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胡越的故事电影

 
电影译名: Woo Yuet's Story
影片导演: 许鞍华
豆瓣评分: 7.00
影片地区: 香港
影片类型: 剧情
上映年代: 0
影片时长: 90
更新时间: 2018-12-28 13:29
浏览次数: 200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胡越的故事电影演员名单
周润发 , 缪骞人 , 钟楚红 , 罗烈 , 金彪
胡越的故事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1975年越战结束后,香港一度成为“第一收容港”,接收了大量越南难民、船民。这些人到港后,会被港府统一安置在羁留营。对于混在他们中间的越共,特工(特务)发现后会秘密杀害。
  在越战中侥幸捡得一条命的越南华裔胡越(周润发)随伙伴逃难到港后,如愿见到素未蒙面、后期曾中断联系的笔友李立君(缪赛人),后者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当胡越反杀将他视作越共的特工后,李立君决定帮他办去美国的假护照。办护照时,胡越结识与他命运无差的沈青(钟楚红),两人讲好到美一起生活。
  胡越、沈青等人在菲律宾转机时,沈青及其他几个女孩被帮他们办护照的人秘密带走,为找到沈青,胡越放弃赴美良机,胁迫着该人来到菲律宾唐人街一家Bar,原来沈青是被骗到该处做实为妓女的Bar女。为了履行许下的要将沈青照顾的诺言,胡越答应老板钟仁(金彪)替他做杀手,并因之与另一杀手阿三(罗烈)结成兄弟。但他及沈青、阿三仅是钟仁手中的棋子。

第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张坚庭

发哥还未火时拍的片子,那时候的发哥就很帅了,剧中的发哥有情有义有能力,好男儿啊,这样的男人谁不爱呢。让我范会儿花痴,嘿嘿。剧中与发哥有密切联系的有两个女人,个人觉得缪骞人比钟楚红在这部剧中的显得更有气质韵味,且在这不剧中其实算是发哥的恩人+灵魂伴侣吧。红姑饰演的角色反而衬得更像是男人年轻时荷尔蒙分泌下喜欢的女人了……不过发哥为了这个女人,算是付出良多了,他孑然一身的,常常让我想他要是放弃这个女人就好了,就不会因为这个女人滞留在菲律宾了,然而这样的话也没有这个故事了,发哥不会显得有情有义了。在这部剧中看到了《投奔怒海》的原型。

胡越的故事剧照

真以为 胡越的故事 能看到粤语版,结果还是配音版。两个版本在台词上的区别就不说了,几乎是两部电影。反正现在看字幕看嘴型也知道粤语版在说什么。但胶片的颗粒感却让人唏嘘。胶片时代的灯光要求比现在高的多,但也只能打亮部分画面,光圈开大一些,特写的部分画面也能呈现出颗粒感。尤其是皮肤,不补光不补粉的地方,每一个毛孔都清晰可见。这些在数字时代几乎绝迹。难怪老导演都喜欢用胶片,胶片和数字时代完全是两种审美。顺便吐槽一下香港房价,越南难民胡越尚且住的起空间较大的标间,如今连油尖旺房价都不亚于北京二环内,哪有那么多年轻人买的起!

胡越的故事剧照

在残酷的世界里讲述一份温柔,虽然还是有港片常见的过度暴力之嫌,可还是美哭了我。周润发、钟楚红、缪骞人合演乱世中的三角恋,这阵容谁能抵挡。两位美女出场其实很少,多出现在男主的回忆里,用侧写渲染出神秘和温情。罗烈演的这个人凶巴巴的,主要负责盯着周润发,他俩临时结成的友谊是故事里重要的暗线,其重量甚至要超过明线里的爱情,这对杀手组合莫名让我想到《低俗小说》文森特和朱尔斯,两个男人定计划营救其中一人的心爱之人,也和《姜戈》差不多,不知道昆汀受过这片的影响没,这俩人的组合还特别像《我心狂野》里尼古拉斯•凯奇和威廉•达福。

胡越的故事剧照

讲述的特定年代下,没有身份的人无法逃离生活的泥沼,但仍带着希望活下去的故事。类型片的色彩很浓,故事讲平平。整体看下来,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戏,笔友想见和水葬爱人这些戏画面倒是很美。这个戏里有一点印象很深:剧烈的枪杀动作戏往往发生在一个欢乐甚至诙谐的场面里,比如胡越在舞厅挟持时,大佬一登场,大家便开始跳舞了,这个调度挺逗。这个处理也有些讽刺意味,好像也还原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唐人街的群众邪门地大胆哈哈。ps:发哥的眼睛好亮,好动人。

胡越的故事剧照

没有身份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是流浪,胡越说在菲律宾杀人没有身份反而是好事,命运的自嘲让人惋惜。老大的手下更惨,还没有任何可以牵挂的人“这一条唐人街和那一条唐人街又有什么不同呢?”这部剧的造型好给力,红姑真的太美丽了,清纯得不得了。发哥虽然没有狠色,但眼神里有种淡淡的忧郁,倒是满契合身份不定者的心声。一生注定流浪和逃亡的恋人,为了彼此互帮互组的恋人,这样的设定我真的太吃了。编剧把每个人写的都好有故事性,我太爱了。

胡越的故事剧照

许鞍华对戏剧性奇观的生活化,原来从早期作品就开始树立了。那种粗砺的大条的风格,其实很有嚼头啊。动作场面初看有点愣,但其实是特意反香港动作片程式的。尤其是餐厅和洗手间那场戏,拍地很形式化(明显参考了《教父》第一集),但动作和剪辑点却很干脆利落。连对漂泊主题和身份认同的处理,也比严浩和王家卫快意恩仇多了。特别喜欢周润发给缪骞人写的信,承担了叙述功能,但又和剧情形成反讽对照,把周润发的命运遭际渲染得非常迷人。

胡越的故事剧照

电影讲一对难民情侣从香港流落到菲律宾“唐人街”却依然无法自己掌握命运的悲剧故事,并获得了首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这是周润发与钟楚红合作的第一部电影,这时候他们俩都未成名,银幕上周与钟十分登对,此后一连合作七部电影。尽管他们一生阴差阳错并没能凑到一起,但也因为这部戏结缘,成为银幕外最好的朋友,现在回首看两个人第一次合作的电影,别有味道。

没有身份,无根的难民,只有漂泊流浪,四海为家,无比凄凉。设置罗烈饰演的阿三这个角色相当巧妙,同是异乡沦落人,用他来和胡越形成对照,潜在的告诉观众,他就是胡越以后的样子:一个麻木不仁终日以酒精麻痹自己的冷血杀手。最后的酒楼谈判很明显受到了《教父》的影响。结局仓促了些,处理的不太好。相较于之后的《投奔怒海》,情感力度上还是弱了一些,三星半。

关于身份,去留,以及漂流的异乡者命运。就像胡越和阿三一样,故乡是永远回不去的。他们只能流浪在旅程中,无语话凄凉。在信里假装自己还有希望和明天。那时他们知道来处,却没有去处。整部电影充满着惘然的情绪,惆怅,彷徨。许鞍华风格鲜明,部分打斗戏有B级片的感觉。中性立场,分外冷静。稳重有力。三星半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男演员身上似乎都自带浪子气质,周润发、梁家辉、梁朝伟...即使是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张国荣,也能演来不羁放纵的阿飞;而受政治、文化、地缘等因素影响的香港影人处理这种题材来的确有着先天优势,这一点内地第六代曾试图模仿过,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绝大部分都走上了不中不洋的道路。

“为了个女人你连美国都不去了吗?!”……很遗憾,观感不佳。想要引入所谓大时代背景,可受限于历史视角以及港影戏说感过重而显得浮皮潦草;小故事的部分,无论是三角恋情还是动作惊悚,都没有表现出较成熟的导演水准。特别是后者。看在发哥红姑(可她演的并不好)风华正茂的面子上,勉强进三。

这片子观影体验真糟糕。一是看的普通话配音版,偏偏又有字幕,偏偏两者还不搭,配的尴尬至极;二是镜头语言,总喜欢快速横扫全景,不知想表现什么;三是故事支离破碎,完全不是有机体。唯一可看的就是周润发的颜。钟楚红,我都没认出来,太嫩了。还有,对东南亚印象更糟糕了!

节奏慢,故事生涩,实验性强,不成熟不完整的作品。不过演员情感生动,也拍出了难民那种无家可归、无路可走、无处可去的漂泊和宿命感,泰迪罗宾和林敏聪的音乐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听。星味十足、自带光环的周润发、钟楚红和缪骞人,罗烈也表现稳健。单论此片,缪比钟更好看。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八国联军 天涯明月刀 源生罪 马达·莲娜 飞刀手 马永贞 杀绝 七月返归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