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三个故事里的空气污染,已到了无法住人的程度,原来台湾最忧心忡忡的竟是这个(而不是X化)。1/少量原住民对白营造出惊悚效果,海面漂浮的恶灵罐头,不去领的补偿金,藏着老人未竟的反核梦。2/学号942的少女想逃离颠倒是非黑白的鬼岛,却在印尼成了被性侵的外劳,女人爬越虫洞经历讽刺轮回,脱掉口罩的女女吻很美好(电视里的老阿姨把Ubike当成健身房…)3/人生路半,血汗工厂搬到越南,庙外的寂寥钢管舞,南部青年掷筊也找不到出口,找不到工作所以也无法“集中注意力于工作上”,喜欢两兄弟别扭的对手戏,父亲最后清空老宅不寒而栗。4/老龄化社会找不到真婴儿演虾饺广告,传统家庭价值让位给多元成家,硕哥师弟邱志宇演同志伴侣站C位抱娃。5/睏眠里的猫儿就叫湾湾,红发妓女的美国梦寻求慰藉,汪洋中的一条船恰如岛屿当下困境,妈妈桑是陆奕静客串。
实验性很强,瑕疵真的不少,表达力亦软弱得令人惊讶。这些台湾导演都把它当成黑镜来拍,触及的都是一些比较遥远广泛的议题,似乎并没切中"十年"这个电影提案的初衷。就算不谈初衷,戏里提出来的问题,恐怕十年后还依然不会构成广泛的社会问题,二十年后可能性会大一些。无论如何,单从这部戏可以侧面看出,当今的台湾确实是两岸三地里最天下太平的福地。只要跟香港《十年》一比较就会看出台湾人有多幸福。香港导演提出来的每一个都是些相当切身甚至是紧急的问题。你可以轻易在戏中感受到一个地方如何被外部势力一步步摧毁,从语言文字到文化文明,逐一被贬损,逐一剥落,即使一百万人上街抗议,换来的也只是那个一直在出卖香港人的伪港人政府的漠视与诽谤。
台湾没有可供书写的焦虑,至少在《十年台湾》中,我们看不到,不若它的香港,泰国版本,它基本上失去了“预言”作用 沦为了各说各话的青年短片集锦,且大部分处于“此在的”,只有在《虾饺》,《睏眠》中对于商业化,超真实的些许内容展现了某种“未来”,其中不难发现后者似乎是一次艺术尝试,作为跳脱出宏大叙事展现一种纯粹的未来主义,尽管这种呈现并不如人意。《虾饺》黑色幽默的“幕后故事”所指向的社会内容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关于台湾生育率下降的所指,而是另外方面,青年一辈与老一辈观念的断裂,隔阂,以及老一辈占据绝对优势的资本—话语。
1.核废料污染环境的状况阴魂不散,令人恐惧且无奈。2.空气污染,经济衰退,人才外流,“外劳”换位,小姐姐出国讨生活沦为性侵对象,对男人失望的女人们只有找同性互相抚慰。3.依然是经济萎靡不振,工作难寻,少年人们还未长大已成垮掉的一代,宗教也救不了湾湾。(这个故事挺适合拍长篇)4.社会人口老龄化,不婚、不孕、少子甚至同性婚姻已成“新常态”;“我们的传承,我们的未来在哪里?”时代变了,但家庭的核心价值不能变嗳。5.只有依靠仪器进入人造梦境才能得到暂时的安宁和放松,最后以汪洋中的孤舟结尾,难道是湾湾吃枣药丸的节奏哦。。。
#金马影展7# 1.5星,942和虾饺算是有点表达吧,其他要么不知所云要么混乱不堪,最后一部还想学黑镜那套,真是自取其辱。十年这个议题很容易发挥,但湾湾这边似乎很一致地认为未来最大的危害是空气质量问题,几乎没有太多政治表达,思辨意味更是少得可怜。当初香港十年出来后,虽然被诟病学生习作气质严重,但好歹它提出了一些当下的问题,反观台湾,新导演们似乎还仅仅是抓取一些热点像“metoo”“恐生育”“反核”,你可不能止步于最后镜头里那“汪洋中的一条船”吧!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即使降低期待也无比失望。主题狭隘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表达,水平比学生短片还不如,根本没有体现十年与台湾两个重要主题。表达核污染危机的《恶灵罐头》、表达空气污染与台湾人出国当“外劳”的《942》,以及不知道在说什么鬼的《路半》统统烂到吐血,Naive!分分钟想退场。科幻题材的《睏眠》设定似乎借鉴了《红辣椒》,值两星。唯有黑色幽默、夸张展现少子化趋势的《虾饺》让人眼前一亮,全场观众爆笑不止,值得五星鼓励。因此综合2星
五個短片。〈惡靈罐頭〉就跟片中漂浮海面的罐子一樣空;〈942〉的表達方式與我而言相對費解,隔壁的大媽睡著了,再回頭,噢,原來這麼多人都睡了;〈路半〉的閩南話讓我獲得一些親切感 (重點誤! ),想問搖晃長鏡是不是真的具備必要性和藝術性;〈蝦餃〉的同性成分和強調「無子」充滿喜感,勉強撐了場面;但沒能挽留住在未來題材〈睏眠〉中離場的觀眾。有一、、心疼錢,主要心疼與我同行的倆朋友的錢。
五个短片故事,五个导演,五种视野,五种台湾当下的现象。台湾应该是没有未来了吧。所以才拍的这么狭隘,还有的故作晦涩。电影产业真的离不开经济呢。就算是文艺片也是如此,本以为是不受市场左右的一群能独立思考的新锐导演。其实都是吃世界电影大杂烩长大的。如果把杨德昌,侯孝贤去掉(勉强也可以去掉钮承泽)台湾电影差不多是已经完蛋了。短时间也不会再有《大佛普拉斯》这样的电影了。
《蝦餃》>《睏眠》>《路半》>《惡靈罐頭》=《942》。幾乎摸不太著邊際,五部作品都是時好時壞,《十年》系列的題旨是獻給我們國家未來的十年,五部作品都有各自不同且大相逕庭的創作路線與風格,要反烏托邦、要接地氣,分開看較佳、五部同捆觀看有點四不像,唯一執行優良之處,就是五部短片都有明確且鮮明的議題,就單看導演執行力的差別罷了。
跟《十年香港》纯学生习作手艺比起来,本片场景设置方面艺术性有所提高,但故事还是很粗糙,没有脱离仅靠disturbing setting吓唬观众的层次。唯有谢沛如编导的“虾饺”一段背景和故事线结合非常自然,情节设计比较到位,做出了讽刺效果,是一部好电影的胚子。“睏眠”的编导懂得怎么做隐喻故事,但写作功底还不够扎实。
认真的说,有一颗星是单独给《虾饺》的,个人偏爱哈哈。可能预告的介绍太拉高了,《路半》跟《睏眠》能找得到相对应的经典电影的影片,也看出来有些潜力在,《路》是时限问题吧没有展开;《睏》陷入了科幻的死胡同的感觉...2018金马打卡??《虾饺》真的太寓教于乐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很赤裸裸跟夸张的《十年台湾》,笔芯!
几部短片集合出来的,满是胶着的忧虑。从系列的首个地域开始,已然框定了议题的呈现方式,就是将眼前的社会(政治)问题数倍地放大,取其名曰青年视角。可是通篇缺少基础的焦虑感,却使得新生代对于未来的想象散失殆尽。犹如呓语般无法进行具体阐述,本应带有预言色彩的设想,只剩惊悚式科幻道具的使用。
雖然很喜歡《路半》的鏡頭和表演,可惜實在不知道哪裡點題了。迷茫感?失業?最糟糕的《睏眠》爛到吐血,學黑鏡沒問題,交代一下好吧,和台灣有什麼關係了?一隻會不見的貓指代的是你弄不見的主題吧⋯《942》亂,假,缺點一大堆。唯一在主題和表現形式合格的是《蝦餃》、《惡靈罐頭》,比不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