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刘烨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艾丹·奎因 / 钱熠
导演:陈士铮
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
地区: 美国
编剧:Billy Shebar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07-01-23
别名:流星
用户标签:刘烨,美国,暗物质,梅丽尔·斯特里普,剧情,美国电影,2007,MerylStreep
片长:88分钟
imdb编号:tt0416675
物理专业研究生刘星(刘烨 饰)远赴美国某州立大学深造,在校期间,他师从著名教授雅各布•瑞瑟(Aidan Quinn 饰)。他的勤奋和出众才华很快在同侪中脱颖而出,并深得瑞瑟教授的信任和赏识。在众多课题中,刘星独对暗物质倾心着迷,他将自己投入到这项研究中,却未料到他所得出的理论与导师经典的瑞瑟模式相冲突。
刘星关于暗物质的论文博得一片好评,然而醉心研究的他忽略了校园政治的存在,他的答辩未获通过。极度抑郁和愤慨之下,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本片根据卢刚事件改编,并荣获2007年圣丹斯电影节阿尔弗莱德•斯隆奖和2007年亚美电影节最佳故事影片奖。
卢刚校园枪击案电影版《暗物质》,感谢推荐[爱心]很沉重,很无奈。也想起小时候老师讲的坚持真理、为科学献身的伟人,像这样倒在半路的情况应该更多吧。宇宙无相见,黑暗入人心。后来看了看豆瓣,有人抨击和责怪这个学痴之人不够圆滑。其实我不相信在那个年代工人出生、潜心研究的二十岁的留学生能做到,特别是当他还拥有与众不同的才华和骄傲。破碎的世界和崩塌的理想,击垮了这个曾经热烈燃烧的生命,也连带着一连串的悲剧。痴人多无善终,但却带着这个世界的激情点燃自己。站在一边的我们,能不能不要浇熄这个梦?能不能不让暗物质吞噬这个世界?
很早听闻刘烨拍过一部美国片,故事原型比较熟悉(网上能查到很多,而且这事据说当年美国很轰动)。能看出导演和编剧能力或者说功课都没做足:剧本基本上像完成任务似地推动到他在校园开枪的部分,但是中间铺垫部分严重不足;导演中间其实能够完善的地方也很多,但是却给了很多对整体故事意义不大的桥段,而且哪怕是最重要枪击部分剪辑什么的也一般。火华社社长造型还不错,很像早年来美国读博的理科生,梅姨这角色设定也是挺奇怪的,和刘烨角色的关系更是因为剧本,诠释得不行。看下来比预期失望很多的一部作品。
太中国又太美国了。台词什么的很地道,刘烨的结局可能不会发生在别人身上,就是原生家庭给予厚望才让他怕失望结果自己implode。可是电影里表现得不够就显得这人很psycho,要是对刘烨over achieving的personality突出点观众可能能更明白他心理和动机。另外找的这几个中国演员除了那cbc真是对国外靠奖学金读博的人的真实描写,从穿衣观点到口音都屌丝无极限还非想找白人。宁可不要刘烨换个英语好点的也行,不过他跟meryl streep那段戏还不错
影片中的刘烨,沉迷与自己的学术研究,两耳不闻窗外事。因为与教授的课题矛盾,导致没有顺利博士毕业,到了后来又做一些小生意维持生计,最终,他自我人格分裂了,如同教授之前教他吸烟,在烟雾中迷失了自我,在另外一次报告中,开枪射击了曾经伤害他的人。是否有绝对的善恶呢?如刘星以为来到美国,就是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度,自由的学术氛围,可以随时反驳他人,教授之恶源自与他可以反他的教授,但他不能接受刘星驳斥他的观点。从来如此便对么!
①在对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看了这部电影,觉得一般,然后在豆瓣看到,此片是由真实人物故事改编而成,看完真实案例之后发现,情节还原成分还比较大,重新审视这部电影,结论是,没有把很好的素材拍摄好,现有情节和细节对于人物最后爆发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有点可惜;②刘烨的表演(可能是导演的安排)有点刻意,仿佛要表现得很中国学生的样子;③意外发现大魔王梅丽尔斯特也在里面,不过没有什么亮点,反正应该都是导演的问题就对了。
很喜欢电影的节奏,转场用金木水火土进行,理科生表示思路清晰,很是受用?开头有暗示结局,想起来开头的刘星有绝望的笑,似乎暗示了结局的悲剧性。最后哭得挺难受。刘星就像身边能见到的那种男孩子,沉迷科研,一腔热血,有用不完的精力和想象力,有梦想且一往无前地去追求。但是无奈江郎才未尽,英雄已末路,令人扼腕叹息。二十九岁的刘烨演出了十九岁的少年感。喜欢他。
各方面的刻画都挺细腻的,尤其是与刘星做对比的劳伦斯冯这个角色,太真实了。中国的贫穷落后,美国校园虚伪的学术自由。不过还欠缺技巧,也没给出一个刘星非杀人不可的理由,或许是欠缺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深入刻画吧,所以做后男主杀人还挺突然突兀的。PS:斯特里普女士没跟刘星发生点什么真是不科学啊,明明全程一副猎捕小狼狗的表情来着。
根据卢刚事件改编# #人物性格研究类型# 07:31,中国人的生存智慧。16:29,电视剧的质感啊。49:23,天才就是这样被逼疯的。55:27,我迟早也是要超过我师父的。01:01:01,以冰呈现火,高级。对人物内心的足够开掘已经掩盖了导演视听功力的不足。01:23:30,生为人杰,死亦鬼雄。
剧情太平铺直叙了,根本没有挖掘角色的心理,刘烨本来挺适合演心理扭曲状态,但这里面大部分时候就只是一老实孩子,不过那时候还挺好看的和现在气质天差地别。也不明白梅姨怎么会答应出演这么一不重要没啥发挥的角色,想看俩人化学反应结果到结尾才终于有了场正经对手戏。梅姨学中文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笑死。
父子两代都与darkmatter打交道,只不过父亲搞的是煤炭,儿子搞的是暗物质。只可惜终于眼看就有出头之日的儿子被自私、自大、嫉妒的darkmatter所伤,堕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如果是自己,在那样的处境下,才华被无情压制,命运被彻底改变,会不会也变成那样,细思极恐!2016.10.6
卢刚是一个病人,他敏感、自卑、孤立、好面子。即使在美国过得不好,他也一直跟父母说自己过得很好。他是一个经历过很多苦日子的人,在他公布的信里,说了自己从小的政治经历,以及一路以来的不容易。他极度渴望留在美国,可惜后来的一切,让所有事情成了一个悲剧。留学生的心理问题,确实需要认真对待
因UCLA的事想起中学看过这电影,【尴尬】因片名叫暗物质而看的。想起前两天校研究生会官博斥责理科生管导师叫老板,觉得这观念也是很天真,科研并没有那么崇高圣洁,商业化的模式使之能良好运作。与现实脱节至多会成为下一个卢刚,不顾经济利益搞科研,也许是只属于文艺复兴前富家子弟的闲情逸致。
如果剧情再丰富些就更好了。但是人物确实塑造得很好。看到有些人说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什么的,并不完全认同。我觉得这更多的来自于性格因素。可以看出刘星和其他人不同,他心里有对学术的崇高理想和不顾一切的精神,其实作为科学家来说这是种品质,但他也因此变得偏激而脆弱,遭遇不公后导致了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