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冰上奇迹电影

 
电影译名: 挑战奇迹
影片导演: 加文·欧康诺
豆瓣评分: 7.80
影片地区: 美国
影片类型: 剧情,家庭,历史,运动
上映年代: 2004
影片时长: 135
更新时间: 2018-10-01 13:41
浏览次数: 195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冰上奇迹电影演员名单
Kurt Russell , Patricia Clarkson
冰上奇迹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Kurt Russell / Patricia Clarkson
导演:加文·欧康诺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埃里克·古根海姆
类型:剧情 / 家庭 / 历史 / 运动
上映时间:2004-02-06
别名:挑战奇迹
用户标签:励志,体育,美国,美国电影,2004,青春,热血沸腾,剧情
片长:135 分钟
imdb编号:tt0349825

1979年,陷入越战和冷战的美国,没有在科技大发展时代得到重生,反而滑向了信心危机的困局,“美国精神”发生了动摇。赫伯·布鲁克斯(库尔特·拉塞尔 Kurt Russell 饰)是带领明尼苏达大学冰球队夺得三连冠的功勋教练,在冬季奥运开赛的半年前,赫伯受命组建并训练新一届美国冰球队。当时苏联冰球队在国际上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六十年代以来连续夺得奥运金牌。在赫伯组队伊始,他就把苏联作为最终对手看待。赫伯从各大学召来优秀冰球选手组成了一支26人的初选队,在严酷的训练中,这些非职业队员们形成了一个真正有战斗力的团体。奥运揭幕前三天,美苏两国冰球队进行了一场热身性质的比赛,美国队虽然落败,但赫伯和他的队员们都清楚,真正的较量在奥运会上……
  本片根据1980年盐湖城冬奥会上的真实故事改编。

铁腕教练临危受命,魔鬼训练,家庭波折,体能考验,练习赛先抑后扬,临战演讲,决战高潮,最后几秒定胜负,都是美式主旋律励志体育片的万年套路。国家主义精神宣扬的这么浓烈在好莱坞电影里也算罕见,一些口号精神简直堪比社会主义国家电影,虽然基于的是冷战背景,对象又是前苏联尸体,不过目的明显有为当时美国的海外用兵高潮做征兵广告的味道,于是乎这种氛围在犹如战场出征的赛前演讲和入场过程中达到高潮,而实则美国只不过是在苏联冰球在解体前的30年统治性霸业里靠主场优势占了那么一次便宜而已。不过比赛过程实在拍的非常爽!冰球的速度感与激烈节奏被好莱坞工业水准非常成熟的摄影与剪辑技巧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看一批粗壮结实富有朝气的年轻人打球本也极具观赏性和新鲜感。也得承认美国人虽精神意识上很霸道,但行为上还是尊重相信规则的

冰上奇迹剧照

[YouTube rental] 看到20分钟出现totem park的外景,咦这不是UBC宿舍吗?一查IMDB还真是在温哥华拍的,实在出戏hh。全片两个多小时,主旋律cliche一个接一个,也太冗长了。spotlight都在教练身上,roster里的球员个性一个也没塑造起来。我觉冰球文化里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球员间的chirping,这个片子把一群大学小伙子拍得死气沉沉的也是可惜。80年代的goalie mask和wooden stick看起来好古早!我记得canucks前队长Nazzy是联盟里最后一批用木杆的球员。前两天在看NHL Revealed 13-14赛季纪录片冬奥的部分,真心觉得star power实在太重要了,2022年冬奥求NHL放人啊!

冰上奇迹剧照

6/10。体育电影在营造民族空前的自豪感上的典范,叙事进程中大量插入越战、水门事件、石油危机等事件的影像回顾、聊天和电视讲话,渲染美国人信心低迷的气氛,于是这场比赛更像一场政治对决,美国队员绝不应许在自己的国土上失败,再次蒙受敌人在面前高捧奖杯、耀武扬威的耻辱,即使腿伤难忍也被要求重返赛场,而决赛前教练关于新与旧的动员演讲,在情节煽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示苏联人的金牌霸权很快会退出历史舞台。拍摄剪辑上多角度的镜头快速转换,结合了真实感和紧张感,伴随着解说员的亢奋和观众沸腾的噪音,短促的镜头不断给出高速滑行、抢球撞击和传球场面,冰刀划过冰面的瞬间干脆利落,恰到好处地烘托比赛倒计时阶段的高潮情绪。

冰上奇迹剧照

在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80年代黄金十年》中,80年的这场冰球比赛被作为“唤醒美国人自信”的重要契机;这部电影很好地刻画了当时的情境,与其它迪士尼的运动励志系列电影不同,本片上来就是一连串70年代的时政新闻,赤裸裸地告诉你影片强烈的政治氛围;或许刻意的安排是为了提振当时911之后的美国民众的情绪吧。其实这个“以弱胜强”的故事已经足够打动人了,至少我看的时候那种众志成城的强烈情感简直溢出画面。另外,苏联的面瘫主帅演员神似勃列日涅夫,绝壁是老美故意的……

冰上奇迹剧照

意识形态的思考 随着年龄的增长 渐渐从亲米转向反米 原谅我内心阴暗 对于体育史上大多数的“奇迹” 我一向是持保守态度的 而今时今日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我的想法 “我为米国而战”及满场的USA的呼喊声居然让某些热评的豆非友感动的热泪盈眶 你们是米国人?而对如此不友好的训练方式 最引以为傲的工会之类的组织呢 所谓的励志就是忍受残酷的训练并用“可能”不合法的方式战胜对手 嗯 这很米国

冰上奇迹剧照

3.5 时至今日,1980奥运会上USA大破USSR并一举拿下金牌仍是美国冰球甚至体育史上的一段佳话。当然这片主要仅从hockey方面来讲述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热血故事,政治上的考量基本略去了。仅从hockey来说,可能各个片段的串接很难展现出整体的魅力,但是部分的精彩之处也还是有较好的体现。

冰上奇迹剧照

3.5时至今日,1980奥运会上USA大破USSR并一举拿下金牌仍是美国冰球甚至体育史上的一段佳话。当然这片主要仅从hockey方面来讲述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热血故事,政治上的考量基本略去了。仅从hockey来说,可能各个片段的串接很难展现出整体的魅力,但是部分的精彩之处也还是有较好的体现。

真实历史改编。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社会混乱无序,曾经深信不疑的信念产生动摇,美国人民遭受精神危机。美苏冷战发展至顶点,一场冬奥会冰球比赛不可避免地蒙上了政治和国家色彩,这已不单纯是体育竞技,而是两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较量。赫伯组建的年轻美国队最终夺得金牌,给美国精神注入振奋剂。

本来想趁着冬奥会的热度看看此片应景,怎奈何最近看了太多体育励志片对这部提不起兴趣了,总归就是一个教练遇上一堆难以对付的队员但最后队员被感化等等。而且电影前期政治渲染太浓了,看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有一句话在飘——‘‘奥运会是披着体育外衣的政治游戏’’,就算是事实也让我觉得好丧气,不喜欢

冰球确实是让人肾上腺激素飙升的运动 比赛场景的实拍真实刺激 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总有种莫名的感动和代入 虽然励志看起来都很套路 但也说明了成功的准则大同小异 竞技体育尤其如此 得感叹一句守门员真厉害 苏联的刻画多少脸谱化 另外能发现同类型的体育励志电影里 教练总是灵魂人物

美苏冷战时期在冰球赛场的对抗和共存,或许是那个时代终结的预示?想要赢得奇迹就要在每个时间都全力以赴,不能有任何水分和侥幸心态,以全力拼搏的心态去争取成功,才有成功的可能。首先库尔特拉塞尔教练是冷酷的,其次,教练是有情的,第三,教练是一心追求胜利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冰球确实是让人肾上腺激素飙升的运动比赛场景的实拍真实刺激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总有种莫名的感动和代入虽然励志看起来都很套路但也说明了成功的准则大同小异竞技体育尤其如此得感叹一句守门员真厉害苏联的刻画多少脸谱化另外能发现同类型的体育励志电影里教练总是灵魂人物

是的,俗套,但确实好看。真的羡慕美国的这种体育模式,我们与之相比实在是差的太多。美国的大学是为什么人开的?在《rudy》中鲁迪父亲说的:为那些有钱人,聪明人和运动家开设的。想一想我们如果也是这种模式的话,是不是中国三大球也能涌现出一批批新鲜血液。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致命邮件:2001美国炭疽攻击事件 法网惊魂 幸福终点站 卡萨诺瓦 冒牌家庭 飞越温柔窝 小人物 罗马帝国第三季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