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大象席地而坐电影

 
电影译名: 金羊毛 / 爱在樱花盛开时 /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影片导演: 胡波
豆瓣评分: 8.10
影片地区: 大陆
影片类型: 剧情
上映年代: 0
影片时长: 0
更新时间: 2019-07-07 13:05
浏览次数: 18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大象席地而坐电影演员名单
彭昱畅 , 章宇 , 王玉雯 , 李从喜 , 董向荣 , 王柠 , 赵燕国彰 , 朱颜曼滋 , 凌正辉 , 王超北 , 王雪洋
大象席地而坐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满州里动物园有一头大象,每天坐在那里。为朋友出头的少年、为弟报仇的恶霸哥哥、身陷囹圄的女生,卡在世界灰暗的缝隙里无法脱身,却挣扎着去看大象。萧瑟寒冬的一天,绝望身影在不对称不平衡的影像中碰撞, 爆裂了压抑的沉郁,在粗糙布景、朦胧灯光的低成本制作中肆意蔓延。作者兼导演胡波 (笔名胡迁)首作,以青涩朴质与震撼感性,获柏林影展赏识入围论坛单元, 却是无法嵌合和谐主旋律的一块失落拼图。看不见大象是共同宿命,胡波骤然陨落,也成了这一代人的遗憾。

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特别提及胡波 第55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 第4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大奖胡波

果然我不适合看文艺片 真的有点丧 甚至令人感到绝望 为什么这种片子固有模式就是长镜头+脏话+自杀呢…还有收音太真实了吧 有点杂好多长镜头 机位仰拍看得我有点累 还有很多没有意义的镜头 走个路拍2分钟 眼神要停一分钟 这电影两小时真够了我看了一半 两个多小时 发现…原来是一天内的多线故事于城和韦布在山顶那这一个镜头也太久了吧 从黄昏到日落韦布 替朋友出头结果意外推倒于城弟弟致死于城 想为弟弟报仇 最后还是打算放了他 睡了朋友老婆结果他朋友跳楼了 至…至于?黄玲 家里得不到的情感在教导副主任那得到了 然后用铁棍打了上门找事的副主任和他老婆…姥爷 有家却被家人赶到养老院去住这世界真的这么糟糕吗 糟糕到都是用暴力去解决问题 结果在去往满洲里的路上的夜晚听到了大象的叫声 说明了什么

大象席地而坐剧照

这是部满目疮痍,看完后内心徒留荒凉的视听佳作。空虚、恐惧、无奈等多种负面情绪充斥在这几小时中。被迫接受着周遭失控的恶意,反观这冰冷而令人迷茫的生活,就像一座漂浮在死海上的孤岛。“世界是一片荒原”,我们似乎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墓地。总觉得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那句“大家不都这样吗?就你受不了了?”在铁铸的墙壁内,没有一个可供喘息的机会。满洲里那头端坐的大象是什么?一个逃避“垃圾场”的借口,一个满足田园梦想的乌托邦,一个“恶人”避难的“圣地”。但在导演眼中,人生就是个走不出去的垃圾场,就为了听一声象啼,有的人已经蹉跎了大半辈子。他的镜头是隐忍的。诉说的是压抑,却从不直面杀戮,是弥漫着血腥味的留白。P.S. 最喜欢的几秒是扔火柴前后镜头主角的转换。(标了这么久我终于看完了)

大象席地而坐剧照

“动物园有一大象,它他妈就那么坐着,我操,你不想去看看吗?”所有人都在过着重复相同的生活,生活正是荒原,充满了无趣与抑郁的黑暗世界,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满洲里”,那地方很远,也许可以逃离生活,也是人们坚持下去的信念,电影还存在着恃强凌弱的基调,能让弱者变强的只有更弱者,这也是对荒原的表现,虽然是被放大了的戏剧冲突,但是越看越觉得真实,虽然有4个小时,但感觉是很多人的一辈子,全片画风灰暗且充满了特写镜头,四个本没多大关系的人,因为信念凑到了一起,这是个复杂的不能再复杂的社会,复杂的关系网纠缠住每一个人,唯有冲破它才能看到席地而坐的大象吧。唯一的槽点就是人物内心有时转变的太快了。世界是一片荒原,是无聊,是永无止境的等待。

大象席地而坐剧照

♞「大象席地而坐」的故事也是蠻無厘頭的,但灰色調的生活中總有要點新奇事物滿足人們的好求新鮮的獵奇心裡。仿佛心中有了一個遙遠的小願望,關於一只坐在滿洲里的大象。♞《隱秘的角落》裡張東升說:「這個暑假太長了,快結束吧!」這幾個人的一天也太長了!但卻是無數天的縮影。灰色調的四小時數次使人生出「這操蛋的生活」之感。老師不是老師,家長不是家長,孩子不是孩子,朋友更不是朋友,盡是些錯位的角色。♞色調和背景一度使人以為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社會背景。♞無論現實如何,直面並處理,假如逃避無法解決問題,那麼越早面對越好——于城打電話向朋友母親坦白的時候。♞最後一個問題是,看過大象之後呢?

大象席地而坐剧照

终于看完,接近4小时......整个电影看得很压抑,一个个来吐槽,首先电影里面找的狗子,狗子明明是温顺和喜悦的,然后配音是很凶的狗叫声,然后再把人物对焦,让狗子虚化,真看得我一懵一懵的。再到人物,全部主角都是毫无情绪波动起伏大的,无论是在打人、被打、被骂、开枪打人、被开枪打,都是很压抑的情绪.....看得都想叫他们嗨起来了,再到电影最后,毽子踢这样还可以拿很多奖???我真的是绝望了,另外还有,有些今天过于太长,比如老爷子去养老院时在走过一些老人家的房间时,这个过程......然后踢键子的过程......镜头长得过份了

大象席地而坐剧照

长达接近四小时的电影展现四个人的一天来说是短的,每个人都生活都像shit一样。他们的生命浸泡在不同程度的灰度里,他们渴望逃离去看席地而坐的大象,他们想确定说这个世界还有有趣好玩儿的东西值得去等待去探索,所以他们不应该放弃生命,结尾夜晚的车灯打着一群踢毽子的人,夜空中的一声大象划破了人们的孤独,这是电影的结局,给人一种生的希望。但是书中的四人看到了大象,韦布去抱着那只伤痕累累的大象,想彼此给予安慰,但是却被大象踩了一脚,这个结局可能就是胡波表达对这个世界深度绝望的隐射吧。所以他才会选着放弃生命放弃追那些美好的事物吧。

叙事技巧和《低俗小说》异曲同工,长镜头纪实感很强,我可能再也看不到感情这么饱满,这么真诚,这么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了,导演将这种极度厌世绝望无力的情绪用冷漠的对白显露出来。上帝给了人类生命,却让我们什么也决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甚至是自己的命运,那么生命到底还值不值得我们去珍视?但即使这样,我也宁愿像个席地而坐的大象活着,在深夜长啸,一边思索着我存在的意义,一边为了生活而奔波。所以艺术之所以会存在,就是给寻找不到意义的人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我没胆子向死而生,但至少可以有一个梦境给我片刻喘息 。

我希望,是电影挑选观众,而不是被观众选择。不俗气、不迎合、不主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众独立电影其实很艰难。影片讲述的其实是现实生活中身边会发生的常见的真实的事,但充斥的长镜头、配乐、和画面特有的粗糙感,让从头到尾的每一帧每一个像素都爆裂着绝望、愤怒和抑郁的情绪。电影很长,但我认为没有一个多余浪费的镜头。我觉得和《低俗小说》有共通的点,即看似分裂实则紧密相扣的剧情线展现一个人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主演都是好演员,章宇就是痞帅的代表。胡波的陨落太令我扼腕叹息,也许这就是艺术家的宿命。

如果他还活着,他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导演。片子充满才华,用长段的沉默镜头加上空灵的音乐,将压抑绝望与痛苦诠释到极致,但总的来说剪辑不够简明,看的时候总是会开小差。撇开技法,胡迁的小说我一直觉得算得上一流,所以片子的故事十分好,四个人有所联系,看似不同但都活的稀烂,厌恶社会厌恶人生厌恶家人也厌恶自我,他书里表达的情绪和电影里一致,那是一种绝望但无解的痛苦,这份痛苦弥漫在他书写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每一个镜头里,这份痛苦让他有别于他人,但这份痛苦也葬送了他,只能说惋惜,R.I.P。

平静压抑的叙述下让人有逐渐勒紧脖子的压抑,有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那些让人窒息的碎片,拼凑出的是各自支离破碎的生活,得利者高喊公平,那些被扭曲的是别人亦是自己,那些意外不意外的,事后的辩解只是自我安慰的安抚剂,经受各种强大的压迫宣泄出来的,是一种绝望的愤怒和虚弱的无力。有些时候,你站在这里,看不到那里,那你也离玩完不远了。生活的痛哭只能自己体会,说出的种种只会变成那一句,“我操,这么复杂啊”。即使生活再狗屎也别忘记:满洲里,有象鸣。

其实还是没太懂跟席地而坐的大象有什么关系。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粗线条的质感,灰蒙蒙的画面,无处释放的愤怒与绝望,无家可归的落寞。和毽子有关的场景出现了三次,第一次黄玲拒绝了韦布的邀请,嘲笑韦布的异想天开,无一技之长,只会踢毽子;第二次,一群老大爷在围墙内踢毽子,毽子落在墙外,韦布捡起了毽子却拒绝归还,由此发生的冲突;第三次,四人在去往满洲里的途中,大巴车停在路边,用车灯照亮乘客们踢毽子,远处传来大象的嘶鸣。

不能因为缅怀他,遗憾他就给片子虚高,自己的偏激,自己的心里缺陷不该来惩罚观众,好在我努力把近4小时的片子看完了,太偏执了,为了让大家知道你从面部表情刻画心里,就让片子如此磨叽,真是很够呛。另外,近乎黑白的色调,满满的负能量,完全是追随导演自己的内心,虽然发生了很遗憾的事情,但还是要说,你不够坚强。20几岁你阅读了多少书多少人生经验可以去写书,之后就是想拍片,拍你的人生缩影?抱歉了。希望来世再造真正的大片。

8.5/10,大量浅景深的手持摄影,空间感依靠画外音来呈现,情绪先于文本感染观众。篇幅很长,但利用率相当高,叙事结构清晰严密。题外话,最近得知小学同学意外离世,直接原因是抑郁症,原始家庭其实也脱不了干系,初中独自去爷爷家发现老人已去世多日,父亲替集团一众贪官顶包给他换了个能吃一辈子的铁饭碗,母亲整日咒骂不休,这些都同剧本重合度很高,看着不是滋味。这是一个互害社会,施害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想想真是挺操蛋的。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妈妈和七天的时间 彷徨之刃 留法岁月 玩的是古 往事如歌 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 胡同 草木人间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