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女孩子之间细腻柔软又令人心碎的恋爱啊,像窗外盛开的樱花一样。只发生在上下平行的两个空间内,一处布置得整洁干净,一处纸箱没打开的潦倒随意。母亲和前男友分别代表了她们的原生伤害,社会边缘锯齿的蹂躏和亲密关系中的残暴毁灭让她们在人生的低谷中苦苦前行,也都脆弱敏感,孤独中煎熬。不完整的灵魂就不配拥有爱情了吗?她们互相拥抱在一起,又互相撕扯开对方身上的伤口,彼此拉锯,又慢慢靠近,“你说了你的秘密,我还没有说出口我的”——没说出口的喜欢用亲吻代替。
维罗妮卡对夏洛特的情感最初根源在「直女」最后却真正以尊重夏洛特的选择得到圆满,而夏洛特在一个母亲支持的环境下选择「变性」却又纠结在对维罗妮卡身上而产生矛盾与痛苦,因此本作的LGBT主题完全是向内情感上——当认定的选择目标忽然与本能的情感矛盾时的抉择,「肥皂」的寓意更像倾向于「肥皂泡」/「肥皂剧」,自己个人的重大问题在他人眼中毫不起眼,尽管如此也要认真对待。
肥皂并非是专为女性拍摄的女性电影。男性则是印着或野蛮或不可理喻的符号,是作者弱化性别而提炼出来的恶的象征。人的灵魂不知不觉驶进人性黑暗的单行道,既为受虐人也成施虐者,肥皂水是对于群体承受的痛苦给予短暂的暖抚。长情和深久最终是输给孤独和腐朽?还是留给甜蜜和厮守?看你更相信哪个结局。
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看进去,第二次看竟然欲罢不能,有些电影的确需要合适的心境才能够欣赏。跨性别者需要维罗妮卡那样的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毫无疑问会带来幸福和爱情。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表现的很好,恰到好处又不失真实,不管结尾是不是落入俗套,为什么我们不能再不清醒一次,和女主角一样释然的
相当阴郁的北欧电影,一幢公寓上下两层楼,场景单一,视野狭隘,情绪始终低沉,剧情也不清晰。维罗妮卡这一角色是唯一的亮点,其他部分都很平庸。电影的慢节奏带出强烈的抑郁寂寞,结局才终于见到窗外的开阔。“性别”带来爱,也带来茫然孤独无措,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最后有个镜头特别喜欢,100多分钟的暗色调之后,女主角步下楼梯,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脸上,阴霾尽散。大龄少妇与小男生的爱情已经够难拍了,而这个小男生还是个变性人……这部电影不是爱情片,而是一部救赎的电影,男主的性别认同,女主的性与爱观念。这样看,就是部低成本佳作了。
“爱情是包含原谅,保护,照顾的东西!”我真的太喜欢,太喜欢这部电影了,导演游刃有余的让这场轰轰烈烈,浓郁的一塌糊涂的爱情就是不走进那个激情的常规,而总是淡淡的,徘徊在这淡淡的边缘的徘徊…… 又闷,又骚,又湿润……
06柏林大奖。非常喜欢的叙事风格,蔡明亮的语言。影帝影后级表演的不浮夸,也不偏离。剧作处理有些平淡无奇,两个人物的性格刻画的到位。爱情片,性少数电影中的佼佼者。摄影也随意,变焦,推拉都显得自由,张力很强。
32岁的夏洛特(Claes Bang饰)刚与相处多年的男友分手,搬到了一个小城安家落户,开了一家美容沙龙。由于心底深处难以名状的落寞,夏洛特一直不与人交流,常常将不怀好意的年轻男子带回家,极尽捉弄之能事。
32岁的夏洛特(ClaesBang饰)刚与相处多年的男友分手,搬到了一个小城安家落户,开了一家美容沙龙。由于心底深处难以名状的落寞,夏洛特一直不与人交流,常常将不怀好意的年轻男子带回家,极尽捉弄之能事。
非常小成本的电影,非常闷骚。男主角心里住着一个女人,女主角心里是个独立的汉子。两个人灵魂颠倒,在最脆弱和孤独的时候相识,却因为自己的秘密而掩饰自己的感情。我还不够文艺,有点体会不到这感受~
故事有意思手法很特别的另类小清新,06年的片,丹麦在某些话题上总是这么先锋。拯救灵魂的从来只有爱,而相爱的也该只是两个灵魂。太不科学了David Dencik当年竟然是这么俊秀的小哥!
故事有意思手法很特别的另类小清新,06年的片,丹麦在某些话题上总是这么先锋。拯救灵魂的从来只有爱,而相爱的也该只是两个灵魂。太不科学了DavidDencik当年竟然是这么俊秀的小哥!