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姚明
导演:Adam Del Deo / James D. Stern
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
地区: 美国
编剧:
类型:剧情 / 纪录片 / 传记
上映时间:2004-09-16(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
别名:挑战者姚明 / 姚明之年 / 姚之年 / Yao Ming Movie
用户标签:纪录片,姚明,美国,体育,励志,美国电影,nba,2005
片长:88分钟
imdb编号:tt0360216
姚明太特殊了,在他身上巧妙地撞出一团幽默的中英文化火花,但并不是因为身份特殊就可以忽略他在篮球场上的影响力。(中国观众大多对姚明低估,对其他中国球员高估)…但游戏里有种极端,杜兰特无比纤细,姚明的头巨大无比我第一次看到火箭队的比赛,在隔壁叔叔的家里,他是医院职工篮球队的中锋,我那会还穿着外星人的球衣还问叔叔既然有火箭队那有没有飞机队。随后麦迪来到火箭,那会中学食堂的电视就被火箭队占领了,火箭队像是中国人的主队。步行者、猛龙和湖人,姚明一一碾过,他有着七尺五的长人不具备的灵活,换而言之他是比巴克利更高级的一招鲜。02 03年很奇诡,帮主余威刚散,接着靠伟大中锋包揽了五个冠军,姚明来,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集于一身,所以就有了那么一个姚明年
看底下的一些评论就是觉得很傻逼。对大姚的认知还停留在大个子上。但凡了解点NBA的,都知道NBA状元是什么含义。大姚不只是个子高,他聪明,技巧全面,真正是中锋时代超级牛逼的存在。何况他进入nba的时候携带着所有国人的期望,那是更大的压力和担子,换其他人早gg了。易建联选秀第六顺位进入nba的,可是没法融入美国文化,也不了了之。更近一点的周琦,刚刚被火箭队裁掉。以后的以后,姚明只会是更加牛逼的存在。至于他最终没得总冠军,也许就得问问体育总局“为国争光”的体制了。休赛期得不多恢复,无休无止的打比赛,就是机器也会坏掉,何况姚明。也幸好现在姚明成了cba篮协主席,终于可以避免这样“为国争光”的事发生了~
这是我看过第一部关于姚明的电影。至少从这部电影让我对姚明又多了些认识。从以状元的身份选入火箭队,经历的第一场比赛,到火箭队对战湖人队,到首次全明星,到后面的比赛。看到的是姚明的成长,可以说,没有下一个姚明,因为时代不同。那个时代,那个他,被太多人关注,顶着太多压力。不知道球场外的姚明生活原来基本都没个人时间的,采访被安排的满满的,想出去走走也得等待没有比赛的日子才行。可以说,顶着那么大的压力,走到现在,成为现在的姚明,真的让人敬佩。不仅是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更是中美两国文化桥梁的搭建者。取得的这些成就离不开他自己的辛勤付出。虽然现在姚明退役了,但他还是积极推动中国篮球,中国体育的发展,向他致敬!
一个年轻的中国小伙初出国门,面对无数的镁光灯,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质疑,嘲笑,鲨鱼的咄咄逼人,这一切的压力,难以想象,尤其在第一场一分未取,失误频频,代表着整个中国的他,茫然,青涩,拘谨,看的过程中一直泪点满满。第一场和鲨鱼对位,开始的盖帽反击,最后的扣篮锁定胜局,无数人捏着一把汗。正如姚明自己所说,好像在水里闷了很久。科林的作用很大,一步步的带着姚明克服压力,包括火箭队里的各位大哥,全明星上的加内特,科比对他的关怀,让他渐渐成长,真的特别励志,遗憾的是这个国家给他的无形的压力才是最大的,一开始出国前的开会,领导讲话,莫名反感,如果换一种性格,不知道姚能走多远。
看到全明星期间西部阵容拍全家福时,马里昂、纳什、马布里、邓肯、KG、诺天王、佩贾、弗老大、科比......姚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把我带回到十几年前,还在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在冬日的清晨起床,家里开着暖气看NBA的日子。还有书柜里那本在圣诞节收到的封面是艾弗森的篮球杂志,尾页写着“圣诞老人”对那个小朋友的祝愿。其实他当时就已经怀疑,为什么圣诞老人的字迹和妈妈的笔迹那么相似呢?现在是2020年,妈妈胰腺炎第三次发病,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准备今天出院。而科比已经变成了无数个瞬间,永远停留在了人们的回忆里......
小时候从父辈的口中听到最多的名字就是姚明。姚明代表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经典符号。架起了中美两国的交流桥梁。而姚明自身承担了极大的压力,虽然纪录片只是短短呈现出姚明职业生涯前期的磨合以及后期短暂的几个片段。但是也能清晰的体会到姚明作为千亿人的希望与榜样,而对于他自身承载着多么沉重的压力。让我想起2020年中国男篮无缘世界杯时,记者问姚明责任在于谁,姚明斩钉截铁的说自己,姚明已不是初入nba以及初出国门青涩的年轻人如今成长为成熟的扛起中国篮球事业新变革的引路人。加油姚明。
中美外交,体育一直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1971中美两国正式用乒乓球开启两国外交破冰之旅。2002年,在中国经济并不强大时,两国通过姚明,用篮球增进了两国的相互了解。姚明的遭遇其实不过是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演变。从被质疑到信任,从边缘角色到世界万众瞩目的焦点。姚明的故事其实就是中国的故事。或许你可以说我不是姚明的球迷,但是很少有谁能说我不是通过姚明知道NBA的,这就是姚明的影响力。所以姚明入选名人堂更是无可争议。篮球是逆袭的励志故事,外交是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还记得以前信息闭塞,偶尔看看比赛转播,更多就是在晚报体育版翻看姚明比赛报道,后来网络发达了,姚明也退役了。其实能了解的姚明相当有限。所以即便姚在场外展现出的魅力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多年以后看到这部纪录片依然感到震撼,仅仅是登陆NBA的第一年,姚明智慧、涵养和幽默实在令人印象深刻。仅是这第一年的高度在中国体育圈,绝大多数运动员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
中国人优良的传统是“谦虚”即使姚明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在美国也有家人与朋友团队的陪伴,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翻译科林在自己28岁的时候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人生!真的很厉害,姚明不忘初心在美国没有被物质化不断努力前进每天进步最终成为了自己想要的人!美国人很乐观积极不带负面情绪,身为一个平凡人没有天赋要过好自己的人生,必须得拥有积极心态与强大的执行力!
一个纪录片式的传记电影,以非常亲近的视角跟拍了姚明初入NBA时的情景,还原了“Yao之能”,能在他的坚韧成长和不断学习。可惜电影上映于姚明进入NBA的两年之后,只记载幼生期逐渐茁壮成长的姚明,没能带给观众关于巅峰期姚明统治力的记忆。希望中国未来还能有如Yao一般能在一个黄种人不擅长的运动领域还有如此成就的人!
拍得很好 姚明初进联盟的那种青涩以及背负的压力 都能感受得到从他的表现可以看出来 这个大个子内心很强大 那种从零开始学习球队战术 训练方法甚至身体康复 真的是以前难以想象的困难 很佩服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走出去 提高国内水平 不仅仅是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训练 战术 乃至饮食 裁判等等都需要提高
是姚明,让我走进了nba的世界,让我体会到篮球带来的快乐和激动人心,怀念大学时候同学们一起在食堂看火箭队比赛的情景,为火箭赢球,姚明拿下20+10开心,也不能忘怀火箭被小牛和爵士队淘汰的深深失落感,姚明后期的伤病不断和退役,也使我逐渐淡忘了nba,感谢在我最美好的时光遇到了姚明。
每次看都热泪盈眶,作为油腻中年男人,遗憾当年没有跟我哥们一起追nba看姚明直播姚明作为中国人,他在美国所作所为,完全体现了隐忍,宽恕,勤奋,原则的性格,尤其被巴克利毒嘴,奥尼尔讽刺下,没有反驳,没有沉沦,只是默默奋起直追,最后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有人说,姚明可以当中国的外交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