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因为家中长辈逼迫着要其做年轻寡妇段喜凤(吕丽萍)家的倒插门女婿,老井村青年孙旺泉(张艺谋)有心与高考落榜后回村务农的恋人赵巧英(梁玉瑾)离家出走,却因父亲被炸死在井下一事不得不将计划搁浅,听命做了段喜凤的丈夫。此后,孙旺泉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打井上,终用科学方法测定了老井村第一口井的井位。
全村人日夜为打井奋战时,突发塌方事故,赵巧英和孙旺泉被土石封在了井下。在生命可能就此失去之际,两人按捺不住做了一次夫妻,然而,他们被人救了出来。
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吴天明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资料馆做吴天明影展的时候集中放映过一批吴天明的电影 吴天明导演还做了好几次映后交流 放电影的时候吴导就跟观众一起坐在影厅里看片 放完电影 吴导从台下一跃而起 翻滚着跳上舞台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场景 聊起这部电影的时候吴导说起张艺谋为了演这个角色 天天就背着电影里那块石板爬山 为了让身形看起来接近角色 跟当地人吃喝都在一起 因为张艺谋不是专业演员 很多镜头都是趁他不注意偷着拍的 所以看起来特别自然 当年很少和国外同行交流 不了解别人的影片制作工艺 比如底片冲洗 日本就做得特别好 到国外参加比赛的时候 一看别人的影片质量就会很没信心 因为电影工业水准的差别 这部电影放映的时候黑乎乎的一大团 很多细节显示不出来 但是这部电影依然拿到大奖 可见电影的艺术价值之高 怀念吴导 怀念他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还是没有掌握科学技术带来的恶果,但悲剧性恰恰就体现在,在这些靠着种地过日子的农民世世代代的生活中,他们倾尽一切去打井,可是硬性条件的短缺让这些可怜的农民搭上一个世纪的命运,也没能打出一口有水井来。转折部分处理的不好,人物情感线和打井的故事线没有相互的隐喻关系就显得有些突兀而不协调。赵巧英的形象特点还不如喜凤鲜明,孙旺泉的性格也有些前后不搭,孙旺才、万水爷和疯二爷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人物线也比较立体清晰,让人印象深刻。两村抢水井和孙旺泉成为“跳井英雄”将全片推向群体化的感情高潮,也是孙旺泉去学水利相关的技术的一次转折前提。全片的背景音乐都很适配,淡入淡出的相互穿插和隐喻也比较有特色。最后的石碑确实形成了完整的结尾。
打井史亦是人与自然作斗争,孙旺泉的角色是那代人的代表,坚毅而又勤恳,倔强而又隐忍。村民们渴望着一口井也是生的希望,可他们又固守着几百年来打不出井的一片土地,对于故土的留恋与执着真是没有哪个民族能抵得过。现代文明走向工业社会,所谓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老井村村民的守望与期待夹杂着农业社会的愚昧与无知又有些令人不忍,时代在进步,总有人被绊住脚步。张艺谋的形象与孙旺泉的角色太过契合,时常紧锁的眉毛,沉默寡语,却又不能忽视的存在。镜头放眼于大片贫瘠的土地与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累积特写镜头置于各个人的脸上,他们对生存的渴望不言而喻。巧英这个角色简直是影片一大出彩点,敢爱敢恨,执着而又洒脱。
3.7分。第四代和第五代的合力之作,所以,你能在这部电影中看到张艺谋较为刁钻的摄影,也能看到吴天明稳实古典的叙事。“井”在故事中,意味着生死大事,它决定了老井村几百年甚至更为遥远时期的生命攀爬。井的缺乏,让老井村成为贫穷的代名词,也成为张艺谋饰演的友泉为什么得屈服于爷爷的婚嫁决定。但生命的原始欲望与性冲动的原始欲望从来都是一体的,不是食色性也,而是食色大欲。因此,影片才让一心挖井的友权在井下面和心爱的女人媾和,这是本片隐藏的妙笔,它让性之欲的满足,映照着生之欲的饥渴。苦难让中国人为之舍命,而舍命成就了生命的史诗。苦难史诗,是那个时代最鲜明的象征了吧!
故事原型,左拉《萌芽》。02:14,视点从井底往上给,极好。17:56,墙上墙下调度。21:03,景别还是太紧了。23:31,观众的心在拎着,长镜头就不觉得长。28:10,剪辑上的粗糙感和突兀,没准会形成特色。30:57,从婚房的场景调出来补充信息,高明!35:50,人会心疼人就活了。42:13,一场大戏!这就是当年吴天明说的假戏真做!52:02,切罐头这一套动作精细。55:51,句句响当当的台词!01:06:06,起身回答那就对了。01:27:28,心理上尺度的把握。01:51:17,绑上红线的井绳。01:54:21,爷爷转身了。
中国人可能是骂天骂得最多的民族,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遇到困难不求神告佛坐以待毙,坚信现世的幸福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而不是通过宗教那种虚无缥缈不着边际的东西寄托,也不会有什么“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让你不劳而获。《老井》这部电影,用90分钟讲述了那个年代里“农民”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水(活着)一个是爱情(追求)。“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便在是不同的年代里,可仍然深深烙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也许,这就是后羿射日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等一大批神话传说能入选中小学教材的原因吧。
【老井】一部不会让人哭泣却会让人满含热泪的电影。张艺谋饰孙旺泉一张年轻的却满是沧桑的脸,还有太行山一般的脊梁,吕丽萍饰段喜凤的温柔善良,一众大山里的人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渴望。水是生命的源泉,祖祖辈辈为了生存寻找水源为打井而牺牲。孙旺泉牺牲了青春牺牲了爱情,妻子喜凤在义捐会场的支持,他望着妻子是喜悦的,不能与相互爱着对方的人走进婚姻的殿堂,那就与一个爱自己的人一起生活。所以旺泉有了喜凤的陪伴人生算是幸福的,旺泉有妻子有父老乡亲的支持,带领着乡亲老井村终于打出了有水的井,旺泉的人生也是成功的。
拍地真诚,演地真诚,故事也真诚。赵巧英说:老祖宗瞎了眼把家安在这。我在想,连年战乱的时候,为了保住血脉,也是艰苦的地方越是不容易被敌人找到,安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也是没办法。比较震惊的是两个村子为了能否合用一口井发生械斗,在江南水乡简直是难以想象。愚昧的人就算是把井填掉也不给邻村的人用,这恶毒居心简直令人发指。在连电视信号都没有的农村,基本的教育都谈不上更别说性教育,期间关于盲人唱黄曲的那个片段也着实让人震惊——实在没有别的娱乐方式了!土地贫瘠,思想也贫瘠。
好安静的片子,就连红白喜事、打架械斗都没有像现在片子那种冲脑壳的感觉,只是明白“哦,这个环境很吵”的意思。很喜欢导演不把事情全说清楚,有些事情真的自己品一品就都懂了,多说还啰嗦。全片都有一股浓重的宿命感,压得人喘不过气,反倒显得结局不真实。三个人的故事一不小心代入了自己,有点可惜了,没能认真看片。吕丽萍的眼睛真好看。原来张艺谋三十多年前就长这样啊(手动狗头)另外,不是吧阿sir,他们的普通话比我还标准,这样我很难入戏哎。
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创作环境较为宽松,涌现出大批优秀电影作品,本片获得金鸡和百花奖!村民械斗,瞎子唱黄色歌曲后被调查,男人倒尿屎盆,羊群和村民抢水喝,偷内衣等情节现在根本无法通过检查!张艺谋的摄影很出色,现实插队的生活于片中表演也非常精彩,活脱一农民的质朴形象!当年本片公映后很火爆,后来电视台也放过,再后来就完全消失了!DT蓝光修复版算目前的最好版本了,影片体现了制度和落后,人性的忍辱负重和压抑!
人与土地之间的抗争一次次上演着悲戚壮美的人性史歌 善良但是又愚钝固执着的农民 打出的那一口井既是生存的需求 也是对一直压抑被着的“性”的需求 旺泉选择和村民们站在一起 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他的周围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失去 父亲因为挖井而亡 朋友也被埋在下面 一层层悲剧向他袭来 生活仍要继续走下去 正是流淌在人们血液里的生生不息 穷则思变的民族精神的动力 支撑着人们 一点点地活下去
当年拍这部影片的时候,吴天明让张艺谋去陕北找一个精壮的男人去饰演男主角,张艺谋硬是找了半个月没有找到合适人选,可是也是这半个月时间张艺谋硬是活生生把自己锻炼成了主角,以及最后那场激情戏,张艺谋饿了七天,然后一条过。所以说,现在的演员都要下跪。虽然有的地方有瑕疵,但是放在现在来看,真的太珍贵了,那个时代中国的民象,基本都可以在这里面找到。
最后一组镜头的蒙太奇拍摄手法超赞,村民们近乎呆滞的连续十个近景的镜头在导演的手下使用排比式平行蒙太奇手法展现给观众,使画外的观众静默哑然。也许这就是蒙太奇的力量,它迫使观众在短短几分钟经历了下那条创造人物形象的作者已经走过的路。和作者一同体验者形象产生的过程影片最后出现的“千古流芳”四个字,分量远远超出了字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