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蕾妮·齐薇格将在新片[朱迪]中扮演朱迪·加兰。影片开篇于1968年冬,朱迪参加为期五周的演唱会,故事将讲述偶像朱迪与管理层的斗争,以及与音乐家和歌迷的关系。该片由鲁伯特·古尔德执导,汤姆·艾吉(
摒弃坞式传记片编年体纪大事的平铺,只采撷朱迪•嘉兰逝世前的片羽,却让这颗巨星大焕光彩。落红有情,开到荼靡。在舞台上已无余勇可贾,还要打扫现实的一地鸡毛:过气的落寞,五段失败的婚姻,骨肉的抚养权,天赐的嗓音也要被上帝收回。童年被饲喂抑制食欲、控制体重的药、被米高梅机器化成捞金工具的记忆通过切画闪回,如梦靥般随身携带。芮妮•齐薇格就在陨落的阴翳中,把《over the rainbow》的独唱变成了流芳后世的交响,点亮了通往彩虹大道的明灯。格格不光在饰演嘉兰本人,更像是唱双簧,有机融入了真实的自我。同样经历过演艺事业的低谷,两人的心境必然有冥冥中的重叠,那首摇篮曲般的绝唱是格格献给嘉兰的安魂曲。洗尽铅华、再绽光华的她也很衬片中熠熠的金色套装以及流光的印花修身黑裙,影后实至名归,期待格格的东山再起。
我想,朱迪·嘉兰早就厌倦了这一切。那些华丽的名声和舞台,不过是一场骗局。明星献出她们的表演和歌喉,无非是让台下的那些看客为之一乐。那些高档餐厅、服装店、理发店、剧院、舞厅,都是将人包装成另一个东西,抹掉你的本质,强迫你变成整齐划一的另一套系统。朱迪·嘉兰就是受害者。从童年到成年,她一直被这套系统侵蚀,压抑而焦虑,并且摆脱不了。生活的真谛就是自由而细碎。普通人更为接近这样的幸福。明星的悲剧在于她们在生活与伪装之间拉扯。朱迪的老板为了利益,强迫她服药,导致了她的死亡。电影《朱迪》向她致敬,不过也晚了。这部电影是不是仍然在消费朱迪·嘉兰?看不到本质的年轻人,觉得做明星光彩照人,愿上帝保佑她们,没有焦虑、抑郁、小心翼翼。但愿她们奋斗一辈子,不要既辛苦又没名,连电影《朱迪》这样的追忆和安慰也没有。
照着自己想象和现在创作环境下拍出来的朱迪嘉兰,生生搞成落脚点在充满希望上的励志片,虽然结尾众人齐唱over the rainbow很感人,但最贴合嘉兰气质的歌曲应该是get happy啊~蕾妮齐薇格完全没把嘉兰那股台上淡定自如的大嗓小妞表现出来,就是精神奔溃和失落时也是靠她标志性嘟嘟嘴和挤眼睛去表现,她演技是有实力但跟想象中嘉兰差太远了……好像早期选角是海瑟薇女士,幸好没演??蕾妮齐薇格唱功不错,但台上刻意的大眼妆过于生硬,女儿熊岛小萝莉眼神有戏加1分。话说这片就是冲奥去的,如果拿了影后为朱迪嘉兰开心也为蕾妮齐薇格开心~~
被凝视一生的女性,成为女明星,进入更赤裸裸的一种凝视中,你是更精致更标准化的商品,孩子、老去、情绪……最终都将成为你得体的累赘哪怕你根本不愿这样。从凝视中脱离出来成为真正松弛的人,对普通女性来说就已经很难,于是像日落大道,像朱迪,女明星作为消费品的价值不再而被资本抛弃街头,高高扬起下巴佯装自己仍然有所选择,戏剧里不过是放大了我们。在凝视彻底消失之前女性都会在某一时刻面对如此可悲的自己。最终全体的大合唱对于朱迪来说是个善良和满的收场,她的余晖依旧让她感受到诸多爱意,而非落魄孤独。可是现实里大多数的收场,都实在过于体无完肤。
3星,全片聚焦于沉寂多年之后再次演技爆发的芮妮•齐薇格饰演的朱迪•嘉兰。作为好莱坞大制片厂年代时被摧毁的世界级明星,朱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带着悲伤与无奈继续挣扎着,在长期服用药物后她的精神状态已然处于崩溃边缘,事业的停滞与家庭的眷恋让她无所适从,芮妮•齐薇格那深印的抬头纹和老去的脸庞将朱迪那时的精神状态表现地非常出色,最后的舞台上与电话亭内的两段很流弊了,收尾收的出色,芮妮有望继【冷山】后再提甚至再拿奥斯卡。朱迪•嘉兰悲剧的一生好在让女儿也在片中出现了的奥斯卡影后丽莎•明奈里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朱迪加兰的确厉害,以前真没过多关注她,没想到绿野仙踪,一个明星的诞生都是她的成名作,蕾妮·齐薇格也是相当厉害,在台上的辉煌和台下的辛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类似于小丑,不折不扣的个人表演show,毫无争议的最佳女主角小金人,好几场复杂情感的戏真的演到了骨子里去了,除了说厉害还是厉害,台上的她在华丽的背景灯光衬托下还稍显年轻,可是台下已经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女人了,看似疯疯癫癫,其实一辈子没有做过自己,永远活在别人的世界,活在取乐别人的世界,被折磨的不成人样,好惨好惨,越看越惨,明星真不好当。
【7分】在视听和情节上乏善可陈,但我喜欢这个切入角度。是舞台给朱迪破碎的人生埋下了导火线,她的药物滥用、精神问题、婚姻失败、可望而不得的爱,都由此起。她恨那个带来给她荣光的角色、恨这个舞台,但,她也无法割舍这个舞台,她在听到将被替换时的愤怒,她最后的请求,这个舞台维系她活着的实感,在这里她感受到爱,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所以总是无法唱完那首《彩虹之上》,她仍然问台下的观众:你们会记得我,对吗?齐薇格把朱迪对舞台爱恨的纠结表现的淋漓尽致,原声演唱反而贴合了朱迪在最后日子中那种破碎的状态。
5.1的时候看过了,现在才来评分,记得那天看得很晚,边看边哭肿了眼睛。也许初初去看朱迪真的是自作自受,自己的大好前途就这样给作没了,一切都是咎由自取!但是朱迪的悲剧一生,恰恰是因为她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不甘愿自己的人生被支配,她想找到真爱自己的人,她短短的一生都如飞蛾扑火般在寻找那种让她心安的爱,为了爱为了自由,她付出了一切也失去了一切!个人的力量在资本的旋涡中如此渺小……你只是个挣钱机器,只需要乖乖挣钱就好,于是不甘成为机器的朱迪最后的路也只有离去永远的离去而已………
1.Renée Zellweger是少数真正只在乎表演的演员,看她的眼神就觉得很纯粹地爱着表演;在《芝加哥》后终于又在电影里唱歌,发挥也不错,那句“Is this ‘Chicago’?”也算是个小彩蛋了。2.编剧跟Peter Morgan在《王冠》那干过,改编剧本还是挺稳的;导演电影经历不是很多,但是之前戏剧经验丰富,看得出对演员的指导很多细节都抓的很好。3.不看这部电影真的想象不到Judy晚年那么凄惨,巅峰时期可是比现在所有女演员地位还高的啊。
整体而言,《朱迪》不只是讲述朱迪·嘉兰晚年时光的传记电影,更是以她的故事呈现当代好莱坞,甚至是现今各国演艺圈,人们总是要求明星必须维持他们心目中完美形象,却都忘记她们其实跟自己一样,都是一位渴望爱情、向往自由的独立个体的状况。我们看着别人表面光鲜亮丽的形象,但都无法得知她们内心是否也正承受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压力与挫折,我想这都是《朱迪》想藉由朱迪这位女明星晚年故事引发观众反思,传达人与人之间根本连接有多么珍贵的主题。
"心不是取决于别人爱你多少,而是你爱别人多少"视听语言很古典,戏剧用光很有音乐剧的正式感。齐薇格和这个角色的气质不要太符合,把韶华已逝、风光不再、充满麻烦和遗憾的最后时光,那些yesterdays表现得刚刚好。在飞机上看完的,《over the rainbow》响起的时候刚好在速降,感动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齐薇格的表演真好,很抓人心,她精神崩溃的那一段让我莫名有种看《梦之安魂曲》的悲伤感。
电影截取了Judy生命最后潦倒而困窘的一小段时光,穿插着童星被控制和扭曲的人生。剧本很单薄,人物也扁平,但是Renée Zellweger却用自己的灵魂丰满了人物。大多数时候的Judy眼周颤抖眼神迷茫,很典型一副用药过度的样子,只有跟歌迷跟孩子跟爱人说话的时候眼睛睁大而认真,仿佛眼前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怎么能不让人心生怜爱呢。表演:3.5 剧情:2 视效:2 总体:7.5
一部讲述美国歌手演员朱迪·加兰的一生,因巨债务而沦落,银行账户被冻结却住不了饭店,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去已分居的丈夫家里。为了控制身材,只能喝少许鸡汤果腹,还给她安排了超高工作拍摄导致她无法入睡只能服用安眠药。看到这一幕,每个人背后的心酸只有自己懂。最后一场的演出被她搞砸了,她原本只想看表演却要求说可不可以再给她一次机会上台唱歌,就唱了那首【over the rainb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