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莱妮·里芬施塔尔
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
语言:德语
地区: 德国
编剧: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03-08-23
别名:Impressionen unter Wasser / Underwater Impressions
用户标签:纪录片,德国,Leni_Riefenstahl,LeniRiefenstahl,海洋,德国电影,Leni.Riefenstahl,纪实
片长:45 分钟
imdb编号:tt0316016
这是Riefenstahl最新最动人的水下体验。电影历时近30年完成,编辑了自1974年到2000年Riefenstahl
制作的关于印度洋中两千多种深水生物的脚本。她心中的愿望是通过这些影像让观众知道如果不能妥善保
护珊瑚礁,他们失去的将是什么。
太绚烂~ 看了之前《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到这一部我终于记住这位希特勒御用女导演的名字…莱妮-里芬施塔尔 Leni Riefenstahl 嗯,片头她在解说时已年过百岁。这部片儿虽短短40多分钟,却是她72岁高龄起始2000多次潜入水下,用了近30年拍摄大量素材。从之前她年轻时拍的历史政治恢弘大题材到这水下的宁静,生物的多样细腻,乃至每个一翕一动的细腻,该是一种回归吧
6/10。非常美丽、琐碎和催眠的屏保画面。里芬施塔尔的影像经常将完美的肉体和神秘的大海、天空并置起来,编排成舞蹈序列,[水下印象]中大海深处的生物和珊瑚礁,造型抽象怪异的美感仿佛是螺旋状舞姿、服装夸张闪耀的芭蕾演员,但缺失了邪恶又狂热的纳粹信仰,她对物体外在美的表现也就缺失了令人振奋的精神力量,变成空洞的视觉游戏,这是她除了政治宣传片外其余作品默默无名的主因之一。
太爱她的镜头了,全新的海底世界,温柔细腻,那么多美丽可爱的生物都拍出了与众不同的特征,有些看得心都要融化了。她的镜头不是外来入侵物,象是天天生活厮混在一起的海底生物自拍或监控拍下的。和她镜头相比,我们潜得太浮光掠影了。观影当晚做了一个美丽的浅海逗鱼的梦,梦中的鱼千奇百怪,美妙无比
海洋占了地球的3/4,陆上的云云万象已经让人眼花缭乱,海洋下面是更大的世界。常常我闭上眼睛会想到海洋,然后想到水下亿万的生命和我们一样在生长就觉得奇妙。这些美丽的鱼鱼、珊瑚,它们的摸样真是想都想象不出来的千奇百怪、美轮美奂。而本片的记录者是百岁的Leni Riefenstahl。
一部妖娆盛开的海洋电影。她使我相信,世间真有梦境真有花园。在大的奇观面前,任何暗流都将被包容于无影。感念于里芬斯塔尔的开场呼吁,以期唤醒世人爱护海洋。|我特别避免在影片中加上任何评论,我相信电影没有文字反而更吸引人。PS:片末,上升入海面的里芬斯塔尔亮了,契如一曲乐章的圣洁落幕。
莱妮·里芬斯塔尔于98岁高龄完成水下摄影旷世巨作《水下印象》,运用先进的高画质水下摄影技术,将海底世界令人叹为观止、难得一见的珍奇景观,以极具美学的构图及角度呈现出来。《水下印象》拍摄到的生物群非但品种稀有,由于拍摄工程费时多年,因此片中所涵盖的稀有生物种类竟是相当丰富。
韩潮老师说,该片反映了"德国人潜意识里对海洋的恐惧"(21.04.2018,榆大)。我只能说这个看法很"本质直观",而且前提得是默认Riefenstahl女士是潜行在海底的德国精神。影片气氛和谐,色彩鲜明,取景局限在浅海珊瑚礁(可对比法国的《海洋》,英国的《地球脉动》)。
绚丽有趣的海底世界,看看小丑鱼尼莫和派大星的家园。对于没潜过水的我来说,简直是被惊艳得目瞪口呆。不过看着里芬斯塔尔片头出镜呼吁保护环境,片尾在水的光影中缓缓上升,我更感叹这位传奇女导演的一生,被质疑,甚至曾被剥夺自由,之后还去苏丹拍照、谎报年龄去潜水。这是怎样的执着呀!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上次看应该是九年前在榕八319了吧?认真观赏、努力揣摩世界级导演的海底世界纪录片与Discovery地理频道的本质性区别在哪:纵使意志可能失败,色彩、线条与运动永恒?好看是真好看,海底的真实动物的存在形式是比人类文化虚构生灵的能力在想象力上胜过太多了。
我看过的所有影片中,里芬施塔尔是最阳刚雄浑的那一个,她根本不必像张艺谋那样远景加千军万马刻意营造气氛,反而她的镜头是聚焦于个体的,就连奥林匹亚也体现这一点。她尊重个体的意志,而不是将个人的声音淹没在群体的浪潮里。有些东西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念上的。
随波摇曳的珊瑚们和荧光色的游鱼们颇具迷幻感。美到屏息的四十多分钟,配乐也十分优美。自由而绚烂,海底世界像是另一个星球。很庆幸生而为人,可以借助智慧和工具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而这些深海生物们也许一生也见不到海面上的景象。自然造物,当真鬼斧神工。
我的第3000部觀影紀錄,獻給蕾妮瑞芬斯坦。高齡百歲的她反樸歸真,帶給我們這首絢麗、純粹的影像詩,回到電影魅力的最初本質,無需對白即能撼動人心──這也是當代電影人應引以為戒的重要課題。繼續朝向下一個1000部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