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Issues arise related to the gentrification of a small Cornish fishing village.
第75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提名)马克·詹金
6/10。刻意用胶片的粗糙纹理打造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荒凉风景,梦幻抽象的恐怖元素,例如怪异的红色花芯、怪石嶙峋的海岸,以及拥有生命的青苔,随着土地深处被埋葬的古老力量被唤醒,青苔长满了花朵、房屋、纪念碑甚至女主角的皮肤,这个研究偏远地区花卉的植物学家被自然施加了某种警告或诅咒,巡逻中碰见的女幽灵、被岛民凝视和看到异教仪式的幻象、测量土壤温度的科学仪式,电影充满了复杂和冥想,以低沉而尖锐感的配乐将威胁潜伏的恐惧情绪蔓延开来。叙事的时间顺序很难重建出线性的因果关系,是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主观感知,当一个原本稳定的领域在可怕的寂静后,受到不知何物的入侵,人物就会像梦游般被一个充满焦虑的精神空间所包围,尾声镜头定格在那块坚忍地耸立在荒凉之地的巨石,它和岛上唯一的女人一样孤独,顽固对抗着环境施加的异化。
关于音效的运用有让人联想到阿彼察邦在《记忆》的表现,有的片段(比如断断续续的水滴)又颇有老塔的审美在。而故事本身更像是披着“民俗恐怖”的文艺片,作为野生植物保护志愿者的女主在孤寂凄凉的岛屿上重复着简单又琐碎的生活,记录着罕见花朵的成长,但她的思绪好似被鬼魂萦绕,诡异的七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女佣(对应罐头上的seven maids)、地洞之下的矿工、时而出现在家中的年轻女孩…一切似乎都证明着这个岛屿曾经有过的人类活动痕迹,而现实和意念之间的界限也由此变得模糊甚至走向溶解,不管是伫立着的废弃碉楼,还是掩埋在草甸下的生锈铁轨,或是那发动机。女主对到访家中送汽油的男人说“你应该留下”,结果下一幕便是女人看见他死在岛上的湖泊中。而5月1日之后的一切记录都成为“没有变化”,似乎也隐喻着停滞的时空。
入座后发现是在其他影片映前预告中我认定绝不看的恐怖题材,幸好影院可以代刑架绑住我;梦境现实混淆的心理恐怖,说深不深说浅不浅;几近无对白、全以身体演出和景观表达,这类影片(例如Beau Travail)已成为我的最爱;摄影剪辑完美,都由导演操刀,jump scare但其中几幕算有新意;无限重复,若做成短片的确更抓人,却也会牺牲渐强的惊悚;表演功力很强,辅以摄影,张开手掌使石块下落的画面无论多少次都很震撼;孩子出生那一幕本想怒打三星,幸好导演意不在此,并非村上春树类桥段;导演受布列松影响,合理(Q&A女主笑得这么开心好出戏哈哈哈,原来和导演是夫妻,导演属于我最吃的腼腆内向瘦小英国男那一挂,没有被背刺,感动)FLC
英国民俗仪式片FOLK HORROR,元恐怖片,觉得其实比shining 恐怖,思路打开。仪式比视觉恐怖多了。结合了Body Horror,变异植物,海浪,红色夕阳,等等元恐怖元素。导演QA也说想做Horror in the form, 不是 context.在时间,潜意识和梦境里游荡。英国民俗小孩不乖会变石头(有了这点比较好理解),平换成我们的土地公,妖婆等完全可以看进去。导演自己编剧,DP,作曲,所以转场确实有重复性的问题,女主是导演老婆,戏剧演员,这个倒是令人生羡,这种cult项目早期很难启动,导演老妈和PD也在里面参演跳大神 hh
比起恐怖,用怪诞来形容这部电影可能会更合适点。你说女主孤独吧,但是她又能听到这座岛在唱歌,你说她快乐吧,可真正能给她回应的只有海浪声与不断重复“Mayday”的无线电。总之这所有的一切都与过去有关,可能是触礁身亡的情人,也可能是少女时的疤痕,所以她总是梦到这一切,幻想着能从无线电听到情人的那句“Mayday”,幻想着能告诫年少时的自己不要站在屋顶上,幻想着如果能弥补这些错误,是不是这一切就不会在自己身上留下疤痕。可惜花生下来就是会枯萎,即使你把它摘下放在水里养,它也终将还是会枯萎,与其试着改变,倒不如先试着接受这一切。
声音系统的建构区分着“接收”(外)与“输出”(内),方法论的秘密是“重复”,无止境的对于相同元素的体验会在削弱表述能力的同时异化神经的敏感度并放大对既定事物的感受力,此种预设立场也为惊悚片时刻的出现创造了适配的语境,一种精神分析学电影的可能性,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偶然与想象”。关于信息量与影片体量是否匹配以及最终有无明确解答的疑问似乎是作者刻意追求的结果,只是后半段稍显沉不住气了些。(严重怀疑导演除了致敬阿克曼和柳条人外,还是伯格曼粉丝)
恐怖为零,怪诞又不足,画面质感模仿七十年代恐怖片(频频出戏73版柳条人)。在一个似乎与世隔绝的荒蛮地区,核心画面却是一簇假花道具,这让仅剩的一丝诡异也消失殆尽。不知道是不是疫情封闭给了导演灵感,全程信息量极低,一个顶多十分钟,宽容点二十分钟就能讲清楚,画面、视觉、氛围都能展示出来的片子,非扯了一个半小时,最后也没看出长片对于这个故事的必要性。唯一就这个有点反蒙太奇的剪辑感觉还有点意思...吧?
人,历史和时间。岛屿上形状怪异的巨型雕塑和断壁残垣仿佛与曾经发生的矿难与死亡有着某种连接。这些事物一并被埋葬在时间深处,而自然的丰盛在掩盖谜团外也通过碎片化的遗迹透露出过往的灾难史。女主人公的角色类似野外研究员/历史学家,而观众又借助她的搜索行动看到并感受到了这些历史的幽灵和信号。电影充满了艺术实验风格,在日常的routine中诞生了偶发与不寻常。
16毫米胶片与特殊画幅使用得恰到好处,极好还原出70年代的复古气息。起初看来是一个植物学家在荒岛上的枯燥日常生活,却渐渐在单调重复的日常行动轨迹里弥漫出怪异不安的气息。不能说没有叙事,而是将人物的背景信息稀释在各种幻想、超现实的画面里。各种指向不明的符号与荒岛的神秘传说彼此交叠,导演创作出一部罕见而富有实验色彩的伪文献纪录片。
每个镜头的色彩、构图都非常用心,想截图印在明信片上,本以为自己会看不下去这种没多少台词的电影,但实际上全程被画面引导着揣摩女主经历了什么,此刻感受着怎样的情绪。一刷没搞清剧情,隐约感觉女主一直停留在Govenek船只失事的那天,走不出“mayday”(花卉观察日志的最后一个日期是五月一日)石碑闪现在门口的桥段有奇观感
可以但没必要的打破线性时间的Cornish小岛惊魂。石头岛除了显而易见的身体隐喻,就是在声效与画面元素上的意象重叠。个人认为这是一部在影院放映颇为浪费的电影,这样的表现手法更适合可以有更实验性呈现方式的gallery space,imagine在一个大块海上礁石上投影放映可能产生的新的affect.
没有什么台词,女主独自一人,似乎内心带有某种伤痕,说是心理惊悚也不为过,又像是过去那段岛上历史的追溯,蛮多导演的私人表达,胶片的颗粒感,天空,花朵,大海,融成一抹独特的风景,7的暗喻,指向性太强,悬崖上的花,盘旋的海鸥,还有一阵阵海风,都伴随着海水,在一声声安静的嘈杂中散去~
非常喜欢,今年看过的第二部展现苏格兰landscape的电影,有机会一定要过去看看。用自然串联起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脆弱的和顽固的和永恒的。时间的各种定律在这个隔绝的岛屿没有自然神话值得信赖,恐惧可以轻松的像地衣一样蔓延。片尾的采访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