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影片讲述围绕一起意外事件,国民陪审团的成员们探寻什么是正义的故事。
片头没看明白这个剧本是只以韩国第一次陪审员审判为基础还是整个案件都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就是《十二怒汉》。相比较《十二公民》要成功很多,陪审员都很可爱,没什么刻意的“苦衷”爆发之后才能想清楚可能是无罪,“好好说话”和“当自己第一次真的是在审判一个人、可能改变谁的一生时产生的害怕和要好好做的心情”两点很亮眼。相比原作里陪审团必须要得出一致的结果才可以的这个设定,这里面只是不能为了自己快点回家就把一个人的犹豫直接打为“弃权”的点要更好,“싫어요!”的笑点也超成功!败笔可能在最后结尾的过分抒情,毕竟母亲主动自杀严格来说只是可能性,能想到这个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加上诸多眼泪反而会让人有些别扭,而且把“可能性=现实”让立意矮小不少。当然了,究其本质还是拿到自白就不认真的司法系统自打脸罢了。
90/100。最近看过的韩国电影中,法庭成为了一个频繁出现的场景。相对于苦大仇深的《证人》《小委托人》来说,这部《陪审员》简直就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滋润了我的心田。没有暴力和恶语,反而用一种幽默和正直呈现出了这个韩国历史上第一起国民陪审团参与审判的故事。尽管略显戏剧化,但对于案件性质跌宕起伏的描绘与陪审员与审判长之间情感的刻画丝丝入扣,在与观众的共情度上做的很完美。另外群戏整体的表现非常优秀,在执着的陪审员们和情感丰富的法官们的表演中,我逐渐认识到了法律的真正意义:它不是为定下罪名而生,而是为维护公平而生。每一次法槌的槌响,为的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为了这个社会能在一片碧蓝的天空下永恒地闪耀。
影片最后的一个场景,让法官认同陪审团,削弱了整部电影的力度,本来要讲的是社会各阶层公民可以凭借常识来实现社会公正,最后却回到了让某种权威来认可普通公民上。此外,连此片我已经看过类似12怒汉的片子四部,对于陪审团本身的必要性其实我已经不关注了,但还是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感觉实在是因为那样的一个气氛很好,所有人的身份不平等被彻底抹平,没有了生活上的各种焦虑,只为了一个真相而工作。通宵也没有加班费,如果有共产主义,那时候的工作必然是这样的
看了简介后第一时间大家肯定都会想到《十二公民》和《十二怒汉》,但相比这两者的硬核,这部片子显然更温和更接地气。片子配乐的诙谐、案发现场重现的紧张和讨论案情及审判的严肃感互相平衡,令观众的神经松弛有度,因此观感也比较舒适,没有前两部片子那么清冷和锋利。同样的平衡也体现在角色塑造上,虽然形象鲜明但并不至于做作。回想起《十二公民》的运镜和陈冰老师的表演,或许有一些过于话剧化,不过也是一种风格。法官姐姐演的真好。四星好评!
《辩护人》讨论的是国民素质不足能否成为拒绝民主的理由,《陪审员》则讨论司法公正的实现是否需要“无知”的人参与。Themis蒙蔽的双眼与闭眼的八号陪审员给出了电影的答案。电影很闹腾也很韩式煽情,但其普法意义仍是值得肯定的。无论是电影还是司法体制都很让人羡慕。主角的八号陪审员身份无疑指向对于伟大的《十二怒汉》的致敬,本片改编出色,但也再次证明《十二怒汉》在影史上不朽的地位。
首先,作为记录陪审员第一次参与法庭审判的电影,它本身就有一定意义,也有很好的普法作用,宣导了法律正义的同时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其次电影在节奏上也把控得很好,情节跌宕起伏步步推进,看得津津有味,是我喜欢的那种悬疑推理类电影。就是不太理解保洁员这个角色,果然每个地方的保洁员都神秘莫测手握大招?
韩国电影很擅长举重若轻地表达严肃话题,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疑罪从无,也许你支持,或者你反对,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自己的一言一行间保持对他人起码的善意,不要因自己的执念而轻易地评判他人,才是需要每个人时时自省的。法律未必能伸张一切正义,但偏见绝对能置所有人于死地!
简单轻松幽默地讲了一件举重若轻的大事 滑稽幽默的节奏 八位看似游离状况外 从头到脚散发出怯生生的统一气质的陪审员们 实际各有各的性格 就连出场不到几分钟的入殓师大叔也是 再次佩服韩国电影把玩类型片 塑造类型人物的快准稳
20200703看过十二怒汉和十二公民,前者是经典,后者是抄袭,韩版的虽然也是讲类似的故事,但是有创意,看得很紧张,虽然不是简单的有罪和无罪,只能说不清楚,就像老奶奶说的,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想认真一点。案件也选得不错
因为是炯植演的必须看阿 我觉得很好看没有粉丝滤镜那种 特别炯植较真扭气的样子太可爱了吧!有点让我惊讶 我以为判决25年后不会有什么转变 居然因为字迹不同等想到有可能是妈妈自杀 那里被告人也演得好好哦 太想哭了!!!
整体有趣节奏也在线,挺不错的一部法律片。韩国影视题材这几年多了很多法律类型的片子,还挺有意思的。欢脱的配乐,搞笑的节奏,让本来没有新意的故事充满了讽刺。原本就是一念之间,审判也是,天平向哪边倾倒,就会有不同的结局。
法律的确是惩戒犯罪的,让人不要萌生或打消恶的念头,但是更要庇护好人不受到冤枉。当自以为一个司法体系已经完善的时候,往往就是机械和麻痹的漏洞开始显现的时候,所以时刻保持警惕,时刻自我完善,才是进步的体现。
最后一段的煽情真的没有必要,陪审员难道不是依据事实为基础,而能够被情绪所带动吗?当然韩国电影值得称赞依然有很多,特别是这类题材的电影,其现实意义远远超过了其艺术价值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