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译 名
日本的平均寿命很长,会不会跟泡澡文化有关系。宽哥出场没有显出疲态,看起来也算是个精神小伙,但套路和生活一定会把他逼到墙角,一直在逃避成为另一个儿子的替身,用逃避来掩饰自己的失败,言语里都显示着进攻性。热闹的大家庭里,爷爷事业已经走到头,可惜还没有什么东西能分心,依然是最孤独的人,从来不听别人怎么说话,但权威感似的每个人都对他比较尊重,也无法直面被救的孩子,说到要为纯平活下去,肯定充满着不耻。继子在这家庭里显得格格不入,爷爷又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继父像是中了自由主义的毒。母亲最喜欢还是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虽然他离开了家很久,但无时不刻不在牵挂着他,在迎接他们进屋的时候,不知道是传统礼节还是激动不能自已,也会打着为儿子好的旗号做恶婆婆。人生的不完美伴随着他们走到世界尽头,临走之前也充满着梦想。
一年一两次的家庭聚会大概就是这样客套而试探,这个婆婆这个明坏我太喜欢了,聪明还不掖着,发现公公出轨听他唱歌,转手买了唱片,回来时不时听一听学一学,大家聚会时放一放,不戳破却也让爷爷了解,我知道这事儿;儿子救了的小胖,就得每年忌日让过来忏悔一次,我没了儿子,你也不能活的没点愧意;女儿和新女婿想一起住,说问你爸同不同意吧,其实才不想和外人天天住一起呢;后进门的儿媳妇,一边给着衣服,一边劝生,太鸡贼了,哈哈。喜欢这里的生活场景,爷仨往前走的背影真有岁月向前的感觉,日子不就这样吹着风淡淡的,不停歇的往前嘛,阿部宽挺帅,瓷砖,手工,鲜花,西瓜的细节也都很生活气,公公救护车来了时候的不被需要,击打了他作为三赛的小傲娇吧,人可不就得老嘛,拄拐,厕所扶手也算默默服老了,原谅总难以说出口,谅解总比死去晚一步
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相处模式吧,但我想比起欧美那种大开大放的情感表达方式,我们东方人即使是难得的家庭聚会,心头有无限的感情需要倾诉,总要山路十八弯一番曲径通幽,甚至于言不达意近乎于“冷酷”的地步,然而不管怎么恶语相向,行动终归是暴露了我们的心。《步履不停》即是这样,儿媳回家探望一番,母亲早早就和女儿在厨房准备,结果本来是关心的情感,脱口而出成了直击要害的伤人话。树木希林的母亲一角真是广大东方母亲的缩影,一边是嫌弃女儿四年没有一份正经工作,一边又是包容地留下女儿一家长住;一边是中伤媳妇没有为家里添丁,一边又是把珍藏的和服送给她;一边是送别时不咸不淡的言语,一边轮流握了儿女的手一遍。有一句话是这样说:恨之弥深,爱之弥初;而我要引这句说家庭关系:言之越错,爱之弥浓。
平静,但内里鲜活;哀伤,但内含希望;隐忍,但内藏锋利;俗日,但烟火气却雅致;家常,但道尽了生活常态;分离,但延续着新的生命。感冒脑袋昏沉得不行,却点开了这部被打断过二三次的电影。没想到竟是缓解头晕的良药。镜头慢慢推进,三个小孩在紫薇花树下踮脚闻花时笑得亮晶晶的模样,一下子被治愈了。记得以前还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好多花都是笔下常客,气味和音乐一样,是可以标记时间的。所以影片中的爷爷会对孙子们说“小心点!那是很珍贵的东西。”蓦然想起童年的暑假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片段,漫无边际的绿,孜孜不倦的蝉鸣,洁白滴水的茉莉,路边恶狠狠的大狗,小卖铺里稀奇古怪的零食和玩具…还有一直跟在身后的爷爷。那时候,他还在,我还小。
1.看电影真的不能用腾讯视频,翻译太差劲了,太影响观看了,导致我前半个小时没看进去,后来换了南瓜电影好很多,慢慢进入状态2.可能是因为前面没进入状态的缘故吧,所以感觉没有《小偷家族》《海街日记》感动,但是还是是枝裕和的风格 3.看是枝裕和的片子真的能让人静下来4.最近在对比自己几年前看电影的状态,发现进步很多,应该跟观影量提升有关吧,文艺片能静下心来看,悬疑片也不会看的云里雾里了5.和父母约定好的事一定要早点做,不要等到最后再无机会6.黄色的蝴蝶真感动,也是一种家族的传承和延续吧7.妈妈谈到被儿子牵扯丧命的人那里,感觉真是唏嘘,即使你不是故意的,但我儿子因你而死,还是会忍不住恨你
夏天暴雨后闷热暑气肆意的时候挑了一部一直想看但没看的片子,每一帧都很美,配乐更是浑然天成,以至于响起吉他的声音我很久才惊觉“啊!是这首啊!”仿佛寻常人家的一次家庭聚会其实每个人与他人之间都有着丝丝缕缕的牵绊,多了在日本生活的经历反而更能体味其中的妙处了,那个表面礼数周全转身又禁不住抱怨起来的老太太可不就是家里的妈妈,看起来一团和气的姐姐也还是会为父母对于哥哥的偏爱而心有戚戚,身为次子的尴尬与拒绝活在哥哥影子下的叛逆逃离,都太真实了。婚姻 家庭 亲人 子女 这些看上去亲密的关系中正因为还有温暖背后的阴影才显得更加立体更加难以割舍吧
1.很好的生活流电影,初看平淡无奇,细思别有深意。步履不停,生命不息,循环不止。2.导演将镜头对准一个家庭,把时间聚焦在两天一夜。因为悼亡,一家人聚在一起,相互摩擦又相互羁绊,完整地呈现人物关系和家族隐痛。在看似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日常时光中,情绪在暗自流转。鬼魂化蝶的段落,是神来之笔,有悲凉的诗意。后来孩子对黄蝴蝶的传承,是忧伤中遗留的温存。3.电影里最真实的婆媳之间的小心思,最残酷的是奶奶报复的小心机,最无奈的是儿子关于工作的谎言,最悲哀的是关于良多有用还是无用的争论,最意外的是通过音乐引出的出轨秘闻。
生活还是继续看这部电影总会有一种奇异的共鸣 不苟言笑甚至有些思想顽固的外公 唠唠叨叨爱回忆过去负责人情世故的外婆 聚在一起说笑做饭的女人 倒在一边时而插嘴的男人 还有一群打打闹闹的孩童 氛围算是和谐 但也不乏抱怨与小心思 不知不觉 父母已经到了会摔倒 会健忘 会觉得那条上坡路越来越长 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年纪父母盼望着子女欢聚一堂 孩子享受着自由天堂 这场博弈中赢得总是孩子 就像那个没人修的浴缸 也就那么过去了 最好还是不要遗忘吧 心里总有那么一半留给他们
好真实的人生写照。短短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让我感觉过了一辈子。每个人都对别人有所抱怨却又因为爱而忍耐。老头对老太的缺乏优雅和不识情趣,老太对老头的出轨和不顾家。老头嘴上狠背后却和蔼,老太对继孙子不亲近却又把珍藏的和服送给他妈。父母简单的愿望被孩子们忽视,醒悟总是迟一步到来。人生总是无奈地充满伤心和遗憾,想不通也要过下去。人生正如那一串串鲜嫩娇艳的花朵,时节一过就会凋谢。珍惜身边人,珍惜每一天吧!最后,致敬编剧及导演是枝裕和,讲了一个完美的人生故事。
步履不停,意味着人生总是脚步不停的吧,即使行走缓慢也在行走,即使大儿子去世了,家里也有它们独特的步调,整部片子安静,和缓,慢慢的诉说着什么。东方人的文静内敛也被体现出来了一个小恙却和气的家庭,每名成员各怀心事,是枝裕和对于亲情和生死的把握已是炉火纯青。固定镜头,味淡如茶,周而复始,偶有亡魂化蝶惊艳,终归还是微苦人生。浴室里的瓷砖常年有破损,相扑队员的名字一时想不起来,广告上的汽车到最后也没买...镜头升过愈发陌生的小镇,眼眶湿润,这就是生活。
非常日本,很文艺、很真实的日常家庭生活。大哥死后,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个心结,剩下的家庭成员之间维系着淡淡的亲情。通过展示次子和姐姐两家三代人拜访父母二老时的对话与互动,既刻画了母亲的面善心狠、父亲的外冷内热、儿子的执拗、儿媳的细心、女儿女婿的善良,又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继子对继父的疏离。奶奶是个厉害的角色,色厉内荏,说话一针见血、话里有话,做事干脆利落。但生老病死,矛盾纠纷,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化,生活还是要继续。
叙事手法高妙得惊人,没有任何插叙倒序,仅平铺直叙地把一个普通家庭十几年的矛盾与纠葛呈现,每个角色也通过生活化细节立体起来,真实朴实,俗不可耐又亲昵可爱。树木希林的母亲形象令人难忘。人总是习惯于冷漠自负,任由遗憾野蛮生长,不由得嘘叹这就是人生,悲欢离合无法阻挡步履不停。唯一令我观影体验打折的是色调太浅白(可能是手机原因?顺带吐槽优酷上的字幕渣到狗屁不通),加上叙事节奏本来就慢,不免惹人视觉疲劳犯困,比起《海街日记》略显沉闷。
温馨而残酷,这也是世界上很普遍的家庭关系吧,看似被消化的伤痕、亲子间的小矛盾,其实都一步步推着彼此相互远离,或者说是,孩子远离父母。是枝裕和太会观察生活也太会把握人性,看到一脸淡淡的父亲送别儿子一家后却忍不住自语:“他们会回来过新年吧”,下一个镜头就是坐上公车离开的良多夫妇讨论不回来过年以后也不再在这里过夜的事…一下子感受到了暗涌的冷酷。步履不停的不只是时间,更是逐渐远去的孩子。(玉米天妇罗看起来好香好好吃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