幕看一定更是享受
于佩尔与洪尚秀的合作,只能说双鱼真的跟天蝎比较合吧。于佩尔饰演的三个女人,连走路姿势都各自有别,实在是厉害。且不说男女关系,导演在展现东西方文化差异上也是一把好手。面对西方女人,男人的献媚,小姑娘的雀跃,韩国女人的嫉妒都非常显明。背后斤斤计较,当面说着没关系你是客人,倍感熟悉。
算是目前为止最不喜的一部洪吧 三段式的结构出彩 奈何在《自由之丘》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风 蓝红绿三色的于佩尔游离在虚幻飘渺的感情之间 雨伞是连接分散时空的钥匙 此起彼伏的海浪拍打若即若离的性爱和吻 可镜头也太过于聚焦在于佩尔身上反而把其他一切人物都抹得看不到一丝一毫的魅力了
洪常秀这种“平行宇宙”结构在好几部片子中都使用过、完成度也可以,但这一次觉得并没有在主题上体现出必要性,感觉只是为了结构而结构。对白真是尬聊集锦,不输Tommy的那部The Room,区别在于这里是老外间用共同的非母语进行交流,在逻辑上立得住脚跟,设定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