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
导演:颜俊杰
语言:昆明话
地区: 中国大陆
编剧:
类型:
上映时间:2005
别名:Snippets
用户标签:纪录片,颜俊杰,独立电影,青春,中国,中国大陆纪录片,云之南,2005
片长:84分钟
imdb编号:
《碎片》作为作者的大学毕业作品,试图以“在影像中寻找自己”为命题,将整个大学阶段记录下来的许多碎片推上剪辑台。作者希望能通过纪录片理解什么是生活,同时也透过生活理解什么是纪录片,以便给当时的自己一个圆满的答复。
《碎片电影网友评论》
15年前就有这样的碎片纪录,又新潮又大胆,在2005年的时候,当时用来做毕业作品的作品我认为已经相当有意义了。问导演时隔15年再次回看是什么感受,很喜欢导演映后分享的这段话「没有摄像机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记忆可以被时间模糊,被优化甚至改写,使之符合每一个当下。被影像封存的记忆就不是那么好相处,他一直那么具体,让人难以喘息。」
追问纪录片的本质是什么。看似毫无关联的影像,经分类重组、旁白串联后也挺像那么回事。印象比较深的是,两年前的一个片段,自己当时不知道焦点应在何处,两年后,角落里的那个女孩成了自己的女朋友,自己两年后才知道焦点在何处,但摄影机早就知道。结尾过于私人化的影像,敢把这些都剪进片子,是相当的有胆量和自恋了。好难评价的一部作品。
装逼的含义之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然后故作高深的答疑解惑blablabla…」,而把自个调高却不知如何在他人面前顺畅的调下来,便导致装逼失败。所以在我看来,这片子就是在装逼。尽管片子记录了4年的音像,但我从中看到的只有乏味的生活与单调镜头记录,总之这些零散的音像给人传递出来的信息便是「拍
作者面对毕业作品一筹莫展之时,发现自己抽屉里一堆作为器材管理者闲时录下的带子。影片并不侧重叙事和大学四年的有条有理的回顾,而是带有一些实验气息的碎片化地轻描淡写地带过一些东西,室友与大学生活,音乐与声色犬马,家人与狗与女朋友乃至毕业。这是一场个人的回顾,以及他对纪录片意义的探索。
旁白:“自己终于成为了自己丢失的主人。”纪录片记录的碎片探讨了一个主题是,记录下来的这一切到底有啥子意义,要是人生有摄像拍一生又到底有啥意义。导演年轻的标本很彻底的诚实了,自然而然的压抑情绪作者本人也说不是故意剪辑的,是影片本身流露的。义无反顾的自恋。
他多像一副展示架啊,展示他巡遊過往印證中的聲色犬馬,他的瘋狂與熾熱,他的所有,還有他的一無所有。我是很迷戀這種勇氣的。原本在許多年輕人身上洶湧著的這股勇氣,似乎被馴服了。#11.30瓢蟲X僦匠
虽然是好片,还是有几个镜头不能接受、纪录片记录的是生活,但生活终究是片外的世界。在问室友世界观爱情观性爱观那一段笑惨了。但是最喜欢的是工厂那一段,和乐队排练那一段。
作者看似將「碎片」剪成了電影,其實他是寫了一本書。電影是電影,生活是生活,作者模糊了兩者的邊界。2019.11.24瓢蟲映像觀影活動。(觀於IG映像館)
没有摄像机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记忆可以被时间模糊,被优化甚至改写,使之符合每一个当下。被影像封存的记忆就不是那么好相处,他一直那么具体,让人难以喘息。
过于私人化的影像,旁白挺有意思。“大一大二的傻逼们,你们那些学导演的,自己都控制不住,怎么控制演员啊?” 魏老师看完点评:中国男人怎么能那么小??
用讨巧的剪辑将一些不知所云的素材强硬拼接,再铺上嘈杂和反差感强烈的摇滚乐,看似自由奔放,实则装逼自恋。所谓的青春无畏也只是在无聊裸泳和呐喊当中。
对“纪录片和生活”的困惑成就了这些碎片,不过与其说是思考,不如说是对意义与价值emotion的表达,所以相对私人化的探索充满了猎奇的趣味。
散文式的叙述结构,将年轻的生活片段按主题拼凑在一起。我觉得我们对生命意义和创作意图的看法其实是一样的。最近看的纪录片质量都很高,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